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國之君,每次退朝卻總是墊後

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歷經不少朝代,有不少皇帝。大多數皇帝並不像電視劇裡的英俊瀟灑,一表人才,但基本上都是身體健全,畢竟是一國之君,形象還是要注意的,這裡用基本是因為還有個例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個例外的皇帝,他就是咸豐帝(就是大名鼎鼎慈禧的丈夫),為什麼說他例外呢?而當時的道光帝為什麼會選一個有殘缺的人來當儲君?

他是一國之君,每次退朝卻總是墊後

咸豐帝作為皇子的時候,有一次狩獵,追逐獵物,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經過專業的正骨醫師治療,沒有直接殘廢,但留下後遺症,就是行動不方便,走路不利索。按照以往,他應該是被排除在儲君人選之外,沒有皇帝會選一個有殘疾的人來做接班人,道光帝又是為何要選他繼承皇位?

他是一國之君,每次退朝卻總是墊後

這還得從道光立儲開始說,道光帝晚年在立儲大事上猶豫不定,當時咸豐帝和六弟奕訢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奕訢天資聰明,能文善武深得道光寵愛。一次,皇子們隨道光去打獵,這可是他們在道光帝面前一次很好的表現機會,咸豐論騎術顯然不是六弟的對手。這個時候,咸豐的老師告訴他,只要坐著看他們打獵就行了,並教他怎麼跟道光解釋。狩獵的最後,六弟奕訢的獵物最多,而咸豐毫無疑問是空空如也。道光責問時,咸豐就按照他老師教他的回答,說正值春季,萬物繁衍,不忍射殺,道光帝深受感動。道光病重,讓 咸豐和奕訢分別進宮,考察他們的治國方針,六弟奕訢,面對道光的問題對答如流,說了一大通,道光心中不悅,心想準備的這麼周密是早就想我死了吧。而咸豐見到道光就哭,說道您別問了,見到皇阿瑪這樣我難受。道光又一次感動了,於是就秘密立咸豐為儲君。

他是一國之君,每次退朝卻總是墊後

咸豐如願登基後,由於走路不利索,比較自卑。歷代皇帝都是下朝後皇帝先走,群臣才能告退,他要是也這樣的話,那麼群臣就知道他腿腳有毛病,必定會影響形象。於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下了一道旨令。每次退朝後,群臣要先自行離去,身為皇帝要看著大臣們的離去最後才離開,這樣也算是完美無缺的好辦法。只不過是有一次因為生氣忘了自己下的那道旨令,比大臣先走,這一個秘密才被世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