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女王"徐静蕾的成功秘笈:"从19岁开始,没断过男朋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才华横溢北方佳人,所有擦肩而过的男子都不禁为她一见倾心,只是美人难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南国也有一位美丽俏佳人,国色天香,而世俗却轻视这样的貌美如花,那她皓齿微起的笑容又是为了谁?

形象清丽、人淡如菊、芳雅似兰一直是徐静蕾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标签,更是一位不老女神,关于她的所有故事也都像谜团一样深不可测。"我无所谓你管我叫什么,爱叫什么叫什么,因为我也不能改变你对我的看法,而这些词也不可能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从不活在别人眼光中的徐静蕾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这一番《圆桌派》上的言论再一次将这位坦率真诚而又深刻热烈的文艺女青年推上了热搜。徐静蕾似乎是娱乐圈里透明一般的存在,但是只要她一有风吹躁动,娱乐圈必定会因为她大费篇章。

早年徐静蕾

徐静蕾出生于北京三里屯附近的居民区,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她还有个弟弟。1974年出生的徐静蕾,小时候并没有光芒万丈的名号和自信,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还又瘦又黑。

虽然不喜欢写字,但是徐静蕾还是拗不过父亲的逼迫去了少年宫学习书法,并且还要每日在父亲的严苛要求下背诵唐诗。但也正是因为父亲的严格教育,徐静蕾靠着优秀的书法专长,被保送去了北京朝阳区的一个中学,只是后来的徐静蕾并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中戏舞美系和工艺美院,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开始了自己作为演员和导演的生涯。关于以后的一切,徐静蕾在当时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京圈女王"徐静蕾

如果要说谁是徐静蕾一生的贵人,那不得不提赫赫有名的作家王朔。第一次和王朔见面时,徐静蕾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大二的在读学生,而王朔在北京的文艺圈早已风生水起

,认识诸多有名的导演和编剧,人脉是王朔在这个圈子里的通行证。

虽然当时的王朔已有家室,但是徐静蕾浑身散发的文艺气息却深深令这个男人着迷,在他的心里,从小就喜欢摇滚的徐静蕾是北京范儿最正的,不修边幅和邋遢的帅气是最令王朔着迷的地方。王朔不喜欢每天描眉画眼的美女,因此清新淡雅的徐静蕾更是深得他心。

对于徐静蕾,王朔给予她的是

十二分的肯定:"在北京这块儿,刘索拉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写字、唱曲儿不在话下;王菲则是六十年代的代表;至于七十年代,我希望这个人是徐静蕾。"

王朔做到了,徐静蕾真的成为了七十年代的"京圈女王",只是王朔为了徐静蕾竟然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把妻子女儿都送去了美国。凭借着高质量的人脉圈,王朔将徐静蕾介绍给了赵宝刚导演,于是徐静蕾就带着自己的成名作《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成了娱乐圈一大花旦,就连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是王朔亲自在幕后支持的一部大制作。

身边男人不断

徐静蕾现在已经47岁却依旧没有结婚,但是她却拥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爱情",现男友黄立行支持徐静蕾的所有特立独行,支持她的不婚主义,支持她的任性行为,在相爱的这些年里更是没有出过一点点出轨的新闻。

将近中年的徐静蕾没有被一丝"中年演戏危机"所干扰,开挂的人生,徐静蕾没有任何可以教授他人的成功之道,如果非要说,那应该就是她能够在不断收获爱情的同时,用美好的爱情成就自己,她的每一个前任都是她最亲密的朋友,单这一点,就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心态与气度。

王朔和徐静蕾的恋情是肯定不被外界祝福的,但是他们却在一起了很长时间,不顾一切的相爱着,15岁的年龄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但是徐静蕾和王朔却成了最好的伙伴,王朔也尽自己所能不断地给予徐静蕾事业上的帮助。

亲人一般的相处模式,是现在任何一对普通的分手后的前任都无法做到的极度体面。王朔更是表示自己愿意在死后将所有的钱都留给徐静蕾,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与徐静蕾之间的感情是一种无法衡量的特殊存在,云淡风轻的呵护就是最好的结束

在徐静蕾正式出道后,有两个男人曾经和她正经传过绯闻,一个是将她绿了的黄觉,还有一个就是到现在还在陪着她的黄立行,这只是正经传过绯闻的,毕竟连徐静蕾自己都

嘲讽自己的成功说:"我从十九岁开始,就没断过男朋友。"如果当初没有遇到贵人王朔,可能她离成功还差一点吧?

徐静蕾的第二段感情也是插足别人,在张亚东已有女友的前提下,依旧牵手张亚东行走在北京的街头。之后更是有王学兵、韩寒、黄觉等人的前仆后继,上演了真实版的"男人如衣服"。

徐静蕾是一个不定心的人,自由洒脱就是形容她的一个褒义词,除了换男人如衣服,她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更是日新月异,从开始的演员到后来的导演,期间甚至还做了老师,徐静蕾都没有停止自己的新尝试,"爱玩"是她的个性,她和黄立行的合拍之处也正是黄立行如出一辙的追求独立个性。

"京圈女王"徐静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极度的女权主义者,所以即使大家有些佩服她的一切,也没有愿意去不顾一切的模仿她,因而也就构成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她,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切,只要是开心幸福的,就没有任何标准。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不被世俗认可的美貌,皓齿微起的笑容只为了自己和懂自己的人。

文/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