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你好,歡迎來到「張老師的自習室」。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的中文版共有17.5萬字,我會用3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2期。

在上期的解讀中,我們談到了一個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

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的法寶,就是讓孩子的感受得到認可和尊重,而做到這一點有四招:

全神貫注地聆聽孩子說話;用一些詞語來認同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用適當的詞表達出來;藉助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

但同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使用這些技巧的前提是,我們要擁有真摯的感情

在今天的解讀中,我們將談到三個問題:

1. 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2. 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3. 如何把孩子從固定的角色中解放出來。

01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作為父母,我們可能每天都在面對一個難題——如何讓孩子按照我們以及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只是,孩子畢竟是孩子,這些要求有時候難免會讓他們感到反感。

於是,父母成為了孩子的“敵人”——總是要求他們做不想做的事,又總是阻止他們做想做的事情。而且,父母越竭盡所能地想讓孩子做,他們就越奮不顧身地反抗。

“把手洗一洗。”“我不。”

“快去睡覺。”“我不困。”

“別在沙發上跳。”結果他一蹦三尺高,跳得更起勁兒了。

於是,戰鬥打響了。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如果你也在這日復一日的戰鬥中感到疲憊不堪,那麼今天開出的藥方將為你解決這些問題。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幾種大人讓小孩聽話時最常使用的方法。

1.責怪與歸罪:你的髒手印為什麼又弄到門上了?說了多少次要用門把手開門?

2.謾罵:把屋子搞的這麼髒,你真是個飯桶。

3.命令:你還沒把垃圾扔出去?馬上去!快動啊!

4.威脅與恐嚇:你再碰一下臺燈,看我揍不揍你。

5.說教與上政治課: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你怎麼能這樣回應?你要明白,我們期望別人對我們有禮貌,那麼我們也要對別人有禮貌……

6.警告:別往那兒爬,你想摔倒嗎?

7.殉難者宣言:你看到這些白頭髮了嗎?還不是因為你,你是在送我進墳墓啊!

8.對比:你看你哥哥,再看看你。

9.諷刺與挖苦:你明知道明天要考試還把書留在學校?幹得漂亮。

10.預言:你就繼續這樣吧,以後沒人願意和你玩兒,你這種人是不會有朋友的。

這些話,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或許我們的爸媽曾經這樣說過我們,我們也曾經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過,所以,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孩子每天聽到的都是這樣的反饋,他還願意配合嗎?

顯然,並不是孩子天生就不願意配合,而是我們的途徑不正確。在書中,作者為我們提出了五項技巧,旨在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的氛圍,進而培養孩子與家長合作的精神。


1.描述。把你看到的事或問題描述出來。

所謂描述,指的是我們只去陳述事實,而不去做出評價。

比如,你看到孩子沒有關上水龍頭時,你可能忍不住去指責——你總是把澡盆的水龍頭打開就忘記關,你想讓我們家發大水嗎?

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能讓孩子更好地配合,不妨試著僅僅去描述一下事實:孩子,澡盆裡的水快滿了。

指責可能會讓對方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僅僅是把事情描述出來,或許會更好。

2.給孩子提供信息。

當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指責,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樣。比起大喊大叫地說:“你能不能伸手乾點兒家務”,或許一句“你要是能把桌子擺好了可就幫大忙了”來得更有效。

3.用一個詞表述。

有時候,簡短的詞比長篇大論會更有力,這就是“少能勝多”。

所以,在提醒孩子做某事的時候,不妨把“句子”濃縮成“詞”。

比如,你想讓孩子換睡衣的時候,不要去長篇大論——我叫你們多少次了,該換睡衣了……就簡簡單單幾個字:“孩子們,睡衣!”或許更有作用。

4.說出你的感受。

孩子們需要聽到父母的真實感受,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和孩子坦白自己的感受。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覺得……”“我認為……”而不要去談論孩子的品格。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5.使用字條。

字條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字條的間接性可以避免雙方衝突,同時如果字條能寫得風趣一點,孩子可能會更喜歡。

比如,一位爸爸想讓女兒在洗澡後收拾好浴室的頭髮,於是寫了這樣一封字條。

“請援助!頭髮在管道里,疼痛在我心裡。——堵塞的管道”

如此一來,孩子便明白該怎麼做了。

相信通過運用這五項技巧,孩子會漸漸喜歡和你合作的。

02

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曾經寫道:

“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之火的兒女,他們通過你來到人世,卻不是你的化身,他們整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但並不屬於你。”

無論我們和孩子之間如何的親密,他們終究是獨立的個體,終究會長大成人,我們只能不斷地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

所以,讓孩子學會獨立,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抑制不住想去幫忙的衝動。比如,看到孩子費了半天勁兒系不上鞋帶的時候,洗了半天衣服沒洗乾淨還弄得到處都是水的時候。

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處於依附地位,這將會讓他感到深深的無助,同時,也會讓他產生敵意。

減少孩子的依附感,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是我們所必須經歷的一課。書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六點建議:

1. 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不要試圖代替孩子做決定,也不要代替他們去選擇。這或許很難,因為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選錯,那不妨從一些簡單的事情開始,比如,從問他“你今天是想穿灰褲子還是紅褲子?”這樣的小問題做起。

2.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尊重孩子的努力,會增加孩子的勇氣,從而讓他更有信心去克服困難。所以,當孩子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因為覺得他做得慢或者做得不好,就上手代勞,多讓他嘗試,並且去鼓勵他,或許會給你很多驚喜。

3.不要問太多問題。

不要在孩子一進家門的時候,就喋喋不休地問很多問題,這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和反感。

4.不要急於回答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向你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試著多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當孩子問道,“雨是從哪兒來”的時候,我們不妨先聽聽他的想法。

5.鼓勵孩子在家庭之外尋求幫助。

孩子遇到問題能夠求助父母,這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表現,但作為父母,我們也要鼓勵孩子在家庭之外尋求幫助,要讓孩子知道,他們並不能完完全全地依賴於父母。

6.不要扼殺希望。

當孩子提出一個你認為他可能做不到的目標時,不要急著去否定他,與其讓孩子做好失望的準備,不如多讓孩子去探索和嘗試。

當我們做好這些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更放心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內在力量與信心與我們分開,去成為他們自己。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


03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把孩子從固定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的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徵,而這種特徵在很多時候,容易讓許多人給他們貼上標籤,比如“倔強”“敏感”“小霸王”等等,而這種標籤貼的時間久了,便會成為一種預言,慢慢成為現實。

就好像,你老說一個孩子學東西慢,時間長了,他也會覺得自己慢。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幫助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要想完成這一任務,不妨試試以下六個方式。

1.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2.創造機會讓孩子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3.讓孩子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

4.為孩子樹立榜樣;

5.與孩子共同回憶他的突出事例;

6.如果孩子按老樣子行事,闡述你的感受及期望。

總之,抓住一切孩子和以往不一樣的一面,也抓住一切可以讓孩子表現他不一樣的一面的機會,打破你對他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他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以上便是今天的解讀。在今天的解讀中,我們討論了三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以及如何把孩子從固定的角色中解放出來。

在每個問題中,都給出了相應的方法,不妨試試看,或許親子關係會有很大的轉變哦!

此外,在獎勵和懲罰孩子方面,作者又會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我們將在下一期為您解讀。

以上是本期節目的所有內容,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