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贵瘦硬方通神?别再过度解读了!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这首杜甫的《李潮八分小篆歌》,写出了篆书的发展历程,也表达了其外甥李潮在小篆书体上的成就。尤其诗中“书贵瘦硬方通神”一句,影响着当今的书法家。

书法真的是瘦硬才好吗?我看到过很多文章,有站在时代背景下牵强附会的,有引经据典来证明这句话是真理的。然而就是没有根据这首诗的语境来解析的,偏偏置身诗外,断章取义,择出这么一句环顾左右而言他。

诗中所言“书贵瘦硬方通神”对应的是前一句“苦县光和尚骨立”,“苦县光和”说的是《苦县光和碑》,此碑为汉代小篆书体(详情已无法考证),以此引申出外甥李潮瘦硬的书法特点。与时代背景和评判书法好坏的标准并无太大关系,还是劝大家不要凭自己的臆断过度解读为好。

翻开唐代开元以降的书史书论,却找不到李潮的名字。杜甫在诗中盛赞一字百金的书法家竟名不见经传,不排除创作此诗是为其外甥站台扬名的可能,若无此诗可真要消亡在历史之中了。古人说的“文人相轻”是针对彼此没有交情的陌生文人,有交情的都是“文人相捧”,更何况是自己的外甥?

书贵瘦硬方通神?别再过度解读了!

杜甫书法《严公九日南山诗》拓本

杜甫不光诗写的好,书法也不逊色,有作品《严公九日南山诗》流传。他的书法雄浑跌宕,节奏凭生,有很深的翰墨功底。但丝毫看不到“瘦硬”,推崇“瘦硬”自己却不写“瘦硬”,若以此作为书评准则,这件作品便毫无欣赏价值可言了。

瘦硬和肥美都是书法的创作形式。瘦硬表现骨力,肥美表现筋血,两者没有高下之分。颜真卿、苏东坡的字皆以“肥”成名并流芳千古,就已说明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