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就在这段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上海人民的一大生活重点,见面都在问,你是什么垃圾?想喝口奶茶,仔细想想奶茶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点个外卖,要盒饭分离,但垃圾分类能引导人们愿走向健康环保新生活和奶茶外卖。

从此以后,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这个话题就要走向沙雕风了。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玩笑结束,垃圾分类,

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

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虽然这里有中国人口基数的原因,但垃圾回收分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这些垃圾,已经在蚕食着地球。

海岸上漂浮着无法估量的垃圾,不过是冰山一角。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01受伤的海洋

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菜篮子变成了塑料袋,水壶变成了矿泉水瓶,瓷碗陶器变成了塑料饭盒,茶杯变成一次性杯,这些塑料不只是来源于石油提取物提高石油用量能够引发战争。

还能还杀死了那些生活在垃圾阴影之下的海洋生物,它们承担着人类为了自己的生活便利制造出的各种恶果。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北极熊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海龟不知道它吃的东西会让它失去生命。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它们把塑料袋当水母误食将导致体内胀气,无法下潜只能一直浮于海面挣扎至死。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这只被吸管卡入鼻腔的海龟在被人类发现之前,不知道痛苦了多少年?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鲸鱼在搁浅两天后吐出了五个塑料袋,然后被宣告死亡,解剖后人们在他的胃里发现了80多个塑料袋,重达8公斤。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也许是小时候的一时的贪玩,

它就再也没能离开这根绳子。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觅食或嬉戏的时候,

它也没想过自己会因为它窒息而死。

虽然方法不同,但它们的死因一样。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而我们随手丢弃的瓶盖,

却很可能是信天翁最后的晚餐。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海王》?

但看完这些图片,我突然觉得也许海王的弟弟——奥姆,不是反派也不一定。

02人类终将自食恶果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塑料海洋的纪录片里显示

估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

被称为遍布近海打样的“海洋PM2.5”粒径细小

直径小于2mm,肉眼难以看见塑料巨大

海洋中约有五万亿塑料微粒

且重可达27万吨,容易被海洋生物摄入

为塑料从近海到大洋,从表层到深海

甚至在人迹罕至南北极均由发现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淤泥就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被人类丢弃到海洋里的垃圾,

最终回到了我们的肚子里,

自然生物链,完美的循环,

在宇宙给予寿命内,地球是不会毁灭的,

毁灭的只会是人类自己。

03 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我们不一定要做成日本那样严苛的垃圾分类,根据数据统计,中国过去进口的国外垃圾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日本(中国已经禁止洋垃圾入境了),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的分类及其严苛,但重复利用率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高。而德国的垃圾分类仅仅分为了6个大类别,回收率利用却是世界第一。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日本的垃圾分类分类手册长达二十多页,但我们要学习的是日本在实行分类的时候对基础教育伸出了手,将垃圾问题纳入了规定课程,从早上,日本小学生出门要带自备餐具、便当袋,形成减少浪费的意识。当天的值日生,负责收集所有喝过的牛奶盒子,将盒子拆开,把它们全部清洗过后,在教室晾晒一天再带到回收站。

日本的垃圾分类走到这个程度,用了27年,一个更新换代的时间。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看完这些,我愿意被垃圾分类逼疯

他们父母也会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习惯,这样一代培养一代,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因此我们也应该做好榜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给要带领孩子一起参与,试想,如果有一天,听见别的国家开始报道,“中国14亿人都在认真做垃圾分类!”思考一下,这是个多么好的赞扬!


关注聚心教育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