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近些年來很多人應該厭倦了國產的抗日神劇,有了一定的審美疲勞,於是許多軍迷紛紛轉戰歐美,對一些二戰大片甚是青睞。《血戰鋼鋸嶺》在國內上映後,獲得了大眾一致的好評,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環境特效,都是億萬票房應有的水準。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鋼鋸嶺在哪?為何美軍一定要拿下此地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可能普通人對這部電影並不怎麼感冒,大多是由媒體宣傳才去買了一張電影票。但對於軍迷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有一些門道值得琢磨。

首先故事設定在1945年,日屬島嶼沖繩島,在柏林戰役全勝之後,這是盟軍最後的反擊。拿下琉球群島就等於拿下了攻擊日本本土的補給線;從日軍的角度來看,此戰關乎到國土的完整和天皇的榮耀。

在電影裡,日軍主要駐守在一個三面懸崖的孤島上,只有拿下這個島嶼才能完成對沖繩的完全控制。而想要全殲日軍,僅靠海軍的大口徑艦炮和空軍的投彈是完全不能夠的,因為日軍早在一年前就構築了十分結實的地下工事,大劑量的烈性炸藥也無可奈何。而日軍又不主動出擊,著實給美軍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所以盟軍的部隊只好從較低的一面懸崖,利用攀爬網將武器和人力輸送上去,清剿殘餘的日軍。這時就有了電影中軍醫道斯的故事,不願意對敵人開槍,只是負責背起受傷的戰友,最後送到攀爬網下。不得不說,這個地形使美軍的重武器全部失去了作用,只能靠最基礎的步兵發起一次次的衝鋒,慢慢消耗日軍。

所以又回到最初的話題,日軍明知道美軍進攻的方式只有攀爬懸崖,那為什麼不派人去割斷繩索呢?那樣美軍不就望崖興嘆,徹底上不來了嗎?

呃,這樣的話,不僅僅電影直接大結局了,也不符合真正的戰場形勢。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不過是緩兵之計

第一:沖繩島的指揮官及日軍大本營的高層都很清楚,硫磺島戰役失敗之後,整個太平洋戰爭也就失敗了。所謂的沖繩島,只不過是緩兵之計,能多耗一會是一會,慢慢消磨美軍的有生力量,能拖死多少算多少。

所以藉助鋼鋸嶺這樣的地形故意放美軍的精銳進來短兵相接,這樣不僅能規避掉美軍的重炮火力,而且日軍的近戰能力略勝於美軍一籌。

在島上日軍效仿蘇軍的戰術,在地下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地道和暗堡,晝伏夜出,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美軍的炮火襲擊。

在丘陵和斜坡上開鑿出機槍口,對美軍的清剿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對鋼鋸嶺地形不熟悉的美軍吃了大虧,好幾次進攻都被打了回去,傷亡十分慘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血戰鋼鋸嶺》的男主道斯一次次將戰友從死神的手中拉了回來。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四面楚歌,欲哭無淚,被迫搜美軍的屍體

第二,駐守鋼鋸嶺的日軍有五萬人,而且在戰爭後期大都是老弱病殘的士兵,其中不乏有十五六歲的中學生,僅僅通過一個月的軍訓就送上了太平洋戰場。而美軍不僅有太平洋艦隊,而且最精銳的陸戰一二三師都被派了上來,擁兵十五萬餘。這只是參戰人數的不對等。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日軍已經孤立無援,連三餐都難以保證。

美軍生產的軍糧在二戰時期廣受好評,日軍也很清楚。所以指揮官下令,每次阻擊過後都要求士兵去搜美軍的屍體,一方面會有隨軍口糧來彌補供給線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會蒐集武器彈藥,為持久戰做準備。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不得不說日軍的指揮官牛島滿也真會現學現用,整個戰術思想完全是照搬硫磺島戰役,下挖地堡,短兵相接,認真貫徹了大本營的要求——每一個士兵都要打死一名美國人。這種戰術太恐怖,太殘忍,以至於美軍喪失了巴格納中將指揮官。

集體玉碎,最後的“神風隊員”堪比魔鬼

鋼鋸嶺拿下了,沖繩島佔領了,五萬多的日軍僅有不足千人的俘虜。戰敗的前一夜,能動的人備好了子彈,不能動的重傷員也選擇了刨腹自盡。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繩索,而任由美軍湧入

這些玉碎者們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戰死的盟軍和當地數千名老百姓,據日本老兵回憶,曾經為了阻擋美軍的衝鋒,多次將當地的婦孺作為擋箭牌放在陣地前。當美軍進入到地堡後,發現了大量的死屍,多死於刨腹流血身亡……

相信熒幕前的觀眾曾今對攀爬網為何不隔斷有過困惑,這很正常,畢竟戰爭的藝術太過深奧,也許這就是指揮官的智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