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五本書核心概念彙總,轉給有需要的同學


高中生物五本書核心概念彙總,轉給有需要的同學

高中生物五本書核心概念彙總,轉給有需要的同學

高中生物五本書核心概念彙總,轉給有需要的同學

高中生物五本書核心概念彙總,轉給有需要的同學

1.系統:指彼此間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分有規律地結合而形成的整體。【P4】

2.種群:在一定的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是一個種群。【P5】

3.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P5】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P8】

5.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P8】

6.生命體:一個可以獨立生活、生長和增殖的細胞。【P12】

7.大量元素:指含量佔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初中教材)

8.微量元素:指含量佔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初中教材)

9.必需氨基酸:人體細胞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直接獲取的氨基酸。【P21】

10.非必需氨基酸: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氨基酸。【P21】

11.多肽:由多個氨基酸(≥3)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P22】

12.核酸: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P26】

12.單糖:不能水解的糖類。【P30】

13.二糖:由兩分子單糖脫水縮合而成的糖類。【P30】

14.碳水化合物:糖類都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的,多數糖類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之比為2:1,類似水分子,因而糖類又稱為“碳水化合物”。【P30】

15.多聚體:由許多基本的組成單位(單體)連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P33】

16.結合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P35】

17.自由水: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遊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做自由水。【P35】

18.染色排除法:科研上,利用諸如臺盼藍等染色劑能將死細胞染上顏色,而活的細胞不著色的現象來鑑別死細胞和活細胞的方法。【P43】

19.差速離心法:將細胞膜破壞後,形成由各種細胞器和細胞中其他物質組成的勻漿;將勻漿放入離心管中,用高速離心機在不同的轉速下進行離心處理,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的方法。【P44】

20.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P47】

21.分泌蛋白:在細胞內合成後,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P48】

22.生物膜系統:由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P49】

23.染色質:細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質緊密結合成染色質,染色質是極細的絲狀物,因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P54】

24.模型: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藉助於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P54】

25.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徵,這種模型就是物理模型。【P54】

26.細胞核的功能: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P54】

27.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P61】

28.質壁分離:由於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也就是逐漸發生了質壁分離。【P63】

29.選擇透過性膜: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對於物質的輸入和輸出具有選擇性,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生物膜的這一特性,與細胞的生命活動動密切相關,是活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徵。【P64】

30.輪作:農民在同一塊田裡種植的作物種類會因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計劃地更換作物種類來種。(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複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P64】

31.磷脂:磷脂是一種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組成的分子,磷酸“頭”部是親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P66】

32.糖被:在細胞膜的外表,有一層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P68】

33.糖脂:細胞膜表面,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糖脂。【P68】

34.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叫做自由擴散。【P70】

35.協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藉助載體蛋白的擴散,叫做協助擴散。【P71】

36.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P71】

37.胞吞:當細胞攝取大分子時,首先是大分子附著在細胞膜表面,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著大分子。然後,小囊從細胞膜上分離下來,形成囊泡,進入細胞內部,這種現象叫胞吞。【P72】

38.胞吐:細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細胞內形成囊泡,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排出細胞,這種現象叫胞吐。【P72】

39.細胞代謝: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P78】

40.變量:實驗過程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量。【P79】

41.自變量:人為改變的變量稱做自變量。【P79】

42.因變量: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稱做因變量。【P79】

43.無關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可變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這些變量稱為無關變量。【P79】

44.對照實驗:除了一個因素以外,其餘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P79】

45.活化能: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P80】

46.酶: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P83】

47.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P83】

48.酶活性:酶對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P83】

49.細胞呼吸: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並生成ATP的過程。【P91】

50.對比實驗: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係,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P93】

51.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P94】

52.發酵: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叫發酵。產生酒精的叫酒精發酵,產生乳酸的乳酸發酵。【P95】

53.光合作用: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P101】

54.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可用於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化學性質不會改變。科學家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這種方法叫做同位素標記法。

55.卡爾文循環:卡爾文(M.Calvin, 1911-1997)等用小球藻(一種單細胞的綠藻)做實驗:用14C標記的14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然後追蹤檢測其放射性,最終探明瞭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P102】

56.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P103】

57.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P104】

58.光合作用強度:簡單地,是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糖類的數量。【P104】

59.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少數種類的細菌能夠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來製造有機物,這種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P105】

60.細胞週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週期。【P112】

61.赤道板:與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的平面,類似於地球上赤道的位置,稱為赤道板。【P113】

62.無絲分裂: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叫無絲分裂。【P114】

63.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P118】

64.全能性: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P119】

65.幹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仍保留著少數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P119】

66.細胞衰老: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化學反應發生複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P121】

66.自由基:通常把異常活潑的帶電分子或基團稱為自由基。【P122】

67.端粒:每條染色體的兩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稱為端粒。【P122】

68.細胞凋亡: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於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P123】

69.細胞壞死:細胞壞死是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由於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P124】

70.癌細胞: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P125】

71.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週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P126】

72.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P126】

必修二

1.融合遺傳:人們曾經認為兩個親本雜交後,雙親的遺傳物質會在子代體內發生混合,使子代表現出介於雙親之間的性狀。這種觀點稱做融合遺傳。【P2】

2.自花傳粉:

兩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自花傳粉,也叫自交。【P2】

3.異花傳粉:兩朵花之間的傳粉過程叫做異花傳粉。【P3】

4.父本:不同植株的花進行異花傳粉時,供應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P3】

5.母本:不同植株的花進行異花傳粉時,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P3】

6.去雄:孟德爾在做雜交實驗時,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這叫做去雄。

7.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P3】

8.顯性性狀: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用P表示)進行雜交(cross),把F1中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dominant character)。【P4】

9.隱性性狀:

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用P表示)進行雜交(cross),F1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recessive character)。【P4】

10.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P4】

11.顯性遺傳因子: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用大寫字母(如D)來表示。【P5】

12.隱性遺傳因子: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遺傳因子,用小寫字母(如d)來表示。【P5】

13.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P5】

14.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P5】

15.假說-演繹法: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叫做假說—演繹法。【P7】

16.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P7】

17.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P11】

18.表現型: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P12】

19.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P12】

20.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P12】

21.減數分裂: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P16】

22.同源染色體:聯會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P18】

23.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P18】

24.四分體:聯會後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P18】

25.受精作用: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P24】

26.基因分離定律(現代解釋):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P30】

27.自由組合定律(現代解釋):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P30】

28.紅綠色盲:紅綠色盲是一種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患者由於色覺障礙,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區分紅色和綠色。【P33】

29.抗維生素D佝僂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也是一種人類遺傳病,患者的小腸由於對鈣、磷的吸收不良等障礙,病人常常表現出O型腿、骨骼發育畸形、生長緩慢等症狀。【P33】

30.伴性遺傳:位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的現象。【P33】

31.交叉遺傳:男性致病基因只能從母親那裡傳來,以後只能傳給女兒的現象。【P36】

32.牝雞司晨:“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現的性反轉現象。原來下過蛋的母雞,以後卻變成公雞,長出公雞的羽毛,發出公雞樣的啼聲。【P40】

33.S型細菌:一種細菌(肺炎雙球菌)的菌體有多糖類的莢膜,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mooth),叫做S型細菌。【P43】

34.R型細菌:一種細菌(肺炎雙球菌)的菌體沒有多糖類的莢膜,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ough),叫做R型細菌。【P43】

35.鹼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兩條鏈上的鹼基通過氫鍵連接成鹼基對,並且鹼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A(腺嘌呤)一定與T(胸腺嘧啶)配對;G(鳥嘌呤)一定與C(胞嘧啶)配對。鹼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係,叫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P49】

36.半保留複製: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這種複製方式被稱做半保留複製。【P52】

37.DNA的複製:DNA的複製是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P54】

38.遺傳信息:蘊藏在DNA的4種鹼基排列順序之中。【P57】

39.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P57】

40.DNA分子雜交技術: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的單鏈具有互補的鹼基序列時,互補的鹼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在沒有互補鹼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兩條遊離的單鏈。可以以此來比較不同種生物DNA分子的差異。【P60】

41.基因的表達: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性狀,並將這一過程稱為基因的表達。【P61】

42.轉錄: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P63】

43.翻譯:遊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P64】

44.密碼子:mRNA上決定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鹼基。【P64】

45.密碼子的簡併性: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多種密碼子的現象。【P65】

46.反密碼子:可以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配對的tRNA上的3個鹼基。【P66】

47.中心法則:人們將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命名為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複製;也可以從DNA流向RNA ,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歷經考驗後的中心法則,補充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比以往更加完善。【P68】

48.細胞質基因: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DNA,都能夠進行半自主自我複製,並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為了與細胞核的基因相區別,將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基因稱做細胞質基因。【P70】

49.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一種遺傳病。正常人的紅細胞是中央微凹的圓餅狀,而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的紅細胞卻是彎曲的鐮刀狀。這樣的紅細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P80】

50.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P81】

51.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P83】

52.貓叫綜合徵:貓叫綜合徵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因為患病兒童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得名。貓叫綜合徵患者的生長髮育遲緩,而且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P85】

53.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P86】

54.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P86】

55.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做二倍體。【P87】

56.多倍體:

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P87】

57.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P87】

58.人類遺傳病: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P90】

59.單基因遺傳病: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P90】

60.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體細胞中缺少一種酶,致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徑轉變成酪氨酸,而只能轉變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體內積累過多就會對嬰兒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61.多基因遺傳病:指受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類遺傳病。【P90】

62.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簡稱染色體病。【P91】

63.貓叫綜合徵:21三體綜合徵又叫先天性愚型,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病。對患者進行染色體檢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21三體綜合徵患者的智力低下,身體發育緩慢。患兒常表現出特殊的面容。50%的患兒有先天性心臟病,部分患兒在發育過程中夭折。【P91】

64.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的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認識人類基因的組成、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係。【P92】

65.基因治療:基因治療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補病人細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P94】

66.尿黑酸症:尿黑酸在人體內積累會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這種尿液暴露於氧氣會變成黑色,這種症狀稱為尿黑酸症。【P96】

67.選擇育種:傳統的方法就是選擇育種,通過汰劣留良的方法來選擇優良基因。【P97】

68.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P99】

69.誘變育種: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P100】

70.基因工程: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P102】

71.種群: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群。【P114】

72.基因庫: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P115】

73.基因頻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佔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P115】

74.突變: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為突變。【P116】

75.物種: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P119】

76.生殖隔離: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生可育的後代的現象。【P119】

77.地理隔離: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上的障礙而分成不同的種群,使得種群間不能發生基因交流的現象。【P119】

78.隔離: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P119】

79.捕食者策略: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個體,客觀上起到促進種群發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將所有的獵物都吃掉,否則自己也無法生存,這就是所謂“精明的捕食者”策略。【P123】

80.收割理論:

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量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佔絕對優勢的局面,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於增加物種多樣性。【P123】

81.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P124】

必修三

1.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bodyfluid)。【P2】

2.組織液:組織液是存在於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又叫細胞間隙液。【P3】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P3】

4.滲透壓: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P5】

5.穩態: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P8】

6.反射: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P16】

7.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P16】

8.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P16】

9.神經衝動:在神經系統中,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衝動(neural impulse)。【P17】

10.靜息電位: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於靜息狀態。這時,由於細胞膜內外特異的離子分佈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這稱為靜息電位(resting potential)。【P18】

11.突觸小體: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後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突觸小體。【P18】

12.突觸: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等相接觸,共同形成突觸。【P18】

13.中樞神經系統:位於顱腔中的腦(大腦、腦幹和小腦等)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它們含有大量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組合成許多不同的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這些神經中樞共同構成中樞神經系統。【P19】

14.言語區:語言功能與大腦皮層某些特定區域有關,這些區域稱為言語區。【P21】

15.運動性失語症:S區受損傷,患者可以看懂文字、聽懂別人的談話,但自己卻不會講話,不能用詞語表達思想,稱為運動性失語症。【P21】

16.學習: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P21】

17.記憶: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貯存和再現。【P21】

18.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貝利斯把小腸黏膜分泌的能隨著血流到達胰腺並促進胰液分泌的化學物質稱作促胰液素。【P24】

19.激素調節: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調節,就是激素調節。【P24】

20.反饋調節: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P27】

21.環境激素或內分泌干擾物:工業廢棄物、殺蟲劑、除草劑等,在分解過程中能產生與性激素分子結構類似的物質,稱為環境激素或內分泌干擾物,可能對人和動物的內分泌功能產生不良影響。【P30】

22.體液調節:激素等化學物質(除激素以外,還有其他調節因子,如CO2等),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P31】

23.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佈的場所。【P35】

24.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如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P35】

25.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P36】

26.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P36】

27.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的。【P36】

28.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極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P36】

29.抗原: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P37】

30.體液免疫:B細胞主要靠產生抗體“作戰”,這種方式稱為體液免疫。【P37】

31.細胞免疫:T細胞主要靠直接接觸靶細胞“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P37】

32.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後很長時間內保持對某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P37】

33.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做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P38】

34.過敏反應: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P38】

35.向光性:

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長的現象。【P46】

36.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P48】

37.極性運輸:在胚芽鞘、芽、幼葉和幼根中,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而不能反過來運輸,也就是隻能單方向地運輸。【P48】

38.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P50】

39.頂端優勢: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由於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現出頂端優勢。【P50】

40.生長素類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與IAA相似的生理效應的化學物質。【P51】

41.預實驗:實驗開始之前的預備實驗,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免由於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預實驗也必須像正式實驗一樣認真進行才有意義。【P51】

42.惡苗病:當水稻感染了赤黴菌後,會出現植株瘋長的現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並且結實率大大降低,因而稱為惡苗病。【P53】

43.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P54】

44.種群密度: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P60】

45.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調查種群的分佈範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P60】

46.標誌重捕法: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範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佔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計種群密度。【P62】

47.出生率:指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P62】

48.死亡率:指在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P62】

49.遷入率:單位時間內遷入的個體,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稱為遷入率(immigration rate)。【P62】

50.遷出率:單位時間內遷出的個體,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稱為遷出率(emigration rate)。【P62】

51.年齡組成:又叫年齡結構(age structure ),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P63】

52.性別比例:是指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的比例。【P63】

53.空間特徵: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佈局叫做種群的空間特徵。【P63】

54.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P65】

55.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carrying capacity),又稱K值。【P67】

56.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community)。【P71】

57.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species richness)。【P72】

58.捕食:一種生物以另外一種生物為食。【P73】

59.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競爭的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佔優勢,一方處於劣勢甚至滅亡。【P73】

60.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分以維持生活。【P73】

61.互利共生: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P73】

62.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顯的分層現象。【P74】

63.水平結構:在水平方向上,由於地形的變化、土壤溼度和鹽鹼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佈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它們常呈鑲嵌分佈。【P75】

64.取樣器取樣法:用一定規格的捕捉器(如採集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P75】

65.立體農業:是運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P77】

66.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叫做演替(succession)。【P78】

67.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P80】

68.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P80】

69.生態系統: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ecosystem)。【P88】

70.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構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biosphere )。【P88】

71.食物網:

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複雜營養結構,就是食物網(foodweb)。【P91】

72.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P93】

73.未利用的能量: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後一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P95】

74.能量金字塔: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個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數值,由低到高繪製成圖,可形成一個金字塔圖形,叫做能量金字塔。【P96】

75.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P99】

76.物質循環:組成生物體的C, H, O, N,P, 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這裡所說的生態系統,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其中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P101】

77.物理信息:生態系統中的光、聲、溫度、溼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稱為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 )。【P105】

78.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還產生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諸如植物的生物鹼、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性外激素等,這就是化學信息(chemical information )。【P106】

79.行為信息:動物的特殊行為,對於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某種信息,即生物的行為特徵可以體現為行為信息( behavior information )。【P106】

80.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stability of ecosystem)。【P109】

81.抵抗力穩定性: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並使自身的結構與功能保持原狀(不受損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穩定性(resistance stability )。【P110】

82.恢復力穩定性: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後恢復到原狀的能力,叫做恢復力穩定性(resilience stability)。【P110】

83.恢復生態學:恢復生態學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論,特別強調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生物的適應性,充分依靠生態系統自身的能力,並輔以有效的人為手段(物質、能量的投入),從而儘快使生態系統從受損的退化狀態恢復到正常的健康狀態。【P113】

84.生物多樣性: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P124】

85.潛在價值: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中,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P125】

86.間接價值: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中,對生態系統起到重要調節功能的價值。也叫做生態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持作用,溼地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方面的作用。【P125】

87.直接價值: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中,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的,以及有旅遊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P125】

88.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naturalreserve)以及風景名勝區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P126】

89.易地保護:易地保護是指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在異地進行專門保護。例如,建立植物園、動物園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等,這是為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最後的生存機會。【P126】

90.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P128】

選修一

1.傳統發酵技術: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製作食品的技術。【P1】

2.腐乳:腐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的一種經過微生物發酵的大豆食品。【P6】

3.瓊脂:瓊脂(agar)是一種從紅藻中提取的多糖。瓊脂在98℃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在常規培養條件下呈現固態。【P14】

4.培養基: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不同需求,配製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培養基(culture media)。配製成的液體狀態的基質稱為液體培養基,配製成的固體狀態的基質稱為固體培養基。【P14】

5.牛肉膏和蛋白腖來源於動物原料,含有糖、維生素和有機氮等營養物質。【P15】

6.消毒:指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P15】

7.滅菌:是指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P15】

8.巴氏消毒法:

對於一些不耐高溫的液體,在70~75℃煮30min或在80℃煮15 min,可以殺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並且使牛奶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P15】

9.灼燒滅菌:將微生物的接種工具,如接種環、接種針或其他金屬用具,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充分燃燒層灼燒,可以迅速徹底地滅菌。此外,在接種過程中,試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汙染的部位,也可以通過火焰灼燒來滅菌。【P16】

10.乾熱滅菌:將滅菌物品放入乾熱滅菌箱內,在160~170℃加熱1~2 h可達到滅菌的目的。能耐高溫的、需要保持乾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養皿)和金屬用具等,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滅菌。【P16】

11.高壓蒸汽滅菌:將滅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適量水的高壓蒸汽滅菌鍋內。把鍋內的水加熱煮沸,將其中原有的冷空氣徹底排除後,將鍋密閉,繼續加熱使鍋內的氣壓逐步上升,溫度也隨之升到100℃以上。為達到良好的滅菌效果,一般在壓力為100 kPa,溫度為121℃的條件下,維持15~30min。【P16】

12.倒平板:等待平板冷卻凝固(大約需5~10min)後,將平板倒過來放置,使皿蓋在下、皿底在上。【P17】

13.平板劃線法:通過接種環在瓊脂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的表面。【P18】

14.稀釋塗布平板法: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後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塗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裡,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將被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的菌落。【P18】

15.臨時保藏法:將菌種接種到試管的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當菌落長成後,將試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以後每3~6個月,都要重新將菌種從舊的培養基上轉移到新鮮的培養基上。但是,這種方法保存的時間不長,菌種容易被汙染或產生變異。【P20】

16.甘油管藏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裝人1 mL甘油後滅菌。將1 mL培養的菌液轉移到甘油瓶中,與甘油充分混勻後,放在-20℃的冷凍箱中保存。【P20】

17.無土栽培技術:

是用人工配製成的培養液來栽培植物的技術。【P20】

18.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將植物體的組織接種在培養基上進行離體培養的技術。【P20】

19.選擇培養基:在微生物學中,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稱做選擇培養基(selective media)。【P22】

20.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一種複合酶,一般認為它至少包括三種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兩種酶使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第三種酶將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正是在這三種酶的協同作用下,纖維素最終被水解成葡萄糖,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營養,同樣,也可以為人類所利用。【P27】

21.剛果紅染色法:剛果紅(Congo Red,簡稱CR)是一種染料,它可以與像纖維素這樣的多糖物質形成紅色複合物,但並不和水解後的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發生這種反應。當我們在含有纖維素的培養基中加人剛果紅時,剛果紅能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複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後,剛果紅—纖維素的複合物就無法形成,培養基中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P28】

22.分化:在植物的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都會出現穩定性的差異,形成這些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P32】

23.愈傷組織:是一種排列疏鬆而無規則高度液泡化的呈無定形狀態的薄壁細胞構成的組織。【P32】

24.脫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組織或細胞產生愈傷組織的過程,稱為植物細胞的脫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P32】

25.再分化:脫分化產生的愈傷組織繼續進行培養,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這個過程叫做再分化。【P32】

26.外植體:用於離體培養的植物器官或組織片段,叫做外植體。【P34】

27.花粉:是由花粉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而形成的單倍體生殖細胞。【P37】

28.胚狀體:科學家在胡蘿蔔根組織的單細胞懸浮培養液中發現,某些體細胞在形態上轉變為與合子發育成的胚非常相似的結構,它的發育過程也與合子胚類似,胚芽、胚根、胚軸等結構完整,就像一顆種子。科學家將這種結構稱做體細胞胚(somaticembryo)或胚狀體(embryoid)。【P38】

29.果膠:果膠是植物細胞壁以及胞間層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不溶於水。【P42】

30.果膠酶:果膠酶並不特指某一種酶,而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等。【P42】

31.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學反應的反應速度來表示。在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中,酶反應速度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中反應物的減小量或產物的增加量來表示。【P42】

32.固定化酶:酶固定在一種顆粒狀的載體上,再將這些酶顆粒裝到一個反應柱內,柱子底端裝上分佈著許多小孔的篩板。酶顆粒無法通過篩板上的小孔,而反應物溶液卻可以自由出入。生產過程中,將反應物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使反應物流過反應柱,與酶顆粒接觸,生成產物,從反應柱的下端流出。【P49】

3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包括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將酶分子或細胞相互結合,或將其結合到載體上)和物理吸附法。【P50】

34.PCR:PCR全稱為多聚酶鏈式反應,它是指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的實驗技術。【P58】

35.凝膠色譜法:也稱做分配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當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通過凝膠時,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容易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較長,移動速度較慢;而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無法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膠外部移動,路程較短,移動速度較快。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因此得以分離。【P64】

36.緩衝溶液:在一定範圍內,緩衝溶液能夠抵制外界的酸和鹼對溶液pH的影響,維持pH基本不變。緩衝溶液通常由1-2種緩衝劑溶解於水中配置而成。調節緩衝劑的比例就可以製得不同pH範圍內使用的緩衝液。【P65】

37.電泳:是指帶電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發生遷移的過程。許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離的基團,在一定的pH下,這些基團會帶上正電或負電。在電場的作用下,這些帶電分子會向著與其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移動。電泳利用了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的差異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狀的不同,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實現樣品中各種分子的分離。【P65】

38.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聚丙烯酰胺凝膠是由單體丙烯酰胺和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在引發劑和催化劑的作用下聚合交聯成的具有三維網狀結構的凝膠。蛋白質在聚丙烯酰胺凝膠中的遷移率取決於它所帶淨電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為了消除淨電荷對遷移率的影響,可以在凝膠中加入SDS。SDS能使蛋白質發生完全變性。由幾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複合體在SDS的作用下會解聚成單條肽鏈,因此測定的結果只是單條肽鏈的分子量。SDS能與各種蛋白質形成蛋白質-SDS複合物,SDS所帶負電荷的量大大超過了蛋白質分子原有的電荷量,因而掩蓋了不同種蛋白質間的電荷差別,使電泳遷移率完全取決於分子的大小。【P66】

39.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紅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負責血液中O2和CO2的運輸。血紅蛋白由四條肽鏈組成,每條肽鏈環繞一個亞鐵血紅素基團,此基團可攜帶一分子氧或二氧化碳。【P67】

40.透析袋: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纖維素(又稱玻璃紙)製成的。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進出,而將大分子保留在袋內。透析可以去除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或用於更換樣品的緩衝液。【P67】

41.水蒸氣蒸餾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後,混合物又會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根據蒸餾過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將水蒸氣蒸餾法劃分為水中蒸餾、水上蒸餾和水氣蒸餾。【P72】

選修三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願望,進行嚴格的設計,並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等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從而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由於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 重組技術。【P1】

2.黏性末端:限制酶在它識別序列的中心軸線兩側將DNA的兩條鏈分別切開時,產生的是黏性末端。【P5】

3.平末端:限制酶在它識別序列的中心軸線處切開時,產生的則是平末端。【P5】

4.質粒:是一種裸露的、結構簡單、獨立於細菌擬核DNA之外,並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很小的雙鏈環狀DNA分子。【P6】

5.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編碼蛋白質的基因,例如,與生物抗逆性相關的基因、與優良品質相關的基因、與生物藥物和保健品相關的基因、與毒物降解相關的基因,以及與工業所需用酶相關的基因等,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調控作用的因子。【P9】

6.基因文庫:將含有某種生物不同基因的許多DNA片段,導入受體菌的群體中儲存,各個受體菌分別含有這種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稱為基因文庫(gene library)。【P9】

7.部分基因文庫:只包含了一種生物的一部分基因,這種基因文庫叫做部分基因文庫。【P9】

8.基因組文庫:將某種生物體內的DNA全部提取出來,選用適當的限制酶,將DNA切成一定範圍大小的 DNA片段,然後,將這些DNA片段分別與載體連接起來,導入受體菌的群體中儲存,每個受體菌都含有了一段不同的DNA片段。也就是說,這個群體包含了這種生物的所有基因,叫做這種生物的基因組文庫。【P10】

9.cDNA文庫:如果用某種生物發育的某個時期的mRNA反轉錄產生的多種互補DNA (也叫cDNA)片段,與載體連接後儲存在一個受體菌群中,那麼,這個受體菌群體就叫做這種生物的cDNA文庫。【P10】

10.PCR:PCR是多聚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縮寫。PCR是一項在生物體外複製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通過這一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增目的基因。【P10】

11.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位於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所需要的蛋白質。【P11】

12.終止子:相當於一盞紅色信號燈,使轉錄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來。終止子位於基因的尾端,也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短片段。【P11】

13.標記基因:用來鑑別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的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就可以作為這種基因。【P11】

14.轉化: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並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transformation)。【P12】

15.農桿菌轉化法: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 (可轉移的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並且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的DNA上。根據農桿菌的這種特點,如果將目的基因插入到Ti質粒的T-DNA上,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進人植物細胞,並將其插入到植物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穩定維持和表達。【P12】

16.基因槍法(particlegun):又稱微彈轟擊法,是利用壓縮氣體產生的動力,將包裹在金屬顆粒表面的表達載體DNA打入受體細胞中,使目的基因與其整合並表達的方法。

17.花粉管通道法:是在植物受粉後,花粉形成的花粉管還未癒合前,剪去柱頭,然後,滴加DNA(含目的基因), 使目的基因藉助花粉管通道進入受體細胞。【P13】

18.感受態細胞:用Ca2+處理微生物細胞,使細胞處於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這種細胞稱為感受態細胞。

19.DNA分子雜交:將轉基因生物的基因組DNA提取出來,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標記,以此作為探針,使探針與基因組DNA 雜交,如果顯示出雜交帶,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體DNA中。【P14】

20.分子雜交:從轉基因生物中提取的是mRNA,同樣用標記的目的基因作探針,與mRNA雜交,如果顯示出雜交帶,則表明目的基因轉錄出了mRNA。【P14】

21.抗原-抗體雜交:從轉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的抗體進行抗原一抗體雜交,若有雜交帶出現,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質產品。【P14】

22.Bt毒蛋白基因:是從蘇雲金芽孢桿菌中分離出來的抗蟲基因。當害蟲食用含有轉基因的植物時, Bt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會進入害蟲的腸道,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能夠降解成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的、有毒的多肽。多肽結合在腸上皮細胞的特異性受體上,會導致細胞膜穿孔,細胞腫脹裂解,最後造成害蟲死亡。【P18】

23.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廣泛存在於植物中,它產生的抑制劑可與害蟲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結合形成複合物,從而阻斷或降低蛋白酶的活性,使昆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這種複合物還能剌激昆蟲分泌過量的消化酶,引起害蟲的厭食反應。【P18】

24.澱粉酶抑制劑基因:澱粉酶抑制劑基因產生的澱粉酶抑制劑可以抑制昆蟲消化道中的澱粉酶活性,使害蟲不能消化所攝取的澱粉,從而阻斷害蟲的能量來源。【P18】

25.植物凝集素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控制植物合成一種糖蛋白,這種糖蛋白可與昆蟲腸道黏膜上的某種物質結合,從而影響害蟲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P18】

26.乳腺生物反應器:科學家將藥用蛋白基因與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等調控組件重組在一起,通過顯微注射等方法,導入哺乳動物的受精卵中,然後,將受精卵送入母體內,使其生長髮育成轉基因動物。轉基因動物進入泌乳期後,可以通過分泌的乳汁來生產所需要的藥品,而稱為乳腺生物反應器或乳房生物反應器。【P21】

27.工程菌: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率表達的菌類細胞株系一般稱為“工程菌”。【P21】

28.干擾素:是動物或人體細胞受到病毒侵染後產生的一種糖白。由於干擾素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它是一種抗病毒的特藥。此外,干擾素對治療乳腺癌、骨髓癌、淋巴癌等癌症和些白血病也有一定療效。【P22】

29.基因治療:是把正常基因導人病人體內,使該基因的表達產物發揮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是治療遺傳病的最有效的手段。【P23】

30.複合型免疫缺陷症:是一種遺傳疾病。患者由於腺苷酸脫氨酶基因缺失,造成體內缺乏腺苷酸脫氨酶;而腺苷酸脫氨酶是人體免疫系統發揮正常功能作用所必需的,因此患者不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威脅。【P23】

31.體外基因治療:先從病人體內獲得某種細胞進行培養,然後在體外完成基因轉移,再篩選成功轉移的細胞擴增培養,最後重新輸入患者體內的治療方法。【P23】

32.體內基因治療:美國科學家利用經過修飾的腺病毒作載體,成功地將治療遺傳性囊性纖維化病的正常基因轉患者肺組織中。這種直接向人體組織細胞中轉移基因的治病方法叫做體內基因治療。【P24】

33.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叫做DNA芯片,寡核苷酸芯片,或DNA微陣列。基因芯片是通過微加工技術,將數以萬計、乃至百萬計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基因探針),有規律地排列固定於2cm2的硅片、玻片等支持物上,構成的一個二維DNA探針陣列,與計算機的電子芯片十分相似,所以被稱為基因芯片。基因芯片主要用於基因檢測工作。科學家讓芯片上成千上萬的探針分子,與被檢測的帶有標記的基因樣品,按鹼基配對原理進行雜交。然後,通過熒光檢測系統對芯片進行掃描,再利用計算機系統,對每一探針上的熒光信號進行比較和檢測,從而迅速得出所需要的信息。【P25】

34.蛋白質工程: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係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製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求。【P27】

35.細胞工程:是指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細胞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願來改變細胞內遺傳物質或獲得細胞產品的一門綜合科學技術。【P31】

36.脫分化:讓已經分化的細胞,經過誘導後,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而轉變成未分化細胞的過程。【P33】

37.愈傷組織:在植物中,一些分化的細胞,經過激素的誘導,可以脫分化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進而形成植物的愈傷組織。【P33】

38.全能性:具有某種生物全部遺傳信息的任何一個細胞,都具有發育成完整生物體的潛能,也就是說,每個生物細胞都具有全能性。【P33】

39.植物組織培養:是在無菌和人工控制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在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 給予適宜的培養條件,誘導其產生愈傷組織、叢芽,最終形成完整的植株。【P36】

40.植物體細胞雜交:植物體細胞雜交(plant somatic hybridization)就是將不同種的植物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並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技術。【P37】

41.微型繁殖:人們把用於快速繁殖優良品種的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叫做植物的微型繁殖技術,也叫快速繁殖技術。【P38】

42.脫毒苗:植物分生區附近(如莖尖)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莖尖進行組織培養,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帶病毒,從而獲得脫毒苗。用脫毒苗進行繁殖,種植的作物就不會或極少感染病毒。【P38】

43.人工種子:利用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製造出了神奇的人工種子。所謂人工種子,就是以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胚狀體、不定芽、頂芽和腋芽等為材料,經過人工薄膜包裝得到的種子。【P39】

44.胚狀體:是指在組織培養過程中, 在植物組織塊或愈傷組織上產生的一種結構,它與正常受精卵發育形成的胚有類似的結構和發育過程。其不同的發育階段,也可以用正常胚發育中各個時期的術語來描述,如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魚雷形胚等。【P40】

45.單倍體育種:通過花葯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染色體加倍後當年便可得到穩定遺傳的優良品種。【P40】

46.突變體:在作物育種中,可以對植物的愈傷組織進行化學或物理的誘變處理,促使其發生突變,再通過誘導分化形成植株。從這些植株中篩選出高抗、高產、優質的突變體,就可以培育成新品種。【P40】

47.動物細胞培養: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後,放在適宜的培養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P44】

48.細胞貼壁:用培養液將分散的細胞稀釋製成細胞懸液,再將細胞懸液放入培養瓶內,置於適宜環境中培養。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稱為細胞貼壁。【P44】

49.接觸抑制:培養的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數量不斷增多,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象稱為細胞的接觸抑制。【P45】

50.原代培養:人們通常將動物組織消化後的初次培養稱為原代培養。【P45】

51.傳代培養:貼滿瓶壁的細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處理,然後分瓶繼續培養,讓細胞繼續增殖。這樣的培養過程通常被稱為傳代培養。【P45】

52.無血清培養基:無血清培養基是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一些已知的促進細胞生長和增殖的物質。【P46】

53.合成培養基:將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按其種類和所需數量嚴格配製而成的培養基,稱為合成培養基。【P46】

54.核移植:動物核移植是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已經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組併發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育為動物個體。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動物稱為克隆動物。【P47】

55.動物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融合後形成的具有原來兩個或多個細胞遺傳信息的單核細胞,稱為雜交細胞(hybrid cell)。【P52】

56.滅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使病毒或細菌失去感染能力,但是並不破壞這些病原體的抗原結構。【P52】

57.生物導彈:抗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跟放射性同位素、化學藥物或細胞毒素相結合,製成“生物導彈”,注入體內,藉助單克隆抗體的導向作用,能將藥物定向帶到癌細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殺死癌細胞。這樣既不損傷正常細胞,又減少了用藥劑量。【P54】

58.胚胎工程:

指對動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進行的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技術,如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幹細胞培養等技術。【P59】

59.排卵:卵子從卵泡中排出的過程。【P63】

60.受精:是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過程。【P63】

61.獲能:在多種動物中,進入雌性動物生殖道的精子雖然運行的時間不長,但必須經過這一時段才能與排出的卵子受精。也就是說,剛剛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與卵子受精,必須在雌性動物生殖道發生相應的生理變化後,才能獲得受精能力。【P64】

62.放射冠:放射冠是包圍在卵子透明帶外而的卵丘細胞群,精子所釋放的頂體酶可直接溶解卵丘細胞之間的物質,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P64】

63.透明帶反應:穿過放射冠的精子立即與透明帶接觸,頂體酶隨後將透明帶溶出一條孔道,精子借自身運動穿越透明帶,並接觸卵細胞膜。在精子觸及卵細胞膜的瞬間,會產生阻止後來的精子進入透明帶的生理反應,這個反應稱做透明帶應,它是防止多個精子進入透明帶,引起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P64】

64.卵細胞膜反應:精子入卵後,卵細胞膜會立即發生一種生理反應,拒絕其他精子再進入卵內,這種生理反應稱做卵細胞膜反應。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P65】

65.卵裂期:胚胎髮育的早期有一段時間是在透明帶內進行的,這一時期稱為卵裂(cleavage)期。【P66】

66.桑椹胚:當胚胎細胞數目達到32個左右時,胚胎形成緻密的細胞團,形似桑椹,叫做桑椹胚(morula)。【P66】

67.囊胚:隨著胚胎的進一步發育,胚胎的內部出現了含有液體的囊腔——囊胚腔,這個時期的胚胎叫做囊胚(blastula)。【P67】

68.內細胞團:囊胚期聚集在胚胎一端,個體較大的細胞,稱為內細胞團(inner cell mass, ICM),將來發育成胎兒的各種組織。【P67】

69.滋養層:沿透明帶內壁擴展和排列的、個體較小的細胞,稱為滋養層細胞,它們將來發育成胎膜和胎盤。【P67】

70.孵化:囊胚進一步擴大,會導致透明帶的破裂,胚胎從其中伸展出來,這一過程叫做孵化(hatching)。【P67】

71.原腸胚:囊胚孵化後,再進一步發育,內細胞團表層的細胞形成外胚層,下方的細胞形成內胚層。這時的胚胎稱為原腸胚(gastrula),由內胚層包圍的囊腔叫做原腸腔。【P67】

72.試管動物技術:試管動物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並通過培養髮育為早期胚胎後,再經移植產生後代的技術。【P69】

73.超數排卵:超數排卵處理的做法是給供體注射促性腺激素,使一頭母畜一次排出比自然情況下多幾倍到十幾倍的卵子,用於體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養。【P69】

74.培養法:對齧齒動物、家兔和豬等動物的精子獲能的方法,即將取自附睪的精子,放入人工配製的獲能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後,精子就可獲能。【P71】

75.化學誘導法:對於牛、羊等家畜的精子獲能的方法,即將精子放在一定濃度的肝素或鈣離子載體A23187液中,用化學藥物誘導精子獲能。【P71】

76.胚胎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體內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P74】

77.供體:胚胎移植技術中,提供胚胎的個體成為“供體”(doner)。【P74】

78.受體:胚胎移植技術中,接受胚胎的個體叫“受體”(recipient)。【P74】

79.衝卵:配種或輸精後第7天,用特製的衝卵裝置,把供體母牛子宮內的胚胎沖洗出來。【P77】

80.胚胎分割:胚胎分割(embryo splitting)是指採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經移植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的技術。【P78】

81.胚胎幹細胞:簡稱ES或EK 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P80】

82.X精子與Y精子分離技術: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高出4%左右。根據這一差異,科技人員採用一種能夠對流動的細胞進行分類檢測的儀器,對X精子和Y精子進行分離,其準確率可達90%以上。隨著分離技術的發展,分離效率也逐步提高。【P82】

83.SRY-PCR胚胎的性別鑑定技術:它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方法,也是現階段進行胚胎性別鑑定最準確和最有效的方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先從被測胚胎中取出幾個細胞,提取DNA,然後用位於Y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鹼基作引物,用胚胎細胞中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最後用SRY特異性探針對擴增產物進行檢測。出現陽性反應者,胚胎為雄性;出現陰性反應者,胚胎為雌性。這種方法準確率高達90%以上。【P83】

84.實質性等同:“實質性等同”是指在轉基因農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沒有發生改變,就可以認為與天然品種“沒有差別”,因此不必再進行安全性檢測。【P89】

85.治療性克隆:從胚胎中取出幹細胞用於醫學研究和治療。【P95】

86.生殖性克隆:出於生殖目的的使用克隆技術在實驗室製造人類胚胎,然後將胚胎置入人體子宮發育成胎兒或嬰兒的過程。

87.設計試管嬰兒:是指將體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體孕育前,根據人們的需要,將胚胎的一個細胞取出,進行基因檢測,當檢測結果符合人們需要時,再把胚胎植入母體孕育。

88.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對已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對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並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P105】

89.石油農業:“石油農業”是指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機械的農業生產方式。由於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氣等作為原料或動力而得名。【P108】

90.生態經濟:是通過實行“循環經濟”的原則,使一個系統產出的汙染物,能夠成為本系統或者另一個系統的生產原料,從而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而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態工程。【P108】

91.無廢棄物農業:通過枳極種植能夠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機物質,包括人畜糞便、枯枝落葉、殘羹剩飯、河泥(圖 5 - 2)、炕土、老牆土以及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等,採用堆肥和漚肥等多種方式,把它們轉變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實現了土壤養分如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循環利用。【P109】

92.環境承載力:是指某種環境所能養活的生物種群的最大數量。【P112】

93.青貯:是指在玉米等作物沒有完全成熟時,將果穗和秸稈一起收穫切碎,通過厭氧發酵成為牛羊優質的青飼料。【P116】

94.氨化:

是指利用氨水或氮素化肥處理稻麥秸杆,使之軟化適口,提高其作為飼料的營養價值。【P116】

95.小流域:是指河流各級支流的集水區域(面積一般在3-50 km2)。這些區域往往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方。【P118】

96.九子登科:山頂戴帽子(封山育林),山腰繫帶子(還林還草,減少徑流),坡地修臺子(坡地改梯田種植作物),地埂鎖邊子(種植作物保護地埂),荒地荒溝栽苗子(營造薪柴林),山腳種果子(種植果園),溝底穿靴子(各種攔戴壩、堤,攔蓄泥沙),見縫插針釘釦子(利用零星地種植林果),秋田蓋罩子(覆蓋地膜等保土耕作措施)。【P118】

97.溼地:溼地是地球上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水域和陸地的自然過渡形態。溼地被譽為地球的“腎臟”,具有蓄洪防旱,調節區域氣候,控制土壤侵蝕,自然淨化汙水,為遷飛的鳥類和多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圖5-14),以及為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的環境等功能。【P121】

98.溼地生態恢復工程:溼地生態恢復工程就是採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如廢水處理、點源和非點源汙染控制、土地處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種的引進種植等,使受到干擾的溼地得以恢復。在溼地的周圍,還應建立緩衝帶,以儘量減少人類的干擾,使溼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P121】

99.點源汙染:是指能夠找到具體汙染來源的汙染,如下水道、工廠排汙口等。【P121】

100.非點源汙染:是指不能準確確定汙染髮源地的汙染,如農田施用農藥、化肥對地表和地下水造成的汙染。【P1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