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疫情後的世界 中國要更加依賴內需

中金:繼續聚焦“純內需”

來源:中金點睛 王漢鋒

近期“純內需”主題繼續跑贏A股和港股標的指數。2月底海外疫情有加速升級的苗頭,我們首提“純內需”主題並分別篩選A股和港股“純內需”組合。到上週末為止,A股和港股純內需組合分別跑贏滬深300指數及MSCI China指數15及7個百分點。基於當前海外疫情影響及近期中國政策應對,我們認為當前仍需要繼續聚焦“純內需”板塊。

為什麼是“純內需”?

“純內需”主要是指內需中那些非貿易部門、供給及需求主要在國內決定的領域,我們在2月26日報告中強調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新老基建、居住相關、部分供給需求都在國內的消費及服務。當前我們建議繼續聚焦“純內需”主題主要是因為:

1)疫情可能繼續拖累外需及供應鏈:雖然疫情在發達經濟體有見頂趨勢,但是,第一,根據中國的經驗,生產生活恢復到正常可能尚需時日;第二,目前部分新興經濟體的疫情仍在升級之中。綜合這些情況,中國的外需及供應鏈受到的拖累可能還會繼續。

圖表: 中金日度開工指數顯示全國復工率已達九成,但是最近一週並沒有繼續上行

圖片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G7,各地地鐵運營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六大電廠日均耗煤量基本接近2009-2019均值水平

圖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2)短期政策發力挺內需:短期政策要有效提振需求,能夠作用的主要還是“純內需”板塊。我們注意到近期無論是政治局會議還是國務院常務會議,都在強調內需的重要性。

3)中長線來看,疫情後的世界,中國要更加依賴內需:這次全球範圍的大疫情可能會強化一些本來已經在全球演繹的趨勢,包括暫時的“去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強調內需可能不只是短期穩經濟、穩民生的權宜之計,可能要成為推動中國下一步發展的戰略。4月9日發改委發佈《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同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城市化為主線並配合要素市場進一步改革來釋放內需潛力、促進高質量發展。這些文件可能已經在體現這一戰略轉變的意圖。

4)“純內需”板塊的倉位及估值都不高:根據我們與投資者的交流,近年投資者普遍超配消費、醫藥、科技等,雖然這些與“純內需”有部分重跌,但純內需中仍較多板塊估值不高、倉位也不高。最新的公募基金一季度報告也能反應這一點。

圖表: 全部基金持股比例變化(1Q20 vs. 2019,單位:%)

圖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1Q20全部基金持股比例 (單位:%)

圖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1Q20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比例

圖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基金重倉倉位季度變化情況

圖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5)隨著中國的復工及生產生活進一步正常化,部分純內需板塊基本面也開始好轉。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大部分領域3月份的數據相比2月份已經有明顯好轉,生產和投資,特別是受政策一定支持的基建、地產投資等領域恢復較快。同時,我們注意到,即使是深受衝擊的酒店行業,近期入住率也已經開始攀升;我們跟蹤的“老外看中國”系列中,部分奢侈品消費跨國公司在季度報告中表明近期的情況恢復好於預期。後續我們還需要繼續關注內需板塊的復甦進度。

繼續聚焦“純內需”

海外發達市場疫情有見頂趨勢,中國復工復產仍在深化,市場估值偏低,政策在逐步發力,對市場前景不易過度悲觀,建議逐步佈局、保持耐心。我們建議繼續聚焦“純內需”,主要包括三大領域:新老基建、居住相關、部分消費和服務等。行業層面看,包括建材、機械、家居家電、龍頭地產、汽車、酒店、食品飲料、5G相關計算機與通信等。我們更新了A股及港股“純內需”組合,具體個股請參見中金髮布的正式研報。

圖表: 2月26日至今A股純內需組合表現

圖片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月26日至今港股純內需組合表現

圖片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