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帮扶结硕果!张家川县14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全县累计减贫11.18万人,1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92%......近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今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其标志着张家川县已实现脱贫摘帽,保税区与张家川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张家川县是陇东南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深度贫困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家川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6万人,贫困村142个,经过近七年的集中攻坚,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减贫11.18万人。作为张家川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自2014年开始便采取资金、人才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帮扶。据悉,七年来保税区先后投入专项帮扶资金6700万元。2019年,保税区党委围绕六大领域助力张家川县跑完脱贫“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加强资金调拨 扩大产业合作

  按照天津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工作安排,2019年保税区向张家川县拨款3390万元。据悉,该笔款项主要用于张家川县等6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718户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改造农村危房320户、建设高技术种养殖示范园区2个、落实致富带头人培训、援建扶贫车间等。此外,保税区还积极发动区内机关、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仅2019年,保税区下辖临港控股、天保控股、区总工会等单位捐款就达500余万元,各界力量集聚助张家川县脱贫。

  为拉近产业合作,保税区去年将甘肃天水捷锦商贸有限公司引进张家川县,目前已通过该渠道拉动消费近30万元。欧贸万享集成立保税区第一家消费扶贫综合馆,该馆所售产品大多来自甘肃、新疆等贫困地区,辐射带动近500户贫困人口创收。

  增加人才支援 强化劳务协作

  为帮助张家川县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缺技能、缺市场,收入不可持续等问题,2019年,保税区为张家川县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549人,超额完成每县培训人数指标;接收张家川县12名党政干部和技术人才,分别安排在保税区管委会、医院、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锻炼;空港学校分别与张家川县两所中学签署帮扶协议,共同推进教学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人才交流,实现扶智扶志。

  此外,保税区人社局还分别于2019年2月和6月组成工作组赴张家川县开展培训和招聘工作,并成功举办4场招聘会;张家川县建档立卡,引入126人来津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完成2000人,到外省市就业完成2811人,全部超额完成2019年度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考核指标。

  深入开展调研 携手实现小康

  2019年保税区深入开展调研对接工作,与受援地区对接13次,赴受援地区调研对接10次,接待受援地区对接3次,全年完成专题研究部署5次,并研究制定2019年度保税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工作方案,及张家川县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事项。

  此外,保税区还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调动区内19家企业签署扶贫协议,企业自发捐款捐物,目前已筹集30余万元物资送至张家川县。保税区积极组织企业在西部地区采购生产所用原材料2000余万元,组织各级工会、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采购受援地特色农牧产品70余万元,并在SM城市广场设置张家川县特色农牧产品展销柜台,试运行期间每月销售额近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帮助张家川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税区于今年2月初向张家川县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疫情防控。未来,保税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不动摇,对帮扶的西部地区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围绕社会帮扶、产业对接、劳务协作等领域持续发力,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嘱托,与张家川县一道凝心聚力,实现东西部市场资源优势互补,统筹推进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衔接,扎实实现脱贫不返贫,脱贫奔小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