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專注水產

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魚類厭食,吃料量下降,甚至整個塘口完全不攝食的異常情況,魚的厭食表現多種多樣、時間長短不一,狀況有輕有重,這個時候就需要對魚類厭食的原因進行具體的、綜合的分析,讓魚類儘快恢復正常的吃料和生長,以免導致魚類生長放緩,養殖週期拉長,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概括起來,魚類吃食異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點: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一、病害因素

當魚患有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如細菌性敗血症、鏈球菌病、腸炎、爛鰓或其它細菌性疾病,肝膽疾病時,由於魚的機體處於不健康的狀態,組織器官的受損,影響了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利用而造成魚類的厭食,魚吃食時“炸群”多是由寄生蟲引起。當病害情況嚴重時甚至是不開口攝食或稱為“拒食”。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身上紅斑即為錨頭鰠寄生蟲)

當魚體寄生了寄生蟲後,魚會身體不適,鰓上較多寄生車輪蟲、斜管蟲或指環蟲後,鰓受到刺激,粘液增多,利用氧氣的能力下降,造成攝食量下降。錨頭鰠寄生在體表不光影響魚類的攝食不安分或者厭食,還會影響魚體的生長。寄生在腸道的絛蟲類數量多時會阻塞腸道,使魚不能攝食。腸炎病會造成魚體腸道內壁膜的破壞,使魚體不能正常分泌相應的酶,影響魚類的消化。

病害導致的攝食異常,大多數時候病魚的體表或者鰓、內臟有明顯的症狀,伴有或多或少的病魚的死亡。可以通過對瀕死的病魚進行診斷,確定病因,進行針對性的處理。比如:原生動物的車輪蟲選擇用車輪指環清或硫酸銅進行殺滅,蠕蟲類的指環蟲、三代蟲可以用敵百蟲或者10%甲苯咪唑,而

甲殼類的錨頭鰠、中華鰠可以選用聚酯類或辛硫磷類藥物進行殺滅,腸道絛蟲類選用敵百蟲或吡喹酮類藥物拌料內服驅蟲,其它各病分別對症治療。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二、水質因素

1,水體溶氧過低: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對魚的攝食、飼料消化吸收和魚的生長都影響很大。水中溶氧量低,魚的食慾差或者厭食;攝食後飼料消化吸收率低,魚類的生長速度慢,飼料係數增大。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草魚在溶氧3毫克/升(mg/L,下同)比6mg/L時,餌料係數增加1.34倍,攝食量下降35.9%,飼料消化率下降61.2%,生長率下降64.4%。水體的溶氧量>5mg/L時才能保證魚類的攝食正常;因此,養殖喂料的時候,水體的溶氧要大於5mg/L,平時要常開、加開增氧機為宜。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水體溶氧量少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因素造成:

(1)養殖水體中浮游動物過多。

如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的數量過多,一方面它們自身要消耗水體的溶氧,同時吃掉水中大多數的藻類,造成水體溶解氧的匱乏,水體如果在短時間內補充不了溶氧,魚就會出現浮頭,甚至死亡。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此類情況出現時,首先要殺滅過多的浮游動物再培水,如果是小型的浮游動物如輪蟲過多,建議可以選擇90%晶體敵百蟲進行殺滅;如果是大型的浮游動物如枝角類和橈足類,可以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沿著池邊一米左右的寬度用硫酸銅化水潑灑,可有效降低水體中浮游動物數量。

(2)養殖水體偏瘦

水體中的溶氧主要來自於於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中浮游植物的數量本身較少時造成水體的溶解氧的來源不足,水體溶氧低影響魚類的攝食。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此外,連續陰雨天,水體浮游藻類光合作用不足;悶熱天,天氣壓低等因素均可使水中溶氧降低。

2,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含量過高,pH等指標異常:如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長期過高,就會對魚的鰓部產生損傷,影響魚的呼吸作用。亞硝酸鹽進入血液之後與血紅蛋白結合,將血紅蛋白中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非離子態硫化氫進入水生動物血液之後能與水生動物血紅蛋白中的鐵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的能力,造成魚產生生理性缺氧,攝食量下降。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水體的pH異常:當水質呈酸性,會造成魚體酸中毒,造成蛋白質變性使組織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魚死亡。酸性水體對於魚有較強的刺激性,因而魚的鰓部粘液增加,過多粘液和沉澱的蛋白質覆蓋於魚鰓使魚窒息死亡,而有些難離解的弱酸可透過魚體組織,影響血液的PH值。當水體呈鹼性,對魚有強烈的腐蝕性,使魚體及魚鰓損傷嚴重,同時由於刺激性使鰓粘液大量分泌並凝結於鰓部,使魚呼吸困難窒息。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3,養殖水體渾濁:養殖水體中大量的懸浮顆粒造成的渾濁,一方面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體的產氧能力低,另外,水體的懸浮顆粒過多,也會影響魚類的呼吸,對魚類的鰓產生刺激,從而影響水生動物的攝食。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魚類主要靠來完成氧氣的交換,魚體細胞要得到水體的溶氧,必須要經過“從水中吸收溶解氧——在體內運輸——向組織供給氧氣”三個步驟。從水中吸收溶解氧主要靠鰓組織來完成。如果鰓組織受損害,或者水中有泥漿、油類、腐蝕性毒物(如強鹼、重金屬鹽類、硫化氫等)等異常情況下,或者鰓絲上有大量粘液、汙泥等堵塞鰓絲,會降低鰓絲的表面積,在水體—血液之間形成障礙壁壘,這些都會降低鰓組織從水中吸收氧氣的速度及效率。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三、有害藻類因素

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藻類如裸藻、藍藻等,這些藻類被攝食後不能及時被消化,影響了魚的攝食, 會刺激魚的腸道,使腸道發紅,引起腸炎,甚至中毒。據有人經驗:養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綠藻、裸甲藻為主,少量的隱藻、裸藻,這種水體魚吃食均較好。而單一藻類過多的池塘一般魚會吃食不好,特別是養殖的中、後期,池塘過於肥沃而造成裸藻的大量發生,這種水體魚通常吃食不好,而且水體環境不穩定。一旦遇上陰雨天氣,裸藻大量死亡容易造成泛塘。此外,由於裸藻的個體較大,白天雖然能進行光合作用增氧,但晚上耗氧卻很厲害。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有些藻類含有毒素如微囊藻,三毛金藻等大量繁殖後,死亡分解產生藻毒素對養殖魚類具有毒害作用,水體中藻毒素達到一定濃度,魚就會出現明顯的反應,如活動異常,攝食量減少等。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主要是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後,產生大量的魚毒素、細胞毒素、溶血毒素以及神經毒素等,引起魚類中毒。如果是三毛金藻引起的魚類中毒,首先加註新水,使用有機酸等進行解毒抗應激處理,連續2-3次,每畝一米水深用20斤

碳酸氫氨,或全池潑灑硫酸銨15-20ppm(克/立方米,下同)或尿素12ppm,但對苗種要慎重使用,可使三毛金藻膨脹解體直至死亡。此外,通過施肥培育其它藻類的生長,從而抑制三毛金藻的大量繁殖。

不利藻類氾濫後,使用殺藻藥物或者換水即可,用藥之後加開增氧機,以免藻類被殺死後敗壞水質。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四,餌料因素

1、飼料過硬或溶水時間過長

飼料硬度大,可直接影響魚類的腸道消化吸收及適口性,誘發消化不良及腸炎,久之會引起厭食;早春時飼料硬度過大,容易造成早春飼料馴化效果差飼料下沉過快,魚類不易上浮吃料,造成吃料積極性不佳。

2、飼料變質
現大多數魚類養殖主要依靠配合飼料的投餵。有的養殖戶的飼料倉儲環境不良,或者飼料存放的時間過長,如果魚類吃了腐敗變質的飼料,也會引起中毒,出現厭食或者死亡。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3、飼料本身誘食性差

飼料原料新鮮度不佳及一些異味較重的原材料添加比例過大會降低飼料的誘食效果,魚類的攝食率肯定不好,必然會引起厭食。

4、飼料粒徑

飼料粒徑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魚類的攝食,要根據魚體不同規格來選擇適應的飼料粒徑。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5、換料

養殖過程中突然換料,使養殖的動物在味覺上產生短時間不適應,也會造成魚吃食減少或者厭食,因此養殖戶在中途換料時,要先將兩種飼料按一定比例拌在一起投餵一段時間,慢慢調整比例,直到徹底換成新品種的飼料。

6,放養的苗種不適應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放養的苗種沒有經過馴化或者馴化的不成功或者剛下池不久對新環境還不適應,就會出現攝食不佳的情況。這種現象多出現在放魚初期,應對魚兒進行常規馴化吃料,不經過馴化就大量投餵飼料會造成浪費。

五、使用刺激性藥物的因素

在養殖過程中,魚經常使用刺激性的藥物(如殺蟲劑等)來控制病蟲害,有些藥物在殺蟲的同時也會對魚有比較大的刺激,從而影響了攝食。如敵百蟲、硫酸銅、辛硫磷,菊酯類藥物等引起魚攝食量減少,通常會有2天~3天的影響。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因此,在使用敵百蟲,菊酯類,辛硫磷等殺蟲藥物的時候 ,一般建議在魚吃料後再用藥。在用藥1到2天之後大多會恢復吃食。用藥後如果魚類出現持續攝食下降,可在用藥1-2天后使用硫代硫酸鈉等解毒藥物,每畝每米水體2斤進行解毒處理,有利於魚類攝食的恢復,加水、換水也是有效辦法。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六、天氣劇烈變化因素

1,天氣的劇烈變化(颱風,暴雨等)導致水質因子的劇烈變化,導致魚類產生應激,短時間內攝食下降,苗種階段的養殖動物對水質因子的劇烈變化更為敏感,可以通過及時關注天氣信息,及時開動增氧機,可以潑灑抗應激產品進行抗應激處理。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2,冷空氣的頻繁活動,多發生在春季和晚秋,這個時間段,冷空氣活動頻繁,晝夜溫差較大,容易造成水體表層水溫的劇烈下降,形成水體上下層的密度流,導致底層的無氧水上翻,沉積在池塘底部的殘餌和糞便等有機物進入水體,加速水體溶氧的消耗,造成水體溶氧下降。同時底泥中有機物厭氧分解形成的中間產物(亞硝酸鹽,硫化氫等)進入到養殖水體中,對養殖動物產生毒害作用,導致水生動物的攝食下降。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3.日變化:平時我們還會發現:魚一般上午攝食不好,而下午攝食好。其主要原因上午尤其是早晨水中的溶氧很低,魚攝食不好,而經過一箇中午的陽光照射後,水中溶氧由於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而上升,這時(中午、下午)魚的攝食量就大很多。

另外,魚如果吃食過多,等到了晚上水中溶氧開始下降,魚由於吃得過飽消化時需要大量耗氧,所以晚上更容易浮頭還有,由於晚上溶氧過低,魚所攝食的飼料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被排入水中,造成餌料浪費,增加了餌料係數。

同時殘餌和未消化完全的糞便又會進一步敗壞水質,形成惡性循環。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此外,除了以上幾點原因會引起魚類厭食外,在潑灑藥品、捕撈後、在魚類繁殖季節時,均有可能會造成魚的吃食異常。因此,養殖戶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查找原因,對症解決,在遇到問題時沉著冷靜處理。在

降溫或者低溫時節,魚要吃就喂,多吃多喂,少吃少喂,別去擔心魚兒不長飼料白喂了,因為春夏長體長,秋冬增重量

(綜合編輯:劉文俊)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備註: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和交流!內容和圖片大多來源於網絡資料,如有異見告之即改或刪)

魚類厭食:對魚類吃料異常的原因具體分析分別應對

#水產#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號@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熱帶魚##觀賞魚##養殖##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