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時隔8個月,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茂集團”,000627,前身是總部位於湖北荊門的中天股份)“變身”純正保險股的最後一步仍未完成。不過,這並不影響其本質上已是A股第六隻保險股的事實。


4月15日,天茂集團披露最新年報。2019年,天茂集團實現營收501.92億元,歸母淨利潤17.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17%和33.88%。天茂集團坦言,這得益於子公司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人壽”)營收和投資收益增長。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努力追趕“老大哥”


在天茂集團的2019年年報中,不論是企業的經營情況還是對未來的展望,都圍繞國華人壽展開,儼然就是一份國華人壽的年報。


國華人壽的收入佔天茂集團合併報表總收入的97.58%。去年,國華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376.96億元,同比增長9.18%,總投資收益為106.98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為22.16億元,同比增長7.83%。


不過,只看業務收入和淨利潤還無法衡量國華人壽的內在實力和發展潛力。對於險企來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高低可以體現其“江湖地位”。


中國銀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至少要具備100%的資金償付能力。2019年,天茂集團與新進股東湖北宏泰、武漢地產、江岸資管共同對國華人壽增資95億元,數額為近三年壽險行業增資之最,國華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因此提升了10.82個百分點,達到139.02%。


該指標看似超出“紅線”不少,但實際上離行業平均水平還有不小差距。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7%,國華人壽在行業內仍擺尾。


2019年,五大上市險企平均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7%,分別為中國人保300%、中國太保295%、新華保險284%、中國人壽277%、中國平安230%。


在業內,天茂集團已被視為“第六家A股保險上市公司”,與這幾位老大哥相比,國華人壽仍然相形見絀。


從年報來看,除了通過增資來提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國華人壽也在努力縮小與幾位老大哥的差距。


首先是新單期繳保費。2019年,國華人壽的新單期繳保費為126.48億元,同比增長287.30%,在新單保費中的佔比由2018年的6.18%提升至26.50%。期繳是相對躉繳而言的,前者是每年繳納一次,後者為一次性付清。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新單期繳保費的增加可以拉動公司保費增長,也是衡量保險公司市場佔有率的一項指標。去年,國華人壽新單期繳保費成倍增長,一方面得益於近年來保險市場持續繁榮,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國華人壽在業內影響力的迅速提升。


另外,國華人壽新單保費中,預計存續10年及以上業務達到153.16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超過3倍。這說明,國華人壽有意地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以緩解短期償付壓力。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名不正言不順的“保險第六股”


雖然天茂集團在年報中對國華人壽大書特書,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此時天茂集團自稱保險股還名不正言不順。


去年8月,天茂集團發佈公告稱,將對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實施吸收合併。合併交易完成後,天茂集團將作為存續公司,並更名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此,天茂集團董事長劉益謙還頗為感慨地發佈了一條朋友圈:“入主天茂19年,付出心血煩惱,今改頭換面,努力成為第六家保險上市公司。”


不過,在投資者們看來,這只是嘴上說說,天茂集團在重組這件事上並不像說的那麼順利。


天茂集團最新的一則相關公告顯示,由於國華人壽的資產審計及評估工作尚未完成,以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重組事項進展延期。


據天茂集團去年8月26日公佈的重組預案,對國華人壽資產的審計、評估基準日為2019年7月31日。審計數據的有效期為6個月,這個時間不算短,但在該期限內國華人壽的資產審計並未完成,天茂集團也因此未能召開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此後,天茂集團不得不對國華人壽資產進行加期審計,評估基準日也變更為 2019年12月31日。


截至目前,對國華人壽的加期審計仍未完成。天茂集團稱,在審計完成後,還要再次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重組草案,再報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等批准通過後,才能最終實施。如此看來,天茂集團的重組完成尚需時日。


重組進展的延期,也增加了天茂集團重組結果的不確定性。


根據預案,本次吸收合併,天茂集團的異議股東擁有現金選擇權,即可向天茂集團提出收購其持有股份的要求。本次吸收合併中的股票發行價為6.30元/股,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與之一致,也是6.30元/股。


不過,從今年1月初起,天茂集團的股價持續走低,從7元多一路下滑至5.54元,4月22日收盤價為5.66元。這對部分中小股東們來說可能是個不小的誘惑,如果因此選擇投反對票,而重組方案亦獲得通過,那麼行權後可獲得近10%的溢價。一般而言,重組方案要超過三分之二的股東投票同意方能通過。值得注意的是,因中小股東投反對票而被否決的上市公司重組方案早有先例,所以天茂集團能否順利改頭換面,則要看有多少股東會選擇“為了反對而反對”。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天茂集團離“保險第六股”還有多遠

醫藥化工的“左手倒右手”


如果天茂集團能變身純正保險股,其醫藥板塊的去留也備受關注。


天茂集團的前身是總部位於湖北荊門的中天股份,中天股份主要生產聚丙烯及碳銨等化學工業品,於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2000年,中天股份更名為百科藥業。


2002年12月,劉益謙創立的上海新理益集團(以下簡稱“新理益”)通過資本運作,借殼百科藥業,劉益謙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2006年,百科藥業更名為天茂集團。(相關閱讀:三家湖北國企集體入股的這家壽險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十餘年來,醫藥化工板塊在上市公司業務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天茂集團的醫藥化工業務主要由湖北百科亨迪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科亨迪”)、荊門天茂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茂化工”)這兩家公司負責。2018年,醫藥業務的收入在天茂集團總營收中的佔比為1.63%,化工業務佔比為0.23%,兩者的絕對值相加近6億元。2019年,兩者收入總和為4.11億元。


2019年7月,天茂集團發佈公告,以7.59億元的總價賣掉百科亨迪和天茂化工。雖然醫藥化工業務從天茂集團中被徹底“清盤”,但其實“接盤俠”還是劉益謙本人。企查查顯示,買了這兩家公司的上海勇達聖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勇達聖”),成立於2005年3月,是新理益的全資子公司。


那麼,劉益謙上演的“左右倒右手”這出戏,究竟是捨不得經營多年的醫藥化工業務,還是另有苦衷?


2019年上半年,百科亨迪和天茂化工合計實現淨利潤1355.86萬元。這兩家公司雖然看上去業績還不錯,但與年淨利潤22億元的國華人壽相比就太“小兒科”了。天茂集團曾表示,為了更好地發展保險主業,將堅決處置醫藥化工相關業務。值得玩味的是,勇達聖所屬的行業與醫藥化工無關,公司的經營範圍是商務諮詢、經濟信息諮詢等。


不過,劉益謙做純正保險股的決心亦由此可見,不論重組方案是否通過,天茂集團未來肯定將在保險行業全力以赴。


記者丨肖麗瓊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