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二線城市通過三十萬實現財務自由的

身邊朋友小剛的故事,家在濟南,今年35歲,5年前手裡30萬,現在身家5000萬。

小剛2008年大學畢業,畢業6年後掙了30萬,當時說要買房,後來跟我聊了聊,開始關注股票。他在2014年下半年入市,30萬,到2015年5月,變成了300萬。賺的最多的一支股票中國中車,一個月,15萬的本金用融資5倍槓桿,75萬翻了一倍多,賺了150萬。

作為新股民,他膽子很大,槓桿一度加到了8倍,當時他準備用10倍槓桿時,被我攔下了,當時的點位是5000點,我勸他收一收,這個點位有點高了。

他沒全聽,不過倉位降到了兩成。股災來臨,爆倉了,還好保住了大部分盈利。我再三勸他收手,他才聽了勸。後來他用小倉位博反彈,雖然賠了點,但基本鎖住了大部分盈利。

我是如何在二線城市通過三十萬實現財務自由的

小剛他叔叔在北京做房地產,有個分公司在濟南正在融資建樓,想讓他去幫忙,他學的是計算機,不是建築類,剛開始他還不願意,後來勉強答應了。

幹了一年,他就不想幹了,不過這小子真有福氣,他叔叔資金鍊緊張,讓他幫忙墊付了200萬,承諾給他低價出售房子,他後來200萬沒有要,又添了100萬,一口氣要了8套房,那是2016年6月,房價在飆升的前夜,當時給他的房價是4000元,後來房價翻了兩倍,300萬變成了1000萬。

我是如何在二線城市通過三十萬實現財務自由的

前兩次財富的翻倍,也許更多是靠時運,而2018年的小剛則是靠自己的實力,實現了財富的進一步躍遷。

2018年,小剛套現了5套房,手裡有800萬現金,想找項目。2018年,其實風投項目都在收緊,大家都很謹慎,包括像小黃車之類的明星項目都出現了泡沫破裂的痕跡,我勸他不如買點基金之類的項目,不要太激進,畢竟賺了這麼多,在同齡人中也算是佼佼者,一年靠基金,7個點也能賺50多萬,在濟南基本算是財富自由了。

這小子這次還是沒聽勸,他學的計算機,就專門找互聯網項目,找了5個,讓我幫忙看,我否了3個,留下兩個做自媒體的項目。他後來投了這兩個項目,每個投了300萬,一個還全職做了CEO。

一年後,其中一個項目基本死掉了,另一個項目,開始了第三輪融資,估值2個億,他是大股東還是CEO,佔股25%,身家5000萬。

看看小剛的身家五年翻了100多倍,看看自己,我比小剛大幾歲,學歷也高,為博士,5年來一直在公司工作,作為公司的高管,兢兢業業,5年也掙了500多萬,比起大多數人,我也許還算成功,但比起小剛,我自愧不如。

我是如何在二線城市通過三十萬實現財務自由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

每個人一生總會有一些機會,前提你得學會把握時機,機會窗口只有那麼幾年,一生的機會也只有那麼幾次,擦亮你的眼睛,順勢而為。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無論起點有多低,只要你敢想敢幹,就有可能取得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成績。每個人生路上都會有貴人,前提是你得主動抓住,找到你的那個貴人,讓他在你做抉擇的時候,幫你規避風險,提供經驗。

最後的最後,我們一生靠的是運氣、勇氣、貴人、勤奮。勤奮很可貴,可它只能排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