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時評:奢侈品在華逆襲的啟示

【僑報4月30日“四合院”時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大奢侈品集團一季度業績慘淡。不過,LVMH首席財務官近日表示,其亞太業務開始復甦,中國門店銷售額近期更有50%的同比增長。此外,Hermes表示,截至3月31日,所有中國門店已營業,業務恢復增長。與此同時,線下渠道關閉也迫使奢侈品集團轉戰線上,以開云為例,第一季度電商中國市場銷售額有三位數增長。

近年來,中國正快速成長為全球新的消費中心,對奢侈品市場尤是如此。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人奢侈品年消費額已經佔全球市場的近1/3。然而由於疫情突襲,中國購物中心幾乎全部歇業,中國遊客也停止出國掃貨腳步,直接導致奢侈品消費降至冰點。此時,中國市場恢復秩序,銷售數據回升,無疑為奢侈品業的生存帶來一絲曙光。

事實上,由於疫情防控措施首先取得成效,中國現在已變成跨國公司的營收“綠洲”。大眾汽車CEO迪斯3月曾表示,公司除了中國市場以外沒有銷售或收入;在美國門店陸續關閉的情況下,蘋果、星巴克的在華門店多數已開門迎客;而Costco在恢復營業的同時還籌劃在上海、蘇州再開新店……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消費力穩步恢復,對全球經濟的修復作用至關重要。

僑報時評:奢侈品在華逆襲的啟示

2018年10月5日,香港的旅遊購物勝地尖沙咀遊客爆滿,不少奢侈品店門外排起長龍。(圖片來源:中新社資料圖)

中國需求端力量強勁,在增強外資信心的同時,也揭露了“逆全球化”論調的荒謬。雖然一些政客鼓吹把供應鏈撤出中國、為產品尋找新市場,但是當商家發現,在其他市場還處在封閉狀態時,中國卻通過強大風險管控能力逐步實現市場正常運轉,成為貢獻利潤的主要來源地,此時所謂“撤離中國”的口號喊得再響亮,也是沒有說服力的。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率先復甦,中國在全球消費市場中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全國“兩會”已確定5月下旬召開,更是釋放出社會經濟全面恢復秩序的信號。如何挽回疫情損失,穩定市場需求,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外界對下一步宏觀政策的出臺期待頗多。此時,世界各國要做的不能是相互甩鍋,築起經濟圍牆,而需協力抗疫,儘快恢復全球經濟秩序。

只有病毒被控制住了,全球好貨才能暢行中國,中國遊客才能重走世界,中國經濟反彈力才能成為世界經濟恢復的支撐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