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人生有高峰和低谷,這句話對於武漢的土拍市場同樣適用。如果說2017年武漢的土拍市場被“溢價、熔斷、地王”的囂張和豪氣所包圍,那麼2018年則是在一片“底價、流拍、延拍”的低調與謹慎之中結束。

2018年全年武漢9宗地塊流拍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據新浪樂居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武漢土地市場通過招拍掛共出讓173宗地塊,其中7宗流拍,18宗地塊撤牌,且有包括南湖、礄口、新洲陽邏等熱門區域的地塊遭遇多次撤牌、流拍的尷尬處境。

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在這些流拍地塊地塊中洪山區南湖板塊P(2018)088號地塊和白沙洲的P(2018)100地塊均因要求苛刻而流拍,其中P(2018)088號地塊要求回購商業5400平方米,按均價14040元/平方米結算;回購住宅6048.28平方米,按均價16162元/平方米結算;回購辦公用房6452.48平方米,按均價11310元/平方米結算,其中臨街地面一層辦公用房建築面積不少於360平米。且回購房屋需自土地成交之日起36個月內完成交付,而該地塊的樓面起拍價已達6207.35元/平;

白沙洲P(2018)100地塊則是瑞鑫花園限價安置房項目。限價安置房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含配套1.8萬平方米),房屋銷售均價5760元/平方米,銷售對象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琴斷口監獄、漢陽監獄等項目徵收戶和洪山區重點工程徵收戶,房源監管單位為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和洪山區政府相關部門,建設工期48個月,另外28.23萬方的住宅,全部銷售給符合購房條件的省級公務員,而地塊的起拍樓面地價是4871.56元/平。

礄口P(2018)096號涉宅地塊則是因為價格較高,該地塊總價70億,樓面起拍價達到14471.36元/平。

P(2018)061、P(2018)064、P(2018)077號這三宗都是因為缺乏地鐵價值支撐。

而新洲陽邏板塊P(2018)093號地塊與其他3宗流拍地塊有很明顯的區別,這宗地附近有地鐵、地塊要求較低,可實屬不幸,仍然慘遭流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流拍地塊中,南湖、白沙洲和宗關的三宗地塊在12月份分別化身為173號、174號、175號地塊再次掛牌,此次掛牌總價不變,但競買保證金與之前相比都下降了不少,例如宗關總價70億的P(2018)175號地塊競買保證金由42億降至14億!白沙洲P(2018)175號地塊保證金由19.4億降至11.64億!南湖P(2018)173號地塊競買保證金由6億降至2億!然而即便如此,三宗地塊還是難逃“一波三折”的宿命,開拍前夕遭遇撤牌。

從這些流拍、延拍地塊宗數可以窺見的是,武漢土地市場整體降溫局面已經形成。而在降低競買保證金效果不佳的前提下,未來這些地塊起拍價或下降,或降低競買要求等以避免流拍的可能性。

2018年全年武漢成交168宗 全年熔斷地塊僅4宗

在成交地塊中,底價成交成為常態。據新浪樂居不完全統計,2018年武漢土地市場成交168宗,總成交金額1234.15億元,成交淨用地面積1026.55萬方,成交總建築面積達2814.12萬方,同比去年的1531億,在成交金額上整體下滑了近20%,這是武漢5年來首次出現成交金額下降。但是即便如此,武漢全年土地出讓金仍排在全國第五。

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在這些成交地塊中底價成交的佔據90%以上,而全年出讓的地塊中達到熔斷價的,僅有4宗,4宗地塊分佈於陽邏和蔡甸兩個區域,均為住宅地塊,且出讓時間都於上半年。下半年武漢土拍市場基本沒有熔斷地塊出現。

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這一跡象一方面和武漢樓市全面降溫有關,另外一方面也和出讓的地塊競買要求越來越精細化、高標化息息相關。

遠城區成供地主力 中建三局、萬科收穫頗豐

從成交地塊的區域來看,遠城區依然延續了2017年的“傳統”是供應助力,東西湖區、東湖高新區、洪山區、黃陂區位列成交前三位。其中東西湖區整體出讓22宗地塊,成為武漢2018年土地供應NO.1,東湖高新區成交地塊20宗,位列第二位,洪山和黃陂區各出讓18宗地塊,緊隨其後。

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而在拿地房企來看,包括萬科、華髮、保利、恆大、中建三局、金融街控股、奧山、龍湖、金茂、武漢地產等房企均有收穫,除此之外,河南正商、深圳力高、中糧地產等房企在2018年通過武漢公開市場拿地首次進駐武漢。

可以看到的是,2018年在漢拿地的買主中,大品牌開發商佔據大壁江山,其中排在第一的是中建三局和萬科都拿下7宗地塊,恆大地產則連奪漢南6宗地,武漢地產在武漢招拍掛市場上就拿下4宗地塊,中糧地產拿下3宗。

2018年武漢賣地超1200億 多宗優質地塊竟“賣不出”

在房企融資渠道保持收緊的背景下,不少小型企業在地塊“高要求”的威嚇之下漸漸沉沒,而品牌則憑藉自身優勢通過拿地加速市場佈局擴張,在這場拿地較量中央企和國企實力更加突出。後續市場上或許將出現的兩種格局一是央企或國企將佔市場大頭,二是企業之間合作開發,以實現互利共贏。

實際上第二種格局也正在成為武漢土地市場上一種新趨勢,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在武漢聯合拿地的房企有:萬科、保利聯合斬獲洪山南湖P(2018)026號、027號住宅地塊;龍湖、尚龍聯合斬獲光谷新中心P(2018)034號綜合地塊;北辰、孔雀城聯合斬獲新洲汪集P(2018)045號住宅地塊;當代、華僑城聯合斬獲吳家山P(2018)111號綜合地塊;金輝、華翔等聯合拿下吳家山P(2018)119號住宅地塊;華訊、方舟聯合競得漢口濱江P(2018)099號綜合地塊。

縱觀整個2018年,武漢地價無疑處於低谷期,這也正是房企低價拿地的好機會,也因此有大批的房企逐漸迴歸武漢,從下半場土拍來看,除了中海、金地、華髮等知名房企加碼之外,就連陽光100等已多年未在江城拿地的房企又再次殺回武漢。

總而言之,2018年出讓的這些地塊,除了在量上能夠有效改善未來供需關係,低樓面地價更能在房價的穩定上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