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中蜂群春繁发展初期存在问题与对策

蜂群在春繁发展初期,哺育区的越冬蜂被新蜂取代,而贮蜜区的越冬蜂依然存在一段时间,此时对蜂群的管理应遵循蜂群内部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

蜜蜂养殖技术|中蜂群春繁发展初期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哺育力强,采集力弱

在蜂群经历恢复期,步入发展初期,越冬蜂逐渐被新蜂取代,此时蜂群中从箱外观察最大的特点是温暖的中午时分常有新蜂认巢试飞,而采集蜂依然是浑身发黑的越冬蜂。

被新蜂取代的哺育区,蜂群的哺育力明显增强,而贮蜜区(冷区)以越冬蜂为主,越冬蜂经历了长时间的越冬及繁殖恢复期,体力消耗较大,采集效率低,因此,此时间段内,蜂群群内突出的问题是蜂群哺育力旺盛与饲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可以从封盖子脾顶部平坦,甚至稍微下陷看出。严重时出现惜蜜性烂子现象。

对策:保证贮蜜充足。

蜂群在繁殖阶段,花粉不能少,但是花粉的需求量不及贮蜜的三分之一,并且以新鲜花粉最佳,因此,此时人工管理以保证贮蜜充足最为简单和有效。

蜂群贮蜜的形式以补入蜜脾和糖浆饲喂为主,在发展初期,为了降低糖浆饲喂对越冬蜂的消耗,以补入蜜脾最佳,如果没有蜜脾,在巢内哺育区蜂量密集或哺育区有封盖子出现时,可进行高浓度,短时间的糖浆饲喂,并注意盗蜂发生。

在外界有蜜粉源时,蜂群在采食糖浆后加入从自然界采集的蜜、粉中的酶等微量元素,此时,糖浆与蜂群采集的自然蜜源差异不大,对培育健康、强壮的蜂儿几乎没有影响。

蜜蜂养殖技术|中蜂群春繁发展初期存在问题与对策

二、子脾扩张快

在蜂群发展初期,蜂群的抚育由新蜂承担,蜂群的抚育能力显著增强,哺育区容易出现抚育环境不适与蜂群强的抚育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蜂王日产卵量达到极限,对产卵用房需求多,另外蜂儿集中在哺育区,蜂儿的抗寒能力较差,保温消耗蜂群的哺育力。

对策:扩巢和控制巢温。

1、紧脾。中蜂有常年结团的习性,结团的紧密程度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结团越紧密,气温越高,结团越松散,因此,哺育区此时可适当紧脾,巢间距可调至6~8mm,有利于帮助蜂群扩巢。

2、调整巢脾。及时调哺育区封盖子脾至贮蜜区(冷区),并在哺育区中心位置加入产卵用脾,或靠近隔板加入造脾用框,待造过半或三分之一时调入中间位置。标准框子脾的调整时间间隔为6~7天。

蜜蜂养殖技术|中蜂群春繁发展初期存在问题与对策

3、适当的保温措施

此时外界候平均气温在10℃左右,日最高温可能突破20℃,最低温可能只有几摄氏度,蜂群哺育区需要的温度为34.8℃,因此,适当的保温措施,能降低蜂群自身的保温工作量。

巢脾分布合理,在暖区靠近蜂箱一侧放一个蜜脾,能有效起到保温的效果;哺育区的框梁上依次加塑料薄膜、覆布、大盖;有条件的可以在哺育区的上、下、侧面加入保温泡沫板;暖式蜂箱布局,联体蜂箱相向靠中布局,单体蜂箱巢脾与巢门平行等。

4、适当的散热措施

在蜂群发展初期,保温很重要,同时,此时间段外界的温度总体回暖向高,根据群势大小、外界温度变化以及蜂群的行为及时调控巢内温度。在外界温度回暖明显,群势发展快,蜂群有热症反应时,应及时采取散热措施,避免出现应激性烂子、分蜂热等现象。

蜂群巢内温度高时,巢门有蜜蜂聚集扇风行为,巢门的扇风蜜蜂数量越多,说明巢内的温度越高。如果是由于个别白天中午高温造成,应特别处理,不作为蜂群整体散热的依据;如果是外界温度普遍回升,巢内群势增大等引起,应整体考虑蜂群的散热措施。是否需要散热应结合蜂群的巢内外的环境,综合判断,综合施策。

逐步撤除保温物。在蜂群确实需要散热时,应逐步撤除保温物,以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进行,有利于子脾伸展登角。

调出封盖子脾。将封盖子脾从哺育区调整至贮蜜区,本身也是一种散热的方式(同样数量的封盖子脾产热量远大于幼虫的产热量)。

蜜蜂养殖技术|中蜂群春繁发展初期存在问题与对策

三、群势分化明显

在蜂群的发展初期,蜂群的群势差异明显,在越冬初期,起步强的蜂群,繁殖速度快,群势大,反之,繁殖速度慢,群势小。对不同的蜂群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上的管理措施更适合中等群势蜂群的管理。

对策:平群与因群施策

平群。在蜜蜂规模化养殖管理中,为了管理简单、统一、高效,繁殖速度快,应以大部分蜂群的群势为标准,高于标准群势的蜂群为强群,低于标准群势的为弱群,将强群拆分或调出封盖子至弱群,实现蜂场蜂群群势相当,统一管理。

因群施策。优质蜂王耐大群,劣质蜂王不耐大群,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群后如果个别群出现雄蜂房及王台,应观察后续王台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具体的方法后续介绍。

在少量蜜蜂养殖中,不建议平群,强群快速发展,提早分蜂,能弥补其他弱群的不足,甚至可以在分蜂后将弱群并入新分群中。

结束语:在蜜蜂规模化养殖中,应根据蜂群春繁发展初期蜂群发展的规律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判断,统一管理,实现快速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