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我为什么上中国人民大学

刘强东:我为什么上中国人民大学

我为什么上中国人民大学呢?戚老师当时说,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都当官了。他说,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有个好前程。他希望这些成绩好的学生,都考上人大,走从政的道路。他虽然才教了我们一年,但确实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直到今天我们班同学中没有一个人被“双规”,没有一个人犯罪。班里很多同学都在政府工作,各地政府的都有。因为当时老师希望我们将来都能当官去。

在省级物理、化学竞赛中我都拿了奖,所以当时我想做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我想发明一个刘强东定律、刘强东化学反应方程式之类的。可是那个年代,人的眼界就那样宽,觉得做县长也就到顶了。戚老师说过,如果有一天,你们中有人能当上市长,就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经他这么一说,我真的曾经立志当官。当科学家能够管一个人,做市长能把全市人民给照顾好了,人生价值更大。所以,我本来真的已经立志上清华、北大了,一下就改了志愿上人大。

人大是文理皆收的。当年人大只有26个系,其中22个系来江苏招生,看了半天我想社会学应该最能当官,国际会计、国际金融……都不行,当不了官。

录取完之后,我们学校的一个教研组组长碰到了我,说你知道社会学是干什么吗?我说不是研究社会的吗,当官的呀。他说是去调查村子,你去调查一个村子的男女比例多少,平均身高多少,平均寿命多少,等等。老实说当时我心里面有点低落。

我是1992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9月7号到了学校。在那时候从徐州到北京,坐火车要14个小时。今天只要2个小时40分钟就到了,那个年代可以说,我们大部分的学生,70%是穷人家的孩子,非常非常贫穷。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里只有两个人的父母没有跟着一起来北京,我是一个,还有一个安徽的同学。那时很多同学的父母没来过北京,所以大多数同学的父母都跟着过来了。那时候连蚊帐、被子、褥子、床单、被罩、脸盆都是我自己背到学校的,茶缸我都系了条绳子背过来了。农村的瓷茶缸,上面还写着“人民公社”四个大字。我一个人坐上火车,就这样背了三个大袋到北京上大学。我要靠着那500块钱在北京生存4年,所以什么都舍不得买现成的。我当时还背了76个茶叶蛋,茶叶蛋是那个年代村里面最好的营养品。

刘强东:我为什么上中国人民大学

我到了人大,师兄来接新生的时候,我们部分同学都心怀悲观情绪。1992年的时候,上面突然改变大学生就业政策叫双向选择,我们是最后一届,叫“92派”。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媒体也在鼓励,不少官员都辞职下海,形成了“92派”。在这之前是国家包分配的,就是国家一定给你找到工作,现在可能国家不包分配了,叫双向选择。就是你先自己找,你要自己找到了就可以,找不到国家再给你分配,总之还有保底。

师兄们觉得比社会系还差的就只有人口学系了,可后来见着人口学系的学生他们说,听说你们社会系找工作比我们系还差?后来学校干脆把两个系合并了,现在叫社会人口学院了。我跟他们一聊才知道,别说当官了,找工作都难。我当时害怕了,觉得必须得学点其他的东西。

于是从大一开始,我就醒过来了——当官很重要,生存更重要。因为我只有500块钱,我要生活,我要赚钱,先生存才能当官

刘强东:我为什么上中国人民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