恰同学少年,民国大师的学问,今天的研究生需要继承!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提起近代学问,最能想到民国大师,《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的票房来看,影迷们对民国大师的风骨都是敬仰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国大师们,用自己平生所学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比如众人皆知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是民国大师的榜样,他们不畏强权,不惧怕日本人的威胁,毅然决然投身祖国的建设当中,是后辈们的榜样,更彰显出大师们的风骨。

恰同学少年,民国大师的学问,今天的研究生需要继承!

在今天,搞学问的这群人当属研究生了,他们继承前辈们光荣的传统,不论是理工科的学子还是文科学子,都在努力攻克学术难题,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行业众多,行行亦能出状元,很多搞学问的研究生不在拘泥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在多个领域内绽放光彩,贡献社会。

当今的研究生,仍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国占极少数,这样的人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留住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制定各种帮扶人才的政策,为人才提供各种补贴,比如各个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都在抢人才,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落户,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再者近期西安奔驰维权女研究生,敢于维权,据理力争,终于使奔驰和4S店妥协,女车主的诉求得到满足,时间告一段落,在此过程中女车主的知识水平让人钦佩,言辞有方,条理清楚,与她几十年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也是当代搞学问人的一个缩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社会的发展需要搞学问的人,往往搞学问的人最能抓住问题的要害,看清问题的本质,想到解决的方法。

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让知识分子们的成果得以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咖”在各个平台大展拳脚,给更多的人展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盛宴。知识付费的时代,饱读诗书的文化人不再显得寒酸,但凡有能力者会有不错的回报,即服务了他人又满足了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只看重利益的伪大师也浑水摸鱼,像打假太极的某芳们,哗众取宠,贻笑万年,却以大师自称,简直不要脸至极,是文化界的奇耻大辱。

恰同学少年,民国大师的学问,今天的研究生需要继承!

互联网大咖

任何年代都不缺乏有志之士,人们对知识的崇拜胜过从前,一名有文化、有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很受人尊敬,像企事业单位招人的门槛逐年提高,有些大型央企和国企的最低用人标准已经达到了硕士学位,也正以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考研趋之若鹜,说起考研,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众多本科生中考上研的比例很低,所以能坚持下来考研的人必是喜欢搞学问的人,成为研究生以后不但能够得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还能结识同样喜欢搞学问的人,人脉圈子质量更高,学术氛围更为浓厚。

绝大多数未来的学术大师都在如今的研究生中产生,像过去少数没有太多文化也能成为大师的事情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民国大师们全是拥有高学历的人,多数出国留过学,可见想成为大师在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是优秀的人才,随着知识不断的积累,方能成为一代大家。这些大家们都是有风骨的人,那时的大家对金钱看的比较淡薄,甚至像朱自清这样的文学大师连温饱都不能解决,那个动荡的年代,最能展现大师们的风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风骨影响一代有一代求知求学的人!

今日的研究生们就是继承这种伟大风骨的人,在校努力学习,不忘初衷,进入社会尽己所能,奉献社会,如今的国学大师、医学大师、建筑专家、科研专家等年轻时都是研究生,而现在的年轻研究生未来也必将成为大师们!

恰同学少年,民国大师的学问,今天的研究生需要继承!

当代国学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