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让自家娃远离游戏的狠招:把游戏变成学习任务

你知道吗?


马云也曾经因为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而苦恼过, 据说啊,当年阿里公司内部开会讨论公司项目方向的时候,有人提出要进军游戏市场,但是,被他坚决否掉了。他说,我就因为我自己的孩子因为游戏上瘾而头疼,我不愿做让家长厌烦的产品的。


马云让自家娃远离游戏的狠招:把游戏变成学习任务

当时,他还得意地分享了一个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游戏,他用的一个狠招。


他直接给了孩子1000块钱,并且给他设定了一个目标,,然后把他推进了网吧,说没有完成任务,别出来,结果,他家娃真在网吧里熬了三天两夜,吃住都在网吧,但是始终没能完成任务,最后熬不住了,给爸爸打电话,说来接我吧。


后来,他果然没怎么碰游戏了。


想想,我们让孩子每天七点起床,就开始玩游戏,中间只能休息10分钟,到12点,吃中饭,然后再休息10分钟后,就继续玩到晚上七点半,然后我们还要在旁边絮叨,你看别人家的孩子玩得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如果孩子想干点其他事,你就说他,你这是不务正业啊,你的正事是打游戏啊。


你看,如果我们这样来对待游戏,你家孩子还会打游戏吗?


为什么游戏的魅力那么大,是孩子天生爱游戏而不爱学习吗?


其实没有孩子不爱学习,他们从一出生就在学习技能,努力适应这个世界,只是,慢慢被磨灭了。但是我们来看看游戏,它却能让你重新燃起对胜利的渴望。


马云让自家娃远离游戏的狠招:把游戏变成学习任务


你可能不知道,往往一款游戏,有上百个优秀的游戏设计师,这样的游戏设计师,在大学会要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美学,投入无数的精力,在后面做精心的设计,每一个细节设计,每一个音效效果,每一个字的字体颜色,都会要花上很长时间去思考,是不是能让玩家感受更好一点,开心一点。


一个好的游戏,往往有三个吸引玩家的要素。


1、难度有精心的调试,让玩家有胜任感。

在游戏里,孩子是不怕失败的。因为游戏的难度是被设计师做过精心的调试的,游戏的目标往往不会太难,但是也不会太容易,往往是需要你掂一踮脚就能够着的,会让玩家感觉自己虽然败了后,但是我稍微努力一下,就会做得更好。而每次成功,都会让孩子愿意往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去突破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这会让我们的孩子有胜任感,而不像我们扔给孩子的一篇作文,今天必须写完,但是作文的难度太大,孩子一头蒙,怎么来写呢?所以他会因为觉得自己写不出来,而迟迟不能缴作业啊。


2、及时反馈,以正向反馈为主,让玩家有价值感。

常常,游戏中的失败,变成一种乐趣。如果你失败了,游戏语音会提醒你,加油,所以,孩子在游戏中失败了,会迫不及待想要再来一次,他会感觉,我再努力一点点,就能够成功。不会被评价说,你能不能认真点?你笨吗?你就不能有个好习惯吗?


而如果你成功了,游戏里会鼓励你,速度再快一点,就能超过某某某了,或者,amazing。你看,感觉是不是很棒?

这让孩子很有成就感,价值感。


3、引导进入心流状态,让玩家有自主感。

往往一款好的游戏,能让孩子玩得忘我,因为游戏的所有设计是会让你感觉到舒服流畅的,体验感觉很好,在游戏里面,自己才是主导者,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是自己在操控,有自主感,而不是有人在旁边叮咛,你该起床了,你该睡觉了,你该吃饭了,你该写作业了,你该运动了……


马云让自家娃远离游戏的狠招:把游戏变成学习任务


再来回观,我们呢?我们是怎么去促进孩子学习的?


所以,家长们,如果你没有精心地设计过你的语言,你的方法,你的孩子爱游戏而不爱学习,不是理所当然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设计师好好学习?


马云为了让孩子远离游戏,反其道而行之,把我们督促孩子学习的方式用在了督促孩子的游戏上,效果非凡,如果,我们再把游戏的精髓用在让孩子的学习上,孩子是不是会爱上学习像爱上游戏一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