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载体。教材一旦出错,将会误导一大批人,也将会改写历史,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

1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管建结合”,并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加强激励保障,激发建设活力,切实提升教材质量。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1月8日上午11.19分,央视新闻播出“教材内容有误或较大争议时要及时修订”。指出:若出现教材内容有错误、不适宜或出现较大争议;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要成果,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改变现有认知的重要学术成果发布等情形,教材应及时修订。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教育部如此迅疾出台这样一系列教材管理措施和发布相关错误教材修订的新闻,缘自南阳人民对三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躬耕地在人教版教材下方持续显现为“隆中”而非“南阳”的错误做法之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历史是公正的,不可篡改的,有别于野史和相关文学作品。那么对于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不能拿历史和文学作品来相比较和看待,因为小说有作者对待历史不严肃的戏说,而历史又是刚正不阿的。“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是《三国志 诸葛亮传》里的记载,从头到尾只字未提“隆中”二字,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隆中这个地名和山名,何来的《隆中对》?何来的隐居隆中?而在《三国演义》里却出现“隆中”,并把《草庐对》写成《隆中对》,显然是对历史的一种戏说和漠视。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新编人教版教材的相关工作者,在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真相,在少数始作俑者的“建议”下,俨然将诸葛孔明躬耕地“南阳”批注为“湖北襄阳”,显然是错误的。南阳不仅有“五圣”,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和一千多万爱国爱家的人民,他们一直在搜索枯肠地寻找更优质证据,捍卫家乡的荣耀。而我们的邻居此时也在拼命的努力,却试图改变历史。连《中国历史地图集》都能改动,那么,还有什么不能篡改的呢?我想问:你们改动南阳郡、南郡区划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南阳这件事儿终于引发教育部连续发文以及央视关注


终于,南阳的呼声反映到教育部,教育部才发了文,接着央视又釆访播出了新闻。

历史铁证如山,不是愚公移山。相信人民的眼睛和智慧,诸葛亮迟早会回归南阳卧龙岗上,那座他曾经真正躬耕和居住过的,又一度笼罩在阴霾之下的千年草庐!

此时,看室外飘着的鹅毛大雪,这雪下的正急,仿佛听到了刘关张三顾茅庐时的嘚嘚铁骑…

点击观看:岳飞夜宿南阳卧龙岗,激情抄录武侯《出师表》

来源:腾讯新闻

编辑:林海录

初审:张文博 柳晓东

终审:周 斌 毕晓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