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改革建议--全国篇

一言而蔽之,就是建议国家全力发展60个特大城市

,同时以此为基础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美国人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总结了城市的巨大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阅读过:

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工作和就业机会多;

3.便于个人学习和成长;

4.提升生活品质和服务;

5.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城市的作用如此巨大。当今科技发明绝大多数是在城市里创造的,大城市的税收也占了国家一大半,其中特大型城市作用更突显。以东京为例,东京以占日本总面积3%的土地,养活了25%的人口,创造了44%的产值。

而中国的行政层级是世界上最多的,国、省、市、县、乡,共5级。建议省市合并、县乡合并,即大省拆分、强市直辖,提升县权、乡镇派驻。最后形成 国/市/县,3级行政层级。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个人不说能够去推动这种发展,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如图:

行政区划改革建议--全国篇


1.本方案设60个一级行政区,即州/省。下辖县或区,即中央 以下的行政层级扁平到只有两级。

2.依据城市布局之空洞理论,本方案采用拆省、缩省方式(特别沿海地区),以省内人口不超过4000万为宜。

3.每个省重点发展省会城市,使之成为特大型城市;省会可名曰‘州’。

4.州的主城区 名曰‘城’,主城区下设30~40个区;主城区总人口在1000万以上;

州外环设6~9个卫星县;主城区加卫星县 名曰‘市’;市区总人口在1500万以上;

再加上本省其它县,共同组成一个都市‘圈’。

5.如此既让‘城’‘市’‘圈’的含义清晰明了,也让以‘区’和‘县’做的统计分析更加直观。

6.必须赋于区和县更大的管辖职能!在此基础上,对区和县以下建议不再设置独立的行政机构,视需要派驻特殊的岗位即可。从而可极大的减少行政开支成本,工作效率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此方式下,人口的90%都将处于特大型城市里,国家只需重点关注这3%的面积,而2000市辖区和1000个县城建区,其它的地方要么象美国一样搞巨型农场,要么还给大自然。至于那些逐步萎缩的大多数县城、乡镇,就负责传统文化的传承,保留历史模样发展旅游,或发展初级农业加工,无需再摊大饼式的投入资源了。

按照二八法则,各省真正能够财政结余的城市其实就那2、3个排前的城市,其它大多数城市都是亏空、需要转移支付去补贴,这可是巨大的财政压力。不完全是因为这些城市分资源少,最主要还是行政机构没少,固定开支少不了!大家可百度。

行政区划改革建议--全国篇

*只有杭州是收入超过支出的。

行政区划改革建议--全国篇


但如果我们转变方式,对那些大多数城市、也是萎缩的城市,逐步压缩其机构人员,减少行政开支,则压力就会慢慢减少。而且到一定阶段还会产生财政结余,因为有很多收益是十几年里一次性收取的。

中国的市和县共有3187个:

行政区划改革建议--全国篇


如果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计算,按六十个省份来分,每个省平均有五十几个县。

现在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流动,绝大部分县的常住人口已经在不断萎缩。同时,随着县改区的不断推进,以后县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区的数量反而会越来越多,直到一个平衡。

如果一个省没有特大型城市,那些分散的市、县,是根本竞争不过其它一线城市的。而且其它问题甚多,举一个各地争抢高铁站点的例子:

十堰和襄阳争郑万、邵阳和娄底争沪昆、

万州和达州争西渝、新野和邓州争郑万、

荆州和荆门争沿江、固始和潢川争京九、

罗定和阳春争广湛….

但是,如果国家定下大城市的目录以后,则根本无需再顾虑各个地级市、县城的意见,一律以专家意见为标准,也避免了各地之间的不和谐。

同时还建议,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应特别关注,其人口应规划占一半。超级海轮的运输能力和低成本,是现在其它任何运输方式都比不了的,沿海的生产、生活成本因此就低很多。所以设想的沿海各州省面积,普通比内地要小,因为其水运的优势可以做到巨量物质的吞吐。

美国有十几个大城市,中国未来将产生五、六十个特大城市。高铁8纵8横,足以覆盖绝大部分。美国以汽车立国,中国以高铁立国,我们在效率上已经超过了美国。

有些人可能要担心所谓大城市病的问题,如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供水不足、秩序混乱、城市贫困等。但其实这些都已有解决方法,而且还正在改善中。

1、人口膨胀。正因为城市有各种好处,所以人们才会在某一阶段快速集聚,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只要管理跟上了,城市建设肯定可以满足的,各地出现的一些少人住的新区、鬼城,就是证明。无非是时间问题。

2、交通拥堵。因为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一时跟不上,这其实也是发展的问题,何况现在的轨道技术早已证明交通拥堵和污染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大家坐地铁的花费,比起开车的花费来说,少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3、环境恶化。这不是因为城市而单独产生的,主要原来还是因为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多。反而,因为人群聚积的规模,收纳垃圾都变得有利可图。

4、资源短缺。有人说因为城市化而使得土地资源更为紧缺。难道不会比较一下城市人均所占用的土地和农村人均所占用的土地吗?正因为城市用了极小的土地、收纳的大量的人口,才使得农村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利用。

5、城市贫困。这同样是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城市无关。相关,因为城市的发展,使得大量低技术、低文凭的人,可以从事保安、保洁和保姆等工作,从而养活家人。

所以说,所谓的城市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管理的问题。管理得好,问题就少甚至没有,管理得不好,问题就多。只要有人的地方,那就有矛盾,有人就有江湖。农村的矛盾不更多?但是因为城市人口众多,所以平摊下来,人均投入的资源反而是最少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现在要大力发展大城市战略的原因。国家现在提出发现城市群战略,实质上就是已经摈弃了发展小城镇的战略。

现在很多统计对象是以省为单位进行,掩盖各城市之间的实际情况,可能省会一个城市的数据,就让全省的数据失真。而如果单以各个大城市来比较分析,一定能够更容易的发现问题。

本文概述了全国的区域规划建议,如果还有兴趣对其它各省的规划建议感兴趣,欢迎来讨论、指导,请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