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語錄(二)

憐憫可不是什麼好的感情,被憐憫的人必須接受憐憫中略帶嫌棄的敷衍。

《老人魚》

跟著人群走是一種選擇,一種安全的選擇,跟著愛好走,跟著理想走,是冒險的選擇,有不可預料的成功和失敗等在前面,但因為年輕,選擇得起,失敗得起,可預料的未來反而無趣。

《老師好美》

我能永遠吃苦,卻不能永遠年輕。

《非洲札記》

嚴歌苓語錄(二)

青春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流離失所,在洗盡鉛華之後,許多人對人生滿是失落,而只有那兩個相同的溫暖靈魂靠得越來越近。

《芳華》

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

《芳華》

黑色,最豐富,最複雜,最寬容的顏色,它容納了最冷和最暖色譜,由此把一切色彩推向極致。

《芳華》

哪怕沒有轟轟烈烈,但有個人時刻在你身邊相依為命,那種長相廝守才是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我也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芳華》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他有著令人憎恨也令人熱愛,令人發笑也令人悲憐的人性。並且人性的不可預期,不可靠,以及它的變幻無窮,不乏罪惡,葷腥肉慾,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芳華》

嚴歌苓語錄(二)

"中國是個啥地方?做學問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國人最要緊的是發明這種機器那種機器,中國人呢,最要緊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鬥。你不懂這個學問,你在中國就是個沒用場的人"

《陸犯焉識》

一代代的小說家戲劇家苦苦地寫了那麼多,就是讓我們人能瞭解自己,而我們人還是這麼不瞭解自己。一定要傾國傾城,一定要來一場滅頂之災,一場無期流放才能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經是愛的。

《陸犯焉識》

人一老,對於自己是不是被別人多餘最為敏感,他們整天都在看兒女們甚至孫兒孫女們的臉色,看看自己在他們生活裡的定位錯了沒有,錯了就是多餘。沒有比發現自己多餘更悽慘的事

《陸犯焉識》

終究要失去的東西,不如主動失去。能夠主動地丟失便是施者。怎麼辦呢?不這樣施捨,弱者怎樣表達對於壓迫他們的強者的寬容大度呢?

《陸犯焉識》

嚴歌苓語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