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感冒是小儿常见疾病,但是小儿感冒后身体会出现外寒内热的情况,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小儿感冒多因感受内外邪中医认为,小儿感冒主要是在内邪与外邪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内邪是肺热(肺火,热极则为火),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上火”;外邪就是外感风寒之邪,就是通常所说的“受凉”。

肺主皮毛,肺部的火热之邪原本可通过毛窍随汗液等散发出去,一旦感受风寒之邪,毛窍因寒邪而闭塞,肺部热邪不能散发,越积越重,这样就形成了感冒最常见的类型——寒包热证,即外寒内热。在整个感冒的发生过程中,“上火”(肺热)是根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预防小儿感冒要从清除肺热着手。

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小儿肺热常见7表现

以下7种情况,出现2种或者2种以上,就提示小儿体内火热证已经存在,如果不及时清除热邪,感冒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1.眼屎:早晨起床后,小儿的眼睛睁开困难,睫毛被分泌物所粘连。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就是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

3.咽痛: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4.口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红艳艳的。

5.舌尖红: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有的儿童还可有舌尖或舌体的溃疡。

6.地图舌: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一块块的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热极伤阴所致)。

7.大便干硬,大便臭: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1次大便或数日1次,有的干结如羊屎,呈圆球状。这些儿童的大便都有特别浓的臭味。

中成药+凉茶,清除肺热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肺热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中成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大便的情况、舌质舌苔的变化、口唇的颜色变化等,及时发现孩子是否上火,是否有肺热。当孩子症状较明显或较重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中成药。

清除肺热最常用的药物有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七珍丸、王氏保赤丸;此外,还可选用黄连上清片和防风通圣丸等。

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凉茶:清除肺热可以喝一些凉茶,比如用苦丁茶、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熬水喝。

方药:麦冬、生地、玄参各30克,罗汉果1个,冰糖2块,煎水500毫升,代茶饮,1次/天,1次/剂。该药方有清热解毒、通便的功效,口感佳,故十分适用于小儿预防感冒。

生活护理:尽量多给孩子喝温开水,水能制火,促进排尿,使火热之邪快速排出体外。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可暴饮暴食,否则极易发生食积,导致积热加重。

此外,应禁止食用助火的食物或者药物,例如:狗肉、羊肉、海胆、膨化食物、榴莲、辛辣食物、烧烤、海参、中药人参等,一旦食用以上食物或者药物,就是火上浇油,会导致体内邪火更加旺盛。

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发热护理:小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以小儿感冒的最常见体表症状为发热。

  • 如果一般性发热,不用着急退热, 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例如:退热贴、凉水带等,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
  • 一旦小儿体温近38℃,可以选用中药退烧药物,如小儿热速清或者羚羊角口服液等。
  • 当体温>38℃后,可以选用西药退烧,如百服宁、泰诺林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应用退烧药物只能在短期内退烧,药效周期一过,会出现反复,该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退烧药物只会缓解发热,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发热的感染因素。

作者:凉山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杨逆

来源:《家庭医药》

预防小儿感冒,从清肺热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