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齊公筷公勺,上新“位上菜”滬上餐飲業積極推進分餐制

配齊公筷公勺,上新“位上菜”滬上餐飲業積極推進分餐制

圖說:分餐制有助於餐飲業復甦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餐桌上擺好了醒目的公筷公勺,搭配好的勺子、叉子和筷子隨餐上桌,服務人員主動提供分派菜品的服務……無論是硬件上的公筷公勺,還是軟件上的菜品調整、服務流程,本市多家餐飲企業均已主動調整,大部分顧客更是積極配合。而在特殊時期,避免“眾筷交匯”的分餐制不但更加安全,也提升了消費者在外用餐的放心程度,有助於餐飲業復甦。

  隨餐公筷成為標配

  紅色長筷上印著“公筷”二字,不鏽鋼的公勺閃閃發光,還有專門的架子來擺放,在光明邨田林店,醒目的公筷公勺一桌一份,和顧客自用的黑色筷子相比反差巨大。而每一道上桌的熱菜、湯羹也會隨餐附上一雙筷子、叉子或者勺子,於無聲中提醒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來取餐。

  “我們也會主動詢問客人,是否需要服務員來分餐。”光明邨田林店負責人表示,這段時間,選擇分餐的顧客明顯增多了。“包房客人和大桌客人更容易接受服務員的主動分餐,家庭聚會和小桌客人一般不太需要,但我們也會提醒他們使用公筷公勺。”

  南京西路上的恆悅尚品也增加了公筷公勺的數量。“過去只在桌面上擺放公筷公勺,但現在無論是冷菜、熱菜還是湯羹、點心,只要是大份菜,都會在菜品上桌後襬放公筷公勺,既安全衛生,也不影響整體擺盤。” 恆悅尚品上海展覽中心店經理張穎丹告訴記者,上菜後服務員也會徵得顧客同意後,在邊桌上分餐。

配齊公筷公勺,上新“位上菜”滬上餐飲業積極推進分餐制

  分餐制助力餐飲業回暖

  為了推進分餐制,餐飲企業在菜品開發、配餐模式上下了功夫,更表示要對照分餐制“上海標準”再做改進。

  “過去菜單上比較多的是整條烹飪的魚,最近我們新上了一道幹煎野生小黃魚,一人一條很好分,還有一人一盅的鱈魚、蟹粉獅子頭等。”光明邨田林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本一大鍋的玉米山藥排骨湯,也將在新菜單上變為一人一盅。

  “以前我們的菜單上都是大菜,只有5%是位菜。發生疫情後,緊急調整菜單,3月2日餐廳復工的第一天,就推出了三套不同價位的位上菜。” 張穎丹告訴記者,目前七八成的顧客都會選擇位上菜,已經成為了店裡的消費主流。“擺盤好看又安全衛生,顧客的接受程度很高。”

  她說,過去餐廳也曾推出類似的套餐,但很多客人更喜歡點大菜,覺得桌子上放滿菜餚很有面子。但如今分餐制漸成新風尚,即便疫情過去了,餐廳也會保留位上菜。

  事實上,分餐制的推而廣之有效地推動餐飲業回暖。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下,消費者一度不敢在公共場合就餐,這對於靠客流生存的餐飲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創。推行分餐制,一定程度上能打消食客的疑慮,在保障食客安全就餐的同時,也為餐飲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