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01

我和李晓彤是发小加同学,我俩住同一栋楼,从小学到高中,在同一个班。


按理说,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啊。


表面上,我把晓彤当最好的闺蜜,她也倍加珍惜我们的友谊。


但在心底,她一直是我的假想敌。


02

我有自己的苦衷,我们本是同年同楼生的孩子,可原生家庭却大相径庭。


晓彤爸妈都是老师,在同一所学校教书。


他们家明明有两辆自行车,可不论上班、下班或者出去玩,晓彤爸总是用自行车载着她妈。


两个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永远笑得春风和煦。


后来有了晓彤,晓彤坐在车前座,妈妈坐在车后座。


自行车载着一家三口,轻快驶过街道的样子,是邻居们眼中的一道风景。


03

但我家不一样。


我爸是工人,妈妈是家庭妇女。


我爸最大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和工友们一起喝酒,吆五喝六,吵得四邻不安。


最尴尬的是,喝醉的他要么跟我妈吵架,要么跑到楼下,在大庭广众下耍酒疯。


街坊四邻平时看到晓彤爸妈,老远就会打招呼,尊重有加。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可是,看到我爸妈,尤其是我爸,人家是能躲就躲,不然就是敷衍而过。


同样地,我和晓彤一起手拉手去上学,邻居见了,会夸晓彤的辫子梳得好,裙子漂亮。


而我,灰头土脸地站在一旁,像个陪衬。


我不止一次的要求妈妈帮我编头发,买件新衣服。


得到的却是父母的指责讽刺:“你什么家庭没点数吗?好的不学,也不照照镜子,你能比得过人晓彤吗?”


04

父母的话,没有让我认命,反而激起我强大的好胜心。


既然拼不了爹,那就拼自己。


晓彤的学习有父母的双重辅导,我没有,那就自己暗下功夫。


晓彤喊我下楼玩,我每次都痛快答应,但玩着玩着,我就溜回家学习了。


晓彤作文写的好,秘诀是他们家的书多,于是,我豁出自尊心,拿她家当图书馆,有时去她家看书,有时借回来。


因此,我们的成绩一直不相上下。


这给了我无比信心——只要肯努力,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小心思,我完全可以跟李晓彤平分秋色。


05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比第三名的晓彤多了18分!


为此,我兴冲冲的回家向父母邀赏。


我爸照例醉醺醺的,看都不看成绩单,大大咧咧地说:“考的好有什么用?你憋着气跟人家晓彤比,有什么可比的?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要饭,人家都比你要得多,要得好。”


还有什么比被亲生父亲贬低更扎心的伤害?


泪水在我眼睛里打转,满腹的委屈、不甘全都转化为对晓彤的怨恨。


我对自己说:这辈子,必须要比李晓彤过得好!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06

我俩照旧每天出双入对,她心无城府地跟我分享所有学习资料。


而我呢,学习资料照单全收,但我让表姐买的题库,却自己悄悄的做。


终于,高考时,我完胜李晓彤。


那一年,我以比她高出28分的成绩,考进上海一所985院校,学习建筑设计。


而晓彤呢,去了厦门一所大学,被调剂到冷门的“社会学”专业。


07

为此,我爸大摆谢师宴,请我高中老师及亲朋好友和邻居们吃饭,当然包括晓彤一家。


喝醉的爸爸拉着晓彤爸的手,激动的语无伦次,大意是:“我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跟你平起平坐,没想到祖坟冒青烟,生个姑娘这么争气,居然比你家学霸考得还好……”


晓彤爸妈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难堪,而是用欣赏的眼神看着我说:“小娟聪明懂事,是咱们小区的骄傲。”


晓彤则送给我三本厚厚的书:《 建筑空间组合论 》、《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都是英文原著,是她托在美国的小叔帮忙买的。


这一家三口,言辞得体,祝福真诚,看不出丝毫的嫉妒,令我拼了18年的胜利,大打折扣。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08

大学毕业,我和晓彤双双回到成都。


我拿着不菲的年薪,嫁了一个生意人,住进豪宅,生了个儿子后,老公又给爸妈买了一套位于中心市区的商品房。


晓彤在一所非重点初中当政治老师,嫁给了一位外科医生。


不幸的是,他们的女儿颜颜在三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


至此,无论是父母、家庭、事业,还是人生,晓彤已跟我没有任何可比性了。


09

虽然我爸不管走到哪里,依然酗酒,如今还添了吹牛的毛病。


我妈呢,最大的爱好除了占小便宜,就是跟我爸吵架。


老公根本不敢指望他们帮忙带小孩,宁愿掏钱让闲得冒烟的他们,四处游玩。


只是,给他们报旅行团,必须报一次换一个——他们永远是团里最遭人嫌弃那一对。


至于他们对我,从前是各种贬低,如今是言听计从的讨好巴结。


无论如何,他们也算实现了理想,过上了有钱有闲的晚年生活。


倒是晓彤爸妈这对浪漫伉俪,晚景堪忧。


为了方便照顾外孙女,他们让晓彤夫妻搬回去同住,一家五口挤在那套老旧的房子里。


从前那么潇洒的一对夫妻,如今,所有的财力与精力都耗在孩子身上了。


10

最让我叹服的,是他们一家对孩子的态度。


当年,晓彤是怎样被富养的,如今的颜颜,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天,姥姥会给她梳不同的辫子,穿着漂亮的裙子,给她听舒缓的音乐,为她做肢体按摩复健。


只要天气允许,上午十点,两位老人会准时带颜颜去公园,拿着动植物百科全书,带她认识大千世界。


而晓彤呢,朋友圈里全是她的颜颜:颜颜会喊妈妈了;颜颜听音乐时可安静了;颜颜看《环球历险记》时,居然哭了……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11

甚至,连我们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晓彤也会带着颜颜。


她希望颜颜多接触人群,也被更多人接受。


就连晓彤的老公去国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也千辛万苦地把颜颜带在身边。


晓彤截图转发了她老公的朋友圈。


上面写道:女儿,无论爸爸去哪里,都要你作伴,被你眼睛看过的世界,才是爸爸眼里最美的风景。


就这样,这个星星的孩子,被一家人的爱宠成了天使。


12

事实上,生活不顺的晓彤反而让我有了更亲近她的愿望。


或者说,她的遭遇让我们的友谊变得更加纯粹了。


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当然,我的关心里,不乏炫耀的成分。


我的宝马时常载着儿子,呼啸着开进儿时的胡同,里面装着我给颜颜买的各种名牌衣服和玩具。


儿子第一次去还有些不情愿,但很快他就乐不思蜀了。


他尤其喜欢听晓彤爸给颜颜讲绘本,每次听完都意犹未尽,还跟晓彤爸商量:“姥爷,能不能把这本《不一样的卡梅拉》借我看看?”


几次之后,他开始主动请缨,给颜颜读绘本。


读完一遍后,颜颜会用手指点点书,儿子立刻会意,又读一遍……


13

从前,很不喜欢看书的儿子,渐渐喜欢上了读书。


这个在家唯我独尊的小霸王,每次到晓彤家,秒变优雅少年,爱读书,说话细声细气,追着晓彤爸妈叫“姥爷”“姥姥”,比叫自己亲姥姥姥爷都甜。


外出时,他也会主动走在颜颜身边,有人问,他就特别自豪地介绍:“这是我妹妹,她可棒了,读过上千本书……”


我带着儿子接触颜颜,本意是想让他懂得珍惜健康,和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谁料,他轻易被收编,成了颜颜一家的粉丝。


他甚至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能有颜颜那样的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那么慈爱,那么温柔。


年少的我,曾经怎样羡慕晓彤,如今的儿子,就怎样羡慕颜颜。


只是,我的羡慕里掺杂了更高浓度的嫉妒,但儿子没有。


14

2018年夏天,晓彤爸爸胆囊手术入院。


她老公用那双平时拿手术刀的手,帮病床上的岳父打开塞露,为其接屎接尿。


晓彤爸窘迫极了。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可她老公递过去一本书,说:“爸,您就当在家里的马桶上,想蹲多久蹲多久。”


此时,我和老公恰好来探视,看到这一幕,心里感慨良多。


事后,我问老公:“如果我爸妈病了,你能做到像他那样吗?”


老公足够诚实地回答:“说实话,做不到,因为你爸妈跟晓彤的爸妈没法比。”


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


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些年,我努力往里填,却怎么也填不满。


时至今日,我仍无比渴望来自外界的认可,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幸福。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我和闺蜜比了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