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腦出血患者治療後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包括有意識障礙(嗜睡、昏迷、意識模糊、植物狀態等)、運動功能障礙(偏癱、平衡功能障礙、步行功能異常等)、感覺功能障礙(肢體感覺減退、麻木、疼痛等)、言語功能障礙、吞嚥功能障礙、二便功能障礙、認知和精神障礙以及面癱等後遺症,最終導致日常生活能力障礙。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腦出血後的康復治療要根據病情儘早開展。一般來說,腦出血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體徵平穩(體溫、血壓、脈搏和呼吸),神經功能缺損等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後即需進行早期康復治療。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後的半年內,尤其是前3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切不可忽視。此期如果運用合理的方法儘早進行康復治療,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功能障礙對正常生活的影響。如不注重前3個月內的早期康復治療,肢體的運動功能可呈現異常模式,出現誤用綜合徵或廢用綜合徵,這些綜合徵一旦形成再進行干預和修正,不但需要經歷漫長的療程,而且治療的效果也不佳,將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和負擔。

  腦出血後遺症早期該如何進行治療?

  腦出血後康復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軟癱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常說的早期一般是指軟癱期,約為發病後的1個月內。此時期的康復治療主要在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或ICU病房進行,在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強調早期床邊的康復治療。

  此期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和治療可能發生的合發症和併發症,促進患者肌張力的恢復和主動活動的出現,防止長期臥床造成的廢用狀態, 幫助患者早期活動,為後期的功能訓練創造良好的條件。

  康復治療的內容有預防併發症:定時翻身(一般每2小時翻身一次)或使用翻身床、交替充氣床墊等措施來預防壓瘡;正確的體位放置:避免關節半脫位和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甚至由於長時間異常體位造成關節攣縮,對患者後期的康復造成不良影響;呼吸練習: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感染;翻身及變換體位練習:這是最基本的軀幹功能訓練之一,應儘早使患者學會向兩側翻身,以免長期固定於一種姿勢而出現併發症;維持和改善關節活動範圍:對於軟癱期的患者,應儘早開展四肢被動活動,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和增加感覺輸入。同時還可以床邊進行吞嚥訓練;低頻電刺激誘發失神經支配的肌肉收縮,防止肌肉萎縮;氣壓治療預防肢體的深靜脈血栓形成;肩關節保護矯形器預防肩關節半脫位。待患者體力有所恢復可進行站立床訓練,幫助患者增加下肢的肌力和穩定性,以及坐位平衡訓練提高患者平衡功能。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3個月內的腦出血後遺症患者有哪些功能鍛鍊方式?

  一般腦出血發病後第2個月初至第3個月末為恢復期,此時期的康復又稱二級康復,主要在二級康復醫院或康復中心進行。

  此期康復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恢復或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包括恢復正常的肌張力、誘發主動隨意的運動、提高各關節的協調性、提高坐立位平衡功能、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手的精細功能;改善認知、言語、吞嚥等功能。同時預防可能出現的肩關節半脫位、肩手綜合徵、關節僵硬等合併症。

  康復治療內容除了繼續遲緩性癱瘓期的治療之外,重點實施以下治療:通過被動牽伸和姿勢控制抑制痙攣;加強患側運動功能訓練,包括肌力、協調性和穩定性訓練等;平衡訓練;步行訓練;作業治療,如拋接球、插木棒等遊戲性訓練;言語功能訓練、認知能夠和吞嚥功能訓練等。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腦出血後遺症期治療要抓住時機!

  對於中晚期的腦出血後遺症患者,有哪些康復方式可以改善肢體運動功能?

  腦出血後患者的恢復,在前幾個月較快,效果明顯,6個月後大多數功能恢復變慢,如果在1年以上肢體功能仍得不到完全恢復,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出現肢體的廢用。偏癱側肢體功能雖不能恢復,但並不意味患者不能康復。

  中晚期患者可以進行的康復治療主要有:

  (1)繼續進行恢復期的各項康復訓練,以進一步改善功能或防止功能的減退。

  (2)充分利用殘餘功能,對功能恢復很差者,重點是發揮健側肢體的代償功能,爭取在最大限度內日常生活自理。

  (3)適時使用必要的輔助器具(如手杖、步行器、輪椅、支具)以補償患肢功能。

  (4)如果有可能,對家庭和居住的小區環境做必要的改造,儘可能改善患者的周圍環境條件以適應殘障。

  (5)對有工作潛力的、尚未退休的患者,酌情進行職業康復訓練,使患者儘可能迴歸社會。

  (6)重視職業、社會、心理康復。

  上面介紹的腦出血後遺症的一些相關治療事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一名神經科醫生,如果大家有腦血管方面的疑問,可私信或評論區留言給我,我會抽空為大家免費解答。#健康科普大賽##我要上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