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鮑毓明的案件在新聞媒體的報道中更加撲朔迷離,原本在南風窗的報道中,《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兒三年,揭開這位總裁父親的"畫皮"》中的惡人,在最新的報道中,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媽媽和貪財不得、報警報復的14歲女孩。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網絡上也口誅筆伐地開始聲討李星星的媽媽,覺得李星星咎由自取,覺得女孩的媽媽罪不可赦,應該被判刑,很多的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她的媽媽會把不滿14歲的女孩送人?母愛去哪裡了?哪一個媽媽不是愛自己的孩子?

可是,大千世界,很多人的心理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她們的成長經歷,也想象不到一個媽媽會把自己未滿14歲的女孩送養別人。

還記得《安家》中潘貴雨嗎?不僅想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還用虐待和敲詐捆綁了房似錦的一生。不給女兒吃飽,隨時棍棒伺候,不讓女兒上學,女兒好不容易在城市有了穩定的工作,就開口閉口100萬地要錢,甚至跑到單位門口叫囂:不給錢,就讓你身敗名裂。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我不知道潘貴雨的成長經歷是什麼樣的,才會如此喪心病狂地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可是,潘貴雨的童年和成長經歷肯定是悲慘的,才有了她今天的慘劇-虐待自己的孩子。

所幸的是,房似錦遇到了徐文昌,才讓她的人生有了溫度,開始關懷員工,每天給小樓買早餐……

還記得“哭聲免疫法”的心理學家華生嗎?他的悲慘也源於他成長經歷中的悲慘,不僅禍害自己,還禍害了三代人。

一、華生一生成就裴然,但3個孩子都是抑鬱症患者,一個自殺,一個流浪

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的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獨立睡眠法風靡全世界。時至今日,還在一些父母的圈子中流傳,誤導了很多的父母。

他在《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書中講道:要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得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儘量不要親吻和擁抱孩子,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大腿上,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以免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而他的恐懼實驗則是真實的嬰兒,九個月大的艾伯特,是華生每天付費1美元的實驗對象。而艾伯特的媽媽是華生實驗室的奶媽,只知道每天可以收1美元,就把孩子送出去,在自己眼前做實驗。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他為艾伯特帶來了小白鼠、兔子、狗、毛絨玩具等等,在孩子想要去拿時,就會敲擊鐵棒,在嬰兒大哭時停止,反覆一週,再換新的物品,最後直到艾伯特對所有的物品都恐懼,得出了他的實驗結論:人的恐懼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而這個嬰兒卻在6歲去世了,原本許諾會治療嬰兒恐懼症的華生,卻沒有兌現他會用脫敏療法治療小嬰兒的承諾,而這個嬰兒後來被人發現有痴呆的現象。

而華生卻在心理學界大放異彩,不僅成為了著名的心理學家,還獲得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大獎。他發明的哭聲免疫法、獨立睡眠法等等讓很多家庭的孩子,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缺乏安全感、有睡眠障礙,更嚴重的還會有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而他的三個孩子在他的行為主義教育中,全都是抑鬱症患者,他和前妻的兒女,一個多次試圖自殺、嚴重酗酒,一個遊手好閒、靠施捨過活。他和第二任妻子的兒子在30多歲開槍自殺。

而他的外孫女也酒精成癮,如同她的媽媽一樣,多次試圖自殺。

而華生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冷漠和忽視中長大的,1878年,他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父親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母親性情古怪。

13歲時,父親拋棄了他們全家人,華生整個中學時期都只能用叛逆兩個字來形容。考試從未有一門課及格,與人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還因為參與持槍械鬥毆,兩次被送入警局,完全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良少年。

可是,現在還有一些父母信奉“哭聲免疫法”、“獨立睡眠法”等等,在對自己的孩子實行心理虐待,還覺得是科學育兒。

二、李星星的媽媽,該被譴責嗎?她的無知和愚昧才是值得我們反思

李星星的媽媽把自己不滿14歲的女兒送給事業有成的男人,固然是不負責任的媽媽。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助推李星星媽媽把女兒推入惡魔之手的因素有很多。

在她一會說自己和鮑某欲結婚,收養李星星;一會說自己女兒命運不順,欲找一個養父幫助消災的多變說辭中,我們無從辯白真假,也不知道媽媽的真實的想法。

但不可置疑的是,她想讓自己的女兒過上有錢人的生活,她愛慕虛榮,她從來沒有想過給女兒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她以為讓女兒過上有錢人的生活就是幸福,她以為女兒不跟著自己過苦日子就是對女兒好。可是,她不知道女兒剛被領養,就被迫被40歲的男人控制。

比起她的愛慕虛榮,她的無知和愚昧才是讓我們值得反思的。

在一些人推崇精英生活、嚮往“人上人”、“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中,很多無知的父母不顧孩子真正的幸福,把自己上一輩的無知、愚昧強加在孩子身上。他們覺得把孩子送給有錢人就是對孩子好,讓孩子衣食無憂就是對孩子好。

可是,一些貧家的孩子成了“富二代”,不體諒父母,不感恩父母,甚至毒打、虐待自己的父母。如同《安家》中的老嚴夫婦,明明省吃儉用、辛苦打拼攢下了買房的錢,才給兒子在上海買了房,卻被兒子趕出家門。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而一些孩子如同李星星,被無知的父母送給有錢人,過得是生不如死、沒有自我,成為可憐人。當然,有一些被收養的孩子也幸運地遇到了懂愛的父母,改變自己的一生。

什麼是對孩子真正的好?

對孩子真正的好是父母的陪伴和愛。父母的陪伴和愛,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會衍生出安全感和充足的心理營養,會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康的孩子。當我們無條件地支持孩子,孩子才不會向外索取,而是向內溢出。

儘管李星星多次推翻自己的證言,前後不搭,但是不難想象,一個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遇見一個人高馬大的40歲爸爸時,難免不會產生“斯德哥摩爾綜合症”。所以,她才會在志願者的多次幫助下、多次逃避,因為她在內心認定別人是不會管我的,我還是需要鮑某這樣的人,才會有安全感。

對不起,孩子!媽媽沒有保護好你

可是,李星星這樣的女孩,我想應該不止她一個,而她也只是被曝光的受害者之一而已。

比起我們口誅筆伐地聲討她的媽媽,我們更應該要做的是,培養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識,讓更多的父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如何愛孩子?

寫在最後


不論鮑某的證據多麼充分,李星星的媽媽如何不負責任,可女孩被傷害的事實卻是不爭的。比起去聲討她的媽媽的愛慕虛榮和女孩的貪財報復,不如我們該反思我們的文化。

有多少的父母以為讓孩子過上有錢人的生活,就是對孩子好?有多少的父母不懂如何養育孩子,妄圖把自己錯誤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卻還在認為是對孩子好?

而鮑某的事件也讓我們看到,那些處在邊緣地區的父母多少還在生靈塗炭自己的孩子呢?如果不能對每一個即將做父母的給予上崗合格證,那麼請儘快給新父母們充分的家庭教育的培訓,更要給農村的父母一些家庭教育的書籍,教他們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

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