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曾國藩:“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

對於曾國藩而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他與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他不僅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而且還是文學家,政治家,戰略家,雖然一生位高權重,富貴無比,但自身卻是非常的正直勤儉,所以很多國人都也以他為榜樣,樹立了自己非常不錯的三觀,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對於筆者今天要聊的小話題,莫過於曾國藩曾經說過的這樣一段話:“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其實對於這句話而言,有可能筆者的理解並不是很全面,也就是談談自身對於這句話的看法。當然了,理解的一切一定要歸於現實,所以筆者以下的言論基本都是白話文,應該很容易讓大眾深刻認識這段話其實蘊含著不錯的寓意。如果之中有講的不恰當的地方,還望指正,多多諒解。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勿與君子鬥名”

對於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應該是不要和君子鬥名。但如果我們把這句話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去的話,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品德”和“眼界”。品德在中國文化教育中佔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我們中小學生的口號,一般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排第一,相信它的重要性人所共知。而在《易經》的開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表述,行善之人必將有福報給予子孫,宅心仁厚之人必有福報將至。而在世人的觀念中,君子則代表大多數德高望重的人,與“權威”相鬥,大多結局不會太好。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至於說到眼界,那就要說說我們現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傲世輕物”。之所以會形成這種高傲自大,看不起別人的狀態,多半是眼界小造成的,所以才會被很多名利之類的東西所困擾。雖然他能逞一時之威,但卻做不成什麼大事。因為一旦個人看不慣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要麼就是境界太低,要麼就是眼界有限。做大事者,大多擁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品質。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勿與小人鬥利”

之所以說不要和小人爭利,主要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八字俗語“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既然能被稱為小人,自然不能以正常的事物規律去思考問題。一切反因果的事情都能在小人身上獲得實現。當君子遇上小人,儘量躲遠一點,不然你將深陷不必要的事故紛爭當中。自古以來,有多少正直的將領被小人所陷害,就是因為他們觸及了小人的利益。雖然筆者也相信,是非因果自會天理循環,但把這句話用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只需要警惕自己鋒芒不要太露,樹敵不要太多,這樣你才能走得更長遠。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勿與天地鬥巧”

對於這行字的話,筆者理解為不要違背因果規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它正確的發展規律,如果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您可以採取一些巧妙的辦法避開很多的磨難,但正途的規律始終要走,之所以國人都倡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是讓我們以一種正確的事物規律觀去做正確的事。但凡有人想投機取巧,那勢必在利益上會受到重大挫折。而且從這一點也可以引申出,不要在進程中被很多的外部因素所利誘,就比如說“錢、權、色等等”,這些東西只會讓你變得更加的身心俱疲,用平常正態的心理對待事物,才能有良好的結局,順應天道之人,自然會受到天道的垂青。

曾國藩的智慧:不和君子鬥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要違背因果規律

不知道對於筆者今天的論述,您感覺是不是還算理解的不錯呢?如果你感覺筆者今天說的還算有道理的話,不妨默默地關注一下筆者吧,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