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最近热播的《鬓边不是海棠红》获得了较高口碑,该剧以民国梨园为背景,在年代传奇中融入了京剧的历史文化。剧中北京方言无处不在,将观众称为“座儿”,称伶人为“老板”,“捧场”的“场”准确读成二声,让观众仿佛身置民国时期的北平城。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剧中最热闹的地方,也就是商细蕊唱戏和座儿们听戏的地方了,也就是所谓的戏园子,又叫“茶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北京的茶园文化,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茶馆的产生

中国人的饮茶风尚最初产生于唐朝的寺院,渐渐地,寺院僧的饮茶习俗影响了民间饮茶。至盛唐,“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杨华《膳夫经手录》)。文人间时兴茶会、茶诗,又影响到上层统治者,慢慢出现了官办的大型茶宴。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到了宋代,出入茶馆的人更为广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乡野村民,甚至天下至尊的皇帝也会一时兴起,来光顾一下。晚唐出现的“点茶法”也在宋代得以风行,故有“唐煎宋点”之说。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康乾盛世”, 清代茶馆呈现出集前代之大成的景观,不仅数量多,种类、功能皆蔚为大观。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以卖茶为主的茶馆,北京人称之为清茶馆;想满足口腹之欲的,可以迈进荤铺式茶馆,这里既卖茶,也兼营点心、茶食。还有书茶馆,这类茶馆除了卖茶,还可以听评书;乾隆皇帝还于皇宫禁苑的圆明园内建了一所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与民同乐。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圆明园同乐园复原图

茶园的产生

唐宋时期,戏剧艺术已经崭露头角。那时既没有戏园也没有茶园,常常只是露天演出。明代,戏曲很多时候都是厅堂演出。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总体来说,中国戏曲艺术从露台到勾栏,再从寺庙祠堂到富家厅堂,这其实是一个由下自上的发展过程。随着演出场所的不断变化,中国戏曲不断的精致与提高着艺术格调。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清代康熙中叶之后,北京戏曲又慢慢繁盛起来,皇家园囿的戏楼加起来不下十余处,不过京城老百姓想看戏,最初得去饭馆。食客们就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戏。演出时台下不免划拳行令,嘈杂的环境不利于欣赏艺术。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久而久之,北京戏曲的演出场所便从饭馆挪到了茶园。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并且这一演出形式一直持续到了民国时期。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鬓边不是海棠红》:尹正扮女装大佬惊艳四座,茶园听戏有讲究

戏如人生朗日月,曲尽其妙入乾坤。茶园可谓是名角荟萃、茗烟散馥之地,而戏曲的演绎离不开技艺的传承。希望电视剧通过演员精湛的演绎,能够对我国的京剧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提供真正有益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