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在不安中活著

今天是農曆的四月初二,也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的穀雨時節,我們都站在了春天的尾巴上,看爬山虎在往上爬。


這個春天很獨特,獨特得不像萬物甦醒、生機勃勃的春景,倒像是肅殺的寒冬。沒有激情,沒有活力,沒有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激揚喜悅。人人在不安中蟄伏,儲存錢糧,躲著病毒,憂心忡忡的活著。
1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本想寫點什麼,卻發現自己很久沒有認真的讀一本書了,思想空洞,言語無味,寫不下來。在不安的環境裡,哪裡還能靜下心來讀書呢?看到群友列出來的書單,點贊他看了這麼多中外好書,看看自己,讀的書寥寥無幾,買的幾本好書卻又讀不進,很是汗顏。
在信息氾濫、碎片化、短平快的時代,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很讓人敬佩。讀書需要思辨,沒有思考的讀書,是看了而不知所云的。這需要人有耐力、有恆心,能經得起外界的誘惑,保持得住內心的定力。被生存壓迫的我,已經很難保持這種定力了。
春天被禁足限行的我,已經感受不到春的氣息了。嫩芽的清新嬌媚,芳草青綠的泥土香味,荷葉浮萍,鳥鳴悠歌的景象,也難以撫平生活中的無形壓力。躲在陋室,每天看著各行各業各種慘淡的信息,心理的負能量積聚得快要爆炸,焦慮和憂愁如影隨形。外面偶爾見到的人,也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愁苦臉,這是一個致寒的春天。

2
大學同學發來東北的雪景視頻,看得驚奇,陽春四月下起鵝毛大雪,陽光和雪花交替進行,自由切換得讓人懷疑起人生。一眾農作物也因這突然而至的寒雪損失慘重,不由得加重了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老家荒廢的農田,在前些天被村裡開墾出來種水稻了,據說是上面要求種糧不得拋荒。這些年,因為城鎮化,絕大部分人進城工作生活了,農村的田地,基本荒蕪了。現在因為疫情,很多人沒有了工作,不得不返鄉創業,重新把拋荒多年的田地撿起來,種上農作物。可惜的是,村裡一半多的良田,幾乎所有的山林,因為縣裡要建工業區、新農村,被豪氣的毀滅了,僅留下村前的一片田地。如果大蕭條來臨,在城裡生活不下去的村民們,將不得不返鄉創業(種地),到時這點土地,遠遠養活不了這麼多人,是為可憂。
村裡被毀滅的山林田地,承載了父輩兄長們很多的心血,開荒培育良田、修水庫、種山茶樹、植樹護林等等當年的成果,都被推土機一下就埋葬了。那些山林,還有清幽的小道、綠蔭、山泉、小溪、山雞野兔,是我童年放牛時美好的記憶,如今也都毀在房地產大躍進裡。
村裡的新農村是建好了,家家獨棟五層的大房子,帶來了住新房的喜悅,也帶來了積蓄耗盡、家家負債的窘相。房地產的泡沫,蔓延到農村,把農民最後一點養老錢也收繳一空,一旦有風吹草動,是可慮。大片房地產的開發,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看似繁華,怕就怕後面不得不拆房子種地。

3
一個好哥們準備返鄉創業(開店),聽到這個信息時,很少吃驚。現在這個時候,大批的店鋪關門轉租出租,他還想回去開店,膽也太肥了吧。
這位兄弟本是IT狗,標準的碼農。因為公司事先沒有打招呼,在快發餉的時候,單方面突然宣佈公司所有人員二三月份的薪水降40%,接受不了,憤而裸辭。而彼時整個社會的生態鏈已經完全變了,到處降薪裁員放長假,一時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不得不返鄉,這個創業是逼不得已的。
我不建議他去開店創業,這個時候去開店風險太大了,而他以前根本沒玩過,貿然進去,除了交一筆不菲的學費外,成功的幾率在千分之零點幾。如果他想開店,我建議他先練攤半年,擺攤和開店的套路是一樣的,而成本不高,收放自如可控。如果他練攤半年後還能存活的話,再考慮開店不遲。
這個大寒冬,大家都在蟄伏,沒有基礎貿然投資,十之八九要輸得一塌糊塗。餃子跟我說,她去稅務局辦業務,一個多星期都預約不到號,現在註銷企業的人實在太多了,以致稅務局不得不進行網上預約制。
這個時候,不由得羨慕待在事業單位、國企裡的朋友們,旱澇保收不用擔心失業,雖然收入不高卻過得無憂無慮。

4 什麼時候經濟會好起來呢?這得看疫情的發展。
這個病毒太奇怪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消滅不了,而疫苗研製出來又遙遙無期,很多人怕是等不了疫苗了。最後為了生存,不得不放開限制,人人感染、群體免疫是不得不選擇的唯一辦法。
目前歐美已經在這樣做了,犧牲了部分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後(救治無效),感染的峰值已出現並開始下降。英國首相鮑爾斯用自己感染入駐ICU的親身示範,踐行了他的“群體免疫”政策,他挺過來了。
嚴厲的隔離手段,目前焦聚在黑龍江、內蒙古、廣州的疫情,昭示著嚴厲隔絕是行不通的。而經濟慘淡,封閉更是難以為繼。最後也不得不像歐美那樣進行群體免疫措施,只是這樣一來,前期做出的巨大犧牲,休克兩個月的經濟損失,怕是要打水漂了,尷尬。
有條件就多吃點,吃好點,增強抵抗力。等人人感染、群體免疫到來時,能夠扛得住,活下來。
加油吧,老鐵們,希望明年春天的這個時候,都能看到一張張笑容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