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的落脚点是课程

编者按: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从而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校长的使命是明确办学方向、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建章立制、争取资源、领导课程改革、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明确任务等等。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众志成城、全力抗击新冠疫情取得胜利的一年,是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2020年4月,由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组织编写的"120位校长赋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荣誉出品,《校长赋能人工智能教育》是业界第一本介绍、诠释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的时代读物。它的推出,开阔了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视野,坚定了高校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的信心和力量,增强了高校之间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交流机会。现将书中收录的120位校长治校思维和人工智能教育观点首次对外进行分享,以飨网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的落脚点是课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 郝志峰

2019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隶属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与开发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基本人工智能工程应用问题,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具有健全心理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型人才。

校长郝志峰认为,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科、专业、课程、课堂。他在不同场合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痛点、难点、疑点问题,包括:数据驱动的工业与应用数学问题研究范式、新工科时代大数据与新一代人工智能趋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发展与困难等。同时,他认为,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意识,大数据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形成新的创新领域,也形成了社会进步的新引擎。同时强调,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与发展契机。

郝志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人选、美国数学会会员、教育部2001—2005年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长、中国决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超级计算机应用产业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复杂过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从事高性能计算和海量数据挖掘研究。与工程学院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三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两次位居第9、一次位居第10。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