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鐗”來了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總統先生的朋友圈


知道華爾街當下最賺錢的方式是什麼嗎?


答案是做空化石燃料行業,買入可再生能源股票。


拜登宣佈當選,意味著全球資金流將面臨新一輪大調整。如果說這位美國最年邁總統還有一絲的野心,那肯定是氣候治理。在拜登的政府過渡網站上,氣候政策被列為政府的首要任務,為此拍出了2萬億刺激措施。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競選期間,拜登發表關於氣候變化演講


毫無疑問,“氣候外交”在加速重返國際舞臺。


拜登誓要帶領美國恢復全球氣候行動領導者的地位,不過,這份雄心極大可能折戟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


比起美國的總統先生,目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有希望在這方面展現雄心。


不久前,法國宣佈推出一項名為“法國重啟”的經濟復甦計劃,總額為1000億歐元,其中包括來自歐盟復甦計劃的400億歐元。資金將用於綠色能源項目、數字經濟和其他增強法國競爭力的政策。


11月6日,馬克龍悄悄開了一場小型的視頻會議,邀請了包括可口可樂、聯合利華在內的八家大型跨國集團CEO,目的就是推介法國1000億歐元的綠色復甦計劃。


這個頂尖的圈子中居然出現了一張中國面孔,來自中國綠色科技企業的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這家公司在全球風電、動力電池和儲能以及智能物聯網領域均有佈局,也在2019年成為首個承諾在2025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的中國大陸公司。


馬克龍問計中國綠色科技企業,中國CEO給馬克龍提出一個在中國也極受關注的建議:要重視連通綠色與數字經濟這兩個產業,遠景的實踐證明兩者能相互有效促進,數字技術能支撐綠色發展,綠色經濟也為數字技術創造了大量應用需求,兩者閉環形成的“網絡效應”將加速法國經濟振興。


“把綠色和數字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馬克龍心有慼慼。


馬克龍不止要經濟恢復,還想要一個更加繁榮、更加綠色、更加數字化的現代化國家,帶領歐洲實現復興。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會議現場(來源:遠景科技集團官微)


歐盟一向是氣候治理的全球領導者,今年疫情導致經濟衰退,歐盟開出的復甦藥方延續著這個思路, “碳中和”概念成為歐洲“後疫情復甦計劃”的切入點。


在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綠色新政》,宣佈到2050年歐洲要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大陸”。前兩個月,歐盟再次“加碼”,提出了一項更為激進的減排方案:相較於1990年水平,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30年擬降低至少55%。而歐盟此前設定的目標是40%。


路透社預測,如果新減排目標最終寫入立法,預計2021~2030年期間,歐洲可再生能源領域將額外增加至少3500億歐元的投資。


這意味著,歐盟需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幫助他們實現“碳中和”目標。不過,國際朋友千千萬,法國為什麼要選擇“中國朋友”?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中國朋友”背後的變革信號


一場全球矚目的大轉型,中國與歐洲這一次有點不謀而合


最近發生的三件大事,正在深刻重塑中國的發展格局。


第一件大事,高層在國際上給出零碳的政治承諾。


在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國家領導人宣佈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引發全球巨大反響: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高層一錘定音,中國必須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減排就此從一道“論述題”變成了“數學題”。無論國內商業利益博弈多複雜,都要為此目標讓路。


碳中和,將成為未來40年中國能源發展,甚至經濟發展的主線之一。


第二件大事,新能源被前所未有地提高到“反制和威懾外方”的戰略地位。


高層在《求是》發佈的重磅文章中,特別將新能源列為中國的“殺手鐧”技術。


“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提升產業質量,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係,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稿中,新能源的重要性也得到充分體現。


“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佈局,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


劉鶴在2020金融街論壇上特別提出,“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幾乎確定無疑,綠色低碳產業將迎來空前的發展。


第三件大事,綠色經濟有望成為中歐合作的契合點。


在疫情重構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的逆流之下,中歐合作的戰略意義得以凸顯。


而綠色低碳和數字化實際上是中歐非常難得的一個有充分共同話題的領域。


9月16日,中歐領導人舉行會晤,會上明確提出“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係”的長遠規劃。在政策的加速推動下,綠色低碳+數字化在中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將超出多數人的想象,中歐之間的合作還大有可為。


中歐合作帶來的一個新趨勢是:像遠景這樣的綠色科技企業將更深度地參與歐洲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這或許是一個重大信號。繼華為在通信行業異軍突起後,中國企業再次在新興產業領域擁有國際話語權。


有意思的是,為什麼中國可以在可再生科技領域邁出“激進”步伐,甚至追上發達國家?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綠色科技超級大國


如果誤判趨勢,中國就會貽誤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


低碳化和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全球壓倒性趨勢。


佔世界GDP三分之二的經濟體正在轉向零碳經濟,除了歐盟與中國宣佈“碳中和”目標,日本和韓國也相繼加入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行列,接下來可能還會有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次幾乎所有國家都把希望寄託在數字化上。


歐洲擁有全球46%的區塊鏈能源初創公司,它們用區塊鏈實現能源的數字化精準管理;

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基於大數據測量了設備資產信息、設備運行數據、天氣信息、腐蝕速率等相關信息,實現資產戰略管理;

中國提出的“新基建”七大投資領域中同樣包含著大量的綠色元素;

……


新一輪技術革命是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為主導,關係工業體系命脈的能源革命更加不例外。


數字化會加速全球經濟的綠色轉型,有研究指出,數字技術在能源、製造業、農業和建築、服務、交通等領域的解決方案,已經可以幫助全球碳排放減少15%。


綠色低碳同樣也會助推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世界上的數據中心消耗約3%的全球電力供應,超過整個英國,併產生2%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全球航空旅行大致相同。訓練一個大型的AI模型,可以排放超過284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沒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耗能巨大的數字經濟並不一定能帶來我們期待的經濟增長。


可以說,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互為表裡,這場更具道德感的科技革命,也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


搶佔能源科技的戰略制高點,中國深知其必要性。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數字經濟大國,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中國已經是“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且有可能歷史性地引領一場全球智慧能源革命。


中國的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均為世界第一。2019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0.7GW,中國新增裝機容量28.9GW,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48%。前文提到的遠景旗下的智能風電技術公司遠景能源,名列全球前茅。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2019年全球光伏組件產量約為102GW,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就達到了98.6GW,佔據絕對優勢。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氫能生產國,年產量達2200萬噸,相當於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綠色氫能被視為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


中國企業還生產了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汽車,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全球佔比超過50%,成為全球交通綠色轉型關鍵力量。


不僅如此,中國也生產了全球超過60%的動力電池。2019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有五家。遠景旗下的智能電池科技公司遠景AESC,近5年全球動力電池累計出貨量位列全球前五。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規模、生產能力、生產技術都處於世界前沿。


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有潛力成為世界綠色科技超級大國。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下一個華為


中國的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會加速走向全球化,發展路徑很有可能與中國通信產業發展相似。


中國的通訊行業起步晚。上個世紀90年代初1G時代開啟之時,國內技術一片空白,那是歐美爭霸的時代。直到3G時代,中國才開始逐漸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獲得了整體性突破,並且在4G時代實現和國外平起平坐。中國通訊行業的真正輝煌,是在5G時代成為領跑者,出現了華為這樣有相當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設備商。


華為的崛起之路,有兩大時機很關鍵:


一是在全球經濟蕭條時逆向出海擴張。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這場危機開啟了華為走出去的步伐,當時全球其他通訊廠商都在收縮投資,而華為藉此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跟。


二是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搶佔新賽道。華為瞄準了5G技術的新賽道,研發了世界最先進的5G技術,擁有最多的5G專利,誰要用5G,誰就繞不開華為。


再看當下,全球經濟又一次陷入衰退,疫情導致很多國外企業無法恢復正常化生產經營,與此同時,“綠色+數字”領域又將是下一個絕對正確的重要賽道,各國都在加速佈局、搶佔先機,而中國更是難得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力。


換而言之,現在就是中國綠色科技企業出海的絕佳時機。


中國已經有一批優秀企業聞風而動,提前開始了全球化佈局。


以遠景為例,除了進入馬克龍的朋友圈,在2018年,新加坡總統李顯龍和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也先後到訪過遠景,和CEO張雷探討智能物聯網,可再生與數字能源轉型、智慧城市等。


新加坡想打造“智慧城市”,遠景除了提供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也正在為新加坡政府打造物聯網開發平臺,幫助其實現“智慧國度2025”戰略計劃。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遠景助力新加波打造“智慧城市”圖景


在中歐綠色合作蔚然成風前,遠景已經在歐洲開疆拓土:2008年即在丹麥建立了智能風機研發中心,後來在德國佈局了海上風電工程和傳動鏈創新中心,在法國開發並管理智慧風場,在歐盟支持下攜手8家歐洲公司共同研發超導風機。


今年,雖有疫情影響,但遠景仍在巴黎成立V2X(電動車連接電網)數字創新中心,打造智能綠色交通創新生態。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遠景在法國勃艮第地區投運的風電場


僅是法國企業,能源巨頭道達爾集團、法國電力集團(EDF)、法國領軍工程公司布依格集團(Bouygues Group)都已經是遠景的戰略伙伴,在全球展開可再生能源電力和智慧城市等項目合作。


這樣的全球探索與合作,讓智能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清潔電力、電動交通、建築樓宇等智慧城市場景中發揮巨大潛能,加速推動全球零碳經濟轉型。


疫情下,全球化正在遭遇百年未遇的嚴峻挑戰,但同時也激發出了超越國界、地緣政治之上的合作能量。尤其是早已用產品、服務將全球市場聯為一體的跨國企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發揮產業鏈條中的核心價值。


在零碳經濟的賽道上,中國應該有更多具有領先產品與創新的企業參與到國際合作和競爭中。

這不僅能讓中國在全球產業中佔據頭部位置,同時也能引領全球在低碳數字領域新一輪的技術變革。


高層一錘定音,中歐不謀而合,中國破局“殺手鐧”來了

結語


每一個大國崛起,都伴隨著新型能源的開拓。


煤炭,引爆了英國工業革命,成就了當初的日不落帝國。


賓夕法尼亞州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帶來了美國內循環時代的工業潤滑劑。


新能源的本質就是用技術創新驅動單位生產成本一路下降,實現經濟幾何級的增長。


如今我們身處新一輪能源數字革命,從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轉型將經歷四個階段:創新、達峰、迅速變革和收尾。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對創新的關注,對構建綠色經濟體系的重視,無疑會給這場全球能源數字革命的關鍵技術創新帶來更大貢獻。


未來,綠色+數字化又會再引爆一場什麼樣的鉅變?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從綠色刺激措施和“十四五”規劃到中國現代化:圍繞自然資本譜寫新的增長故事》

《經濟復甦主旋律:“綠色化”與 “數字化”》

《歐洲能源轉型:2050年碳中和路徑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