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你別不信,這是真的

時代背景

北洋軍閥政府時期主要是指自1912年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總統,控制中央政府實際統治中國開始至張作霖為代表的奉系軍閥撤離北京,並在1928年底東北易幟,中國南北統一為止的一段時期。它是清朝滅亡以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

北洋軍閥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你別不信,這是真的

北洋政府內部派系林立,自袁世凱去世後,你方唱罷我登場,政府組閣換屆如同兒戲!各方軍閥之間戰爭更是經年不斷,人民大眾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得益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無暇顧及中國,中國當時的經濟在戰爭夾縫中頑強發展,還獲得一些絕世矚目的成就。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說到我們今天的正題上,其實中國第一輛汽車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由奉系軍閥張作霖在東北生產出來的。

奉系軍閥開創的重工業

奉系軍閥在北洋各軍閥中是一隻很有實力的派系,它以東北三省為根據地,不斷髮展壯大實力,在1924年至1928年實際控制當時北京政權。

北洋軍閥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你別不信,這是真的

奉系軍閥在當時實力強大,得益於張作霖父子在東北的苦心經營,先後創辦了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東北航空工廠等,使當時東北薄弱的重工業迅速發展起來,以至於在一些方面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同時這些在軍工上的技術也被用作民用行業,逐步在民用工業建設上發揮作用。

東北當時的工業體系逐步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涉及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我們可以從幾組數據上看出當時東北工業的發展:1919年日產子彈1萬發,1922年日產子彈10萬發,到1924年再通過技術革新槍彈產量可達30萬發,甚至在鼎盛時期產量達到過40萬發的日產量!

北洋軍閥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你別不信,這是真的

奉系在東北還有自己的鋼鐵廠,可以鍊鐵鑄造,及時複雜的機械設備也能製造出!各種所需的模具、電爐冶煉等等都可以製作出來。為了加強技術人才培養,張學良創立東北大學,並親自擔任校長;為將強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成立科學研究會,各工廠廠長、技師作為委員,定期集會交流,還通過研究會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技術,創辦技術雜誌等等十餘年間使東北重工業生產能力、綜合實力躍居全國領先地位!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

1931年5月31日,中國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在瀋陽問世,該車載重1.82噸,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獨創的緩衝式後軸設計,把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可以照常行駛。全車666中零件中有465中完全自主製造,"國產化"率高達70%,在當時國內機械工業生產水平極低的條件下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堪稱一個奇蹟!

北洋軍閥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你別不信,這是真的

正當人們為中國人制造出自己的汽車而歡喜自豪時,9.18事變爆發,隨之東北三省淪為日寇殖民統治之下。汽車廠被日軍佔領,汽車廠的零件機械被日軍全部侵佔,剛剛萌芽的中國民族汽車製造業就這樣被扼殺!慘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也時刻警醒我們:要奮發,要自強!

在後來的一些史料中記載著民生工廠的一個批量生產汽車的計劃:每年要生產75型汽車100輛,100型汽車500輛。這樣的一個計劃直到我們的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得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