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騎兵是絕對的陸戰之王,在戰場上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而《三國演義》中武將陣前單挑,大戰三百回合的橋段更是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戰爭成了武將之間的交鋒,戰爭的勝負與否取決於武將的個人武藝。經過後世的不斷戲劇化以及演繹,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景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套路化,但是那卻並不是真正的戰爭形態。

中世紀的歐洲騎兵運用廣泛,直到地理大發現以後騎兵依然存在,因此他們對騎兵戰術並不陌生。在中國,宋朝以後重文抑武的趨向更加明顯,大量的武將群體被排擠出主流文化之外,並未親身經歷戰爭的士大夫處出於自身的想象,對冷兵器戰爭進行了一些脫離實際的虛構,因此武將的陣前單挑才會那麼的深入人心。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想要看武將陣前“單挑”的橋段是否在冷兵器史上上演,必須瞭解漢末三國時代騎兵的轉型與發展。這是一個馬背上的“英雄時代”,大批優秀的騎兵將領脫穎而出,經受著鐵與血的洗禮,構成了三國時期精彩絕倫的戰爭史詩。

漢末騎兵戰術轉型的大背景

漢末到三國時期,正處於我國騎兵轉型的階段,騎兵開始由步兵的輔助兵種變為壓倒步兵的陸戰主力。這種轉型從西漢時期漢武帝開始,直到十六國初期雙馬鐙的出現而完成,具體表現為騎兵作戰方式從騎射向衝擊近戰的轉變。

戰國到西漢初期,騎兵的作用並不十分重要,騎兵作戰的典型戰術是騎射,就是在馬背上射箭以擊殺敵人,很少會直接衝擊密集的敵方軍陣,騎兵大多承擔偵查、追擊,與敵方小規模機動部隊作戰等輔助性任務。此時的騎兵大多貼近敵軍奔馳,但不正面衝鋒,射箭只是為了製造緊張氣氛。步兵大量裝備長距離武器,並且步兵的強弩也會給騎兵造成大規模殺傷,無馬鐙的騎兵衝擊這種軍陣,無異於自尋死路。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特殊情況下,戰國騎兵會針對敵方騎兵進行衝擊陷陣。《六韜》之中騎兵“十勝”第一條,便是趁敵方騎兵正在保護“行陳未定”的步兵時,將其驅散從而擊潰正在列隊的步兵。但是當士兵“行陳整齊,士卒欲鬥”時,最為難攻,騎兵只能依靠馬群迅速奔馳製造聲勢,震駭敵方步兵並使其潰逃。此時的騎兵,幾乎沒有擊敗成建制步兵的先例。

西漢時期,草原上的匈奴開始崛起,時常寇邊掠奪北部邊境。漢高祖以及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有了和匈奴決戰的時機。但是匈奴騎兵往往是“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漢朝步兵很難剋制。為了與匈奴騎兵作戰,漢武帝組建了成規模的騎兵隊伍,但是漢朝騎兵騎射遜於匈奴,依然不能取勝。

為了發揮自身的優勢,衛青獨創了騎兵的衝擊戰法,將步兵的戰術移植到騎兵身上,用衝擊抵消掉匈奴個體的騎射優勢。這一改變,賦予了漢族騎兵強大的戰鬥力,在騎兵軍團的衝擊下,匈奴人非死即傷。但是,此時的騎兵戰術還不完善,馬鐙以及馬槊等便於騎兵作戰的裝備還未出現,騎兵衝擊中落馬受傷的概率比較高。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到了東漢末年,幽州突騎的出現為劉秀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提高殺傷的威力,長矛開始替代長戟用於騎兵作戰,馬鞍鞍橋也變得越來越高以提高衝擊時間的穩定性。到了三國時期,輔助騎士上馬的單馬鐙已經出現,騎兵對步兵的集團衝鋒也已經比較常見。

甲騎具裝與馬槊的普及

漢末到三國時代,衝擊騎兵的主要裝備——馬鎧已經出現。在冶鐵工藝發達的古代,製造鎧甲並給戰馬披甲並沒有什麼困難,春秋時期的曾侯乙墓中,隨葬車馬坑的戰馬就穿有皮製鎧甲。隨著車戰的逐漸沒落,騎兵的主要技藝轉換為騎射,那麼機動性就成為了騎兵的核心,給戰馬披甲不僅不利於提高騎兵速度,更不利於騎射。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到了東漢末年,馬鎧開始廣泛應用於戰場之上。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見自己馬鎧數量遠不如袁紹,索性連十具馬鎧都棄之不用。這說明馬鎧的用途,是為了騎兵衝擊步兵時準備的。騎兵在衝擊步兵方陣時,會受到密集箭雨的攻擊,隨後便是長矛的刺殺,戰馬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受傷,從而讓騎士失去戰鬥力,因此這時馬鎧才會出現。

在以往的戰爭中,騎兵很少會衝擊步兵軍陣,因此不會用到馬鎧。而騎兵相互作戰時,騎兵隊列不如步兵密集,弓箭不會那麼密集,再加上騎兵處在高速運動中,射箭命中的危險較小。而對於騎兵作戰來說,機動性是重中之重,披上馬鎧會使得戰馬過早疲倦,影響奔跑。披上馬鎧會使騎兵機動性降低,由於步兵與騎兵的速度相差甚遠,因此披甲對於衝擊步兵方陣的影響不那麼明顯。但是當交戰方是騎兵時,馬鎧對戰馬速度的影響則是致命的。

三國後期到魏晉時期,是高橋馬鞍與單馬鐙組合的興盛期。為了給衝擊騎兵提供充分的穩定性,馬鞍的鞍橋逐步變高,但卻使得前後鞍橋之間距離狹窄,給騎兵上馬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這時候,單馬鐙的出現,為騎兵上馬提供一些支撐。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兩漢時期,騎兵的近戰衝擊武器主要是長戟,到了三國時代,騎兵運用長矛進行陣前搏殺。後來騎兵衝殺多用馬槊,馬槊屬於矛的一種,只不過長度更長並專用於刺殺,形成對穿鎧甲敵人的衝擊力。長矛的長杆如果完全貫穿敵人,會加劇高速奔馳的騎兵落馬的危險,還會喪失掉自己的兵器,在敵人眾多的情況下會使得騎手相當危險。因此,在矛鋒的後面加一個橫檔會方便騎手拔出,從而減少強大的衝擊力。

騎兵衝鋒刺殺的關鍵——交與合

看完前文以後,我們對三國時期的騎兵作戰方式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步兵相比,騎兵的優勢在於奔馳的馬匹帶來的衝擊力,而使用馬槊可以更好的在馬上殺敵並保護自身周全。相反,如果騎兵處於靜止,很容易被殺傷,電視劇中步兵將奔馳騎兵挑下馬的橋段顯然不能相信。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當騎兵相互作戰時,最為常見的方式往往是雙方向對方發起衝鋒,在彼此接近的瞬間用馬槊刺向敵人,同時要躲避對方鋒利的武器。

奔馳中戰馬的速度較快,一次交會之後,雙方的距離便會拉開,這便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一“合”。在實戰中,雙方騎兵交戰往往不超過十合,那是因為騎兵強大的衝擊慣性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並且騎兵往往面對的是敵方步兵或者騎兵小隊,在與多名敵人交戰的過程中很容易戰死。

近距離刺殺對手對於騎手來說比較容易,相比較在行進中的馬背上搭弓射箭,用馬槊刺殺敵人的技術要求顯然要低,但是由於騎兵的高速衝擊力,雙方衝刺傷亡或者落馬的幾率也大大增加。另外,用馬槊刺殺對手,刺殺與躲避幾乎要在同一刻完成,需要的是對馬匹的熟悉以及協同性,而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

此外,當騎兵進行模擬訓練時,也都將在奔馳中運用馬槊為重點,古代史料中記載的持槊走馬,就是方便讓馬跑起來做刺殺動作。騎兵對戰中,會有技藝高超者在兩馬交會時將對方的馬槊搶過來,初唐時期的尉遲敬德就以這種技藝著稱。

太宗問曰:“奪矟、避矟,何者難易?”對曰:“奪矟難。”乃命敬德奪元吉矟。元吉執矟躍馬,志在刺之,敬德俄頃三奪其矟。元吉素驍勇,雖相嘆異,甚以為恥。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執矟躍馬說明了騎兵在上陣殺敵時必須藉助戰馬的衝擊速度,而能夠在奔馳的戰馬中搶奪敵方的兵器,自然是藝高人膽大,不然稍有不慎便會一命嗚呼。在《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雙方騎兵在馬上對打的場景,是完全脫離戰場實際的。

三國時期武將陣前“單挑”是否存在?

漢末到三國時期,騎兵對步兵衝擊的戰術運用更為廣泛,而伴隨著騎兵成為陸戰主力,一代名將也開始崛起。他們擅長衝擊作戰,經常率軍衝殺在部隊的前列,而在此前的戰爭中,很少有將軍披甲上陣,與敵人近身肉搏的畫面。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在於隨著騎兵成為戰爭主力,戰場上的指揮方式也開始發生變化。

從戰國到東漢的戰爭,大多是步兵之間的對決,步兵的指揮是通過旗鼓等方式來引導的,因此將帥不能也不會投入到白刃搏殺之中。隨著騎兵衝擊戰術的運用將帥親自參戰的幾率便大大增加了,因為騎兵衝鋒速度快,在實戰中並不能沿用步兵的指揮方式,騎兵統帥只有親自衝鋒才能指揮高速運動的騎兵隊伍。而普通騎兵則需要觀察並追隨將帥的旗幟,以便協調整個騎兵軍團的行動。

在真實戰爭中,三國時期武將會陣前“單挑”嗎?

這種高速集群作戰方式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得到運用,高速衝擊的戰車也需要統帥在前進行指揮,這樣才能捕捉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戰機。六百年後,隨著戰馬成為戰場上的主角,這一場面再次出現在了三國的戰場之上。

三國的大規模作戰中,騎兵將領的馬上肉搏戰雖然時有發生,但畢竟不是騎兵作戰時的主流形態,也不會出現虛構的大戰幾百回合的場面。為了指揮高速運動的騎兵隊伍,確實有大批的騎兵將領,如孫堅、呂布、公孫瓚等人,騎馬衝殺在戰場的第一線。但是這並不等同於會有兩軍陣前將領“單挑”的畫面,將戰爭虛構成主帥搏殺雖然能夠吸引眼球,但是卻不符合真實的冷兵器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