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想做中国篮球的英雄,争议会有,但请国家给予足够的时间

姚明,从登陆NBA开始,变得家喻户晓,他的一举一动,都如同他庞大的身躯一样,无处躲藏。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抨击姚明的言论,甚至包括知名篮球评论员。并在媒体公开声讨姚明,称CBA在姚明的引领下,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联赛越办越差,一直在退步。

不清楚是恶作剧,还是哗众取宠。于是我写一篇关于姚明,关于中国篮球的内容,表达一下自己理解的中国篮球和姚明。

姚明比王治郅幸运,因为他不是第一个登陆NBA的球员。从中国体制中脱离,如今都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姚明像巨人一样,打破僵局,做一个纯粹的打篮球的运动员。姚明的NBA生涯无法和很多耀眼的超级球星相比,但是足够在NBA留下弄,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方人的谦逊,和西方人的诙谐幽默,不拘一格,在姚明的身上完美结合。再加上对于篮球的执着和刻苦训练,他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篮球,定义中国印象,成为NBA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五位球员之一。

资深体育界人士、联合太度总裁朱小明谈道:“乔丹让中国人开始认识NBA,姚明开始让人们了解并熟悉NBA”。

从球员到商人,姚明成了姚老板,更是买了CBA自己的东家上海大鲨鱼。姚老板再一次印证了这个大个子的了不起,利用个人IP和商业头脑,连续登顶中国运动员影响力和收入榜首。即使2011年姚明正式退役,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代言合同纷至沓来。

姚明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名利双收。

200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姚明,每走的一步,注定不平凡,面对国家的利益,他如同战士一样,全力以赴。

退役时候,姚明一直在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推动联赛改革。出任CBA公司副董事长,牵头成立“中职联”并且出任董事长。2017年2月23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主席,成为第一位非体制内的篮协主席。

姚明此举,配得上伟大。了解中国篮球的球迷应该知道,姚明面对的是怎样的局面。

在中国篮球持续低迷的时候,姚明选择站出来,将改革的重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巨人身宽体胖,但远望像是一座孤独的大山。

姚明当选篮协主席之后,中国篮球在2018年的亚运会迎来大丰收,包揽男女篮、3V3男女篮全部的4枚金牌,犹记得在颁奖现场的篮球全家福。在那一刻姚明被媒体捧为英雄,似乎改革立竿见影。

大热必死,老祖宗总结的东西不是没有道理的。2019年家门口的世界杯,击碎改革的美好愿景,几乎所有人在讨论男篮争八望四的时候,中国男篮倒在了奥运会门票的争夺战中。易建联成了男篮的唯一遮羞布,姚明的改革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国家队出现球员青黄不接,我们以为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篮球走向世界的开始,在姚明受伤后,没有人觉得男篮实力会下降很多,甚至2009年兵败伊朗,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王治郅等老将的退出,易建联被迫成为领袖,一晃也是十年。在CBA风生水起的年轻球员,在国际比赛中,总是表现不佳,导致国际成绩一败涂地。

所以CBA联赛改革势在必行,姚明当选篮协主席后,启动CBA2.0时代,借鉴NBA经验,营造属于CBA的篮球文化。前两年的改革围绕CBA,推广各级别联赛、推广校园篮球、升级CBA2.0品牌形象、完善选秀制度、完善球员合同制度等。

而新赛季退出的工资帽和外援规则,算是改革路上的关键一步,而这次改革明显带来疼痛。今年的自由市场,活跃度远远高于前几年,这一定是进步。新赛季外援使用限制,本土球员数据好看于往年,这个也说不好,到底是能够提高本土球员水平还是不能,交给时间验证。

改革需要时间和实践证明,而改革也一定会受到各种阻力的,因为有人要打破圈子的平衡。CBA联赛要是无法保证中国篮球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不管它多么多彩夺目,都是没有意义的。而目前的改革,就是解决这个现状,所以目标是清晰的。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CBA成为下一个中超。中超成了烧钱的地方,只要有钱买外援,就能够保证球队成绩。即使俱乐部球队在亚冠夺得冠军,即使有不少大牌球员愿意来中超踢球,这些都无法代表中国足球。因为男足已经向我们证明,中超模式下,无法提高国家足球的水平。

所以CBA设定工资帽,出台外援政策,合情合理。

一是避免大财主球队拿钱抢人,签高水平外援,来保证球队实力。比如之前三外援的四川队,夺冠一时欢,转身就是一地鸡毛。

二是保证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有一句话说“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好的球员也是通过比赛打出来了,没有出场机会,再好的苗子也会被荒废。

言论自由的时代,免不了多种声音出现,尤其是在有些当前利益被打破的群体,定会成为反对派,看似为了CBA,实则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很简单的例子,CBA外援都是由经纪公司运作的(部分本土球员也有),经纪公司的利益是按照球员签署合同的比例抽取的,所以外援合同越高,他们赚钱越多。而新赛季规定单赛季球队外援支出累计不得超过700万美元。

同时因为上场时间的原因,外援的作用被削弱,有些年轻或者大牌外援对CBA可能就没有那么感兴趣了。自然就阻碍经纪公司和经纪人赚钱,“鸣不平”也就见怪不怪了。

改革的路很长,面对全部的质疑和指责,姚明首当其冲。早已名利双收,却不惜一切代价,投身于中国篮球建设,开天辟地,致力于让中国篮球有文化氛围,球员有自己的信仰,难度可想而知。

但,只要国家能够给姚明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局外人的咆哮和攻击,无异于螳臂当车。只要国家有耐心,卧薪尝胆,我相信我们都可以看到改革的成果。

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