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字的來源

大家都知道,2019年年末到今天2020年4月14日,一場人類的大災難席捲全球。感染人數超過百萬。數以萬計的人死於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是人類的一場大瘟疫。啊,對於瘟疫我是沒有辦法戰勝它的。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還不是志願者,當然,有需要的話我也是可以去當志願者的。但是我自我感覺身體抵抗能力不怎麼樣,就在家裡隔離。儘量不給國家添亂吧。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瘟疫的疫是怎麼來的。雖然講這個文化類的東西不能幫上國傢什麼忙,但是畢竟我思維有限,今天就寫這個吧。那麼瘟疫的疫字到底是什麼來的呢?

我們知道戰役,服役。就是一群人拿著兵器去打仗。為什麼叫做戰役呢?戰役的【役】字由雙人旁和一個【殳】字組成。我們首先去看一下【殳】字是什麼意思,殳,在古代實際上是士兵常用的兵器。主要由竹子木頭等東西加上一個金屬頭組成。如圖1和圖2,實際這兩個圖只是殳的頭,殳指的是竹節一段一段的那個部分。所以【段】字也是由【殳】字組成的。士兵拿的就是這個東西。而其他幾種兵器在《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注》記載,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如果把這個兵器(殳)用手投出去就形成了【投】字。如圖3。被(殳)殺死了就叫做【歿】了。或者叫做【沒】了。上面說到這個東西是一節一節的,一段段的,那麼它也是一股股的。在一些方言中,形容骨頭或者棍子的時候用的量詞就是【股】,古人有說肱股之臣。最得力的大臣,那麼我們現在說的大腿其實就是最大力的地方,在膝蓋到屁股那一段在古代就是【股】,注意,現在的屁股和以前的股字並不是一個意思喔。我們在用【股】形容的時候是不是有大而又是一段一段的意思呢?比如普通話中一股風,一股腦兒。所以【段】和【股】有相同的意思或者說相同的象。那麼【骰】子的本意是就是用骨頭做的一段段的東西了。從文字的角度來講,這個東西是有區別於色子的。至於色子是不是來源於骰子,這個有待考究。而服【役】則是拿著這個兵器行動。雙人與行動有關。比如,【行】,【往】,【徒】,【徵】,【徘徊】,【徜徉】,【德】也是這個旁,說明德也和行動有關,它不應該單是一種品質,而是和行動相關的,有行動的才是德,否則就不是。所以戰役的【役】字也是和行動相關的。拿著戰爭的兵器去行動,不就是戰役麼,不就是打仗嗎?所謂戰役,必定是大規模的。所以,瘟疫,其實是抽象的戰役,是大規模的打仗的意思。只不過,這個敵人不是別人,而是疾病。所以它帶的是病字頭。【疫】是戰役的疫字衍生出來的。

‘疫’字的來源

圖1


‘疫’字的來源

圖2


‘疫’字的來源

圖3


‘疫’字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