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这句话用在余华的短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也同样适用。在这部充满忧郁色彩的小说中,以孤独和死亡混合形成了一种极其沉重的基调,以一个“傻子”的视角讲述了他悲惨的一生。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小说以“有名字、没有名字、复得名字、抛弃名字”作为叙事线索,缓缓道来故事情节:作为傻子的“我”刚出生母亲就难产去世,当父亲因肺病去世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我”便独自靠挑煤来维持生计,被以许阿三为代表的闲人作为每日嘲弄侮辱的对象,在痛失每日陪伴“我”的狗后,熄灭了心中最后的那一点光。

作者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金收获丛书”中的代表作,更有人评价这部小说与荣获意大利利卡佛文学奖的《活着》最为接近。

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将自己置身于90年代,去感受余华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为我们拨开隐藏在表象后的层层人性的悲凉。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1、在独特视角下平淡口吻的重复叙述、极度夸张的比喻手法,人性与兽性的强烈对比之下给出暗示:到底谁才是没有名字的人

① 平淡口吻的重复叙述,使创作主旨不断增值

作者不断的以平淡、习以为常的口吻,将“许阿三们”重复的、多次的对我的戏弄和欺凌堆积起来,使小说的主旨一步步的展现。

我睁圆了眼睛看着他们,他们走过来,凑近我,低声说:“你爹就是我。”

我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嗯。”

他们问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点点头说:“嗯。”

他们就把那条狗提了出来,许阿三接过来递给我,那狗的脖子被捏着,四只脚就蹬来蹬去,汪汪乱叫许阿三说:“喂,你快接过去。”

他们在一边哈哈笑着,对我说:“傻子,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我摇摇头说:”它不是女人。“

这种创作手法是作者惯用的,在他的短篇小说《现实一种》和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同样有所体现。

这种平淡的、不断重复的叙述方式使矛盾变得越发尖锐,催生出更丰富的情感世界。

② 独特视角下,符合“傻子”感受的、夸张的比喻手法

小说是通过我的视角来逐步展开的,避免了第三人称讲述的不真实性,而是将“许阿三们”的恶落了实锤。

为了符合“傻子”的感受,作者采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给读者带来了荒诞的、陌生化的阅读体验。

我看到他们睁着的眼睛一下子闭上了,他们的嘴张得更大了,笑得比打铁的声音还响,有两个人坐到了地上。

说完他蹲下去又吱吱地笑了,笑得就像是知了在叫唤。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③ 人性的“恶”与兽性的“善”

小说中“我”与“许阿三们”的相处模式: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可是我一上街,我的名字比谁都多,他们想叫我什么,我就是什么。他们遇到我时正在打喷嚏,就会叫我喷嚏;他们刚从厕所里出来,就会叫我擦屁股纸;他们向我招手的时候,就叫我过来;向我挥手时,就叫我滚开……还有老狗、瘦猪什么的。他们怎么叫我,我都答应。

“我”与“狗”之间的友善: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对我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出了声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和狗一起过日子,过了差不多有两年,它每天都和我一起出门,我挑上重担时,它就汪汪叫着在前面跑,等我担子空了,它就跟在后面走得慢吞吞的。

“许阿三们”经常称呼狗为傻子,而我却选择称呼狗为“喂”,这与“许阿三们”对我惯用的称呼一致,表达了我对狗的友善、平等的观念,是一种正常人所不具备的善良品质。但同时也预示了我的悲剧结局,既潜意识里将自己降到了与狗一样卑微的位置。

谁才是没有名字的人

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共有三个: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药店掌柜“陈先生”、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高于我的“许阿三们”、以挑煤为生卖苦力代表低下阶层的“我”。

下面我来逐个分析,谁才是没有名字的人:

  • “陈先生”:小说的全文中没有一次透露过陈先生的全名,每次他的出场称呼都是统一的称呼“陈先生”。
  • “许阿三们”:“阿三”在吴方言中原是对猴子的戏称,后发展为指代市井里的小混混、小流氓,即影视剧中曾出现的代词“瘪三”。而除许阿三外,欺辱我的人都被代称为“他们”。
  • 我则是整部小说中唯一拥有确切名字的人:“来发”。

作者在情节的设置上很巧妙,只有当读者通读整篇小说之后,才会意识到小说中暗示许阿三和陈先生都是只有姓氏而没有名字的人,而受尽屈辱和欺压的“我”才是小说中唯一真正拥有名字的人。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2、小说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一个人的态度在面对弱者时才是最真实的。

而本篇小说在对比作者所著的《现实一种》和《河边的错误》,减弱了许多暴力色彩和血腥味,但却将人性的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① 我这个“傻子”的象征意义

“我”在表意上代表着天生智力残疾的人,其实质象征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身患疾病、经济贫困、甚至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群体。

这类人群在社会竞争中是不占有优势的,作者将我刻画为孤立无援的形象,更是想突出这一类人群想要获得成功和认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身处逆境时也唯有自救。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② 代表知识分子的“陈先生”的象征意义

“陈先生”是有怜悯之心的,但同时也有人类固有的妥协性和趋利避害的本能,是普通人的形象代表。

他本是一个启蒙者的形象,对“我”展现出悲怜和同情之心,但却无力对抗“许阿三们”的集体意识,最后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策略,并在关键时刻替许阿三等人谋划而置狗于死地。

这象征着人性的懦弱与屈服,代表了个体独有意识发展的艰难处境,是“我”悲剧人生达到高潮的推动者。

③ 霸凌者“许阿三们”的象征意义

“许阿三们”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他们是一群人格缺失、以恶为生的人物代表。

他们在哄骗“我”用以诱杀狗的过程中,展现的麻木不仁、野蛮残暴,已经远离了人的标准,而趋近于兽性。

但同时他们的出现也反映了一个真实客观的社会,代表着社会竞争的残酷和优胜劣汰,作者通过对他们的刻画,表现出无法打破社会现实生活形态所产生的一种无奈与悲哀之情。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3、与同样以“傻子”作为主人公的《傻瓜吉姆佩尔》的异同之处

有人曾将《阿Q正传》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两相对比,但我觉得与本篇小说更具有可比性的是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

《傻瓜吉姆佩尔》描述了善良的吉姆佩尔备受屈辱和欺骗的一生,以及他对天堂美好生活的期待,是辛格的成名之作。

① 叙事方式与小说内核的相似之处

  • 同样是以“傻子”“孤儿”这一底层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叙述的方式,截取生命中的几个片段来展现其悲惨的一生。
  • 在文章情节、结构的构建上两者也有相似性,都是将霸凌者的“快乐”建立在被欺辱者的身上,从而将情节一步步深化展开来揭示人性、生存的悲剧,以期引起社会重视。
  • 两篇小说都为主人公设置了“无用功式”的拯救者: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狗和陈先生是来发的拯救者,却最终以狗死和陈先生的“背叛”对“我”宣告了希望的破灭。

《傻瓜吉姆佩尔》则是以作为犹太教教士的拉比为拯救者,他告诉吉姆佩尔的“当一辈子傻瓜也比做一小时恶人强。你不是傻瓜, 他们才是傻瓜哩!”这句话一直鼓励着他,但最后从教士的女儿捉弄吉姆佩尔可以看出,这场拯救与教化无疑是失败的。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② 作者情感宣泄下,小说主人公结局的不同之处

由于写作时代背景与文化教育的差异,辛格给吉姆佩尔设定的结局是靠信仰而活,他是到处迁徙,寻找生存沃土的犹太民族的象征。

而余华给来发设定的结局无疑是更为直白、辛辣的,如在许阿三的葬礼上:

我走在许阿三的孙子旁边,这孩子哭得比谁都响,他一边哭一边问我:“喂,我是不是你的爹?”

这表示着“我”的悲惨命运将会一代代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社会问题的难以根治。

文章的结尾处,“我”难得的对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加以思考:

我一个人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是我自己把它从许阿三的床底下叫出来的,它被他们勒死了。他们叫了我几声来发,叫得我心里咚咚跳,我就把狗从床底下叫出来了。想到这里,我摇起了头,我摇了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而这份思考最终带来的却是:

本已有名字的“我”对名字的所有权选择放弃,这是对失去相互依存的伙伴的微弱反抗,是精神上觉醒的抗争,可正是这些反抗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结束了“我”成为一个有名字的正常人的道路,使我从根本上失去了最基础的人权。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4、回归现实,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配得上拥有“名字”的人

① 结合“从众效应”来看,被我们所低估的人性的恶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对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产生怀疑甚至改变,从而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效应。

小说中的陈先生就是从众效应的代表人物。从最初对“我”的同情与挽救发展到最后与”许阿三们“为伍。

纵观历史,因为没有接受从众效应而受到迫害的大有人在:例如发表日心说的哥白尼,他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从未被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从而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创造万物的荒谬宇宙观。

可是这一观点打破了权力机构对人的统治,更颠覆了国外长期以来的宗教思想,从而使哥白尼受到了宗教的迫害。

与哥白尼一样,于1610年用望远镜观测结果来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伽利略,被软禁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座别墅中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年。

反观当下,网络上也有很多人选择“人云亦云”,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为不和谐观念助力。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何摆脱,从众心理的影响?

  •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心理对自我的阻碍;
  • 其次,可以多读书多思考,不要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停留于表层,从根本上建立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树立正确的观念;
  • 最后,要勇敢表达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多的去顾及别人的目光。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② 拥有强大的内心,中立者才不会逐步沦为“施暴者”

拥有强大内心最重要的一步是转变思维,正如爱比克泰德生前所说的:天灾人祸不要紧,想不开才会出问题。

小说中的陈先生无疑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与被排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他不断教化下的“我”依旧没有丝毫改变;二是“许阿三们”对陈先生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及对陈先生与众不同的漠视、打压。于是这位“启蒙者”转化为一个施暴“协助者”的角色。

这无疑是让读者痛心的,推动陈先生的转变的强大力量在于思维模式。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经历如下的情景:例如在拒绝别人后内心不安,反复思考所说的话是否得体,对方会不会曲解我的本意;在别人对我们所做的事情给出不同建议的时候,瞬间会觉得自己是无能的人什么也做不好,而别人都是那么优秀等等。

这些担忧都是由于我们的思维模式错误所导致的,我们需要自我调节,将事件本身作为思考的重点,而不是任由情绪来控制思维,从而练就强大的内心。

只有内心坚定了,才不会为了得到认可,去做违心的事情。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③ 想要打破“惯性”瓶颈,唯有自救

惯性思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因自己已有思路而导致的自我理解,一种是因生活习惯而导致的不假思索。

小说中“我”便是一个长期处于惯性思维的人,抛却本身的智力缺陷不谈,“我”早已习惯了“许阿三们”的日常欺凌,而不肯花费精力去思考如何打破这种不利于自我的局面。这是一种惰性,也是一种屈从于生活的表现。

当然像小说中“我”一样遭遇的人属个例,但是生活中我们也要知道:“你弱,坏人就多”这个道理。

前一段时间《悲伤逆流成河》被改编成影视剧,着实火了一阵,现在校园暴力题材的小说有很多,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这从侧面说明了暴力事件的激增。

此类新闻报道众多,只举一例:河南息县一所中学校外,一名初一女生被逼下跪磕头7次,还被欺凌者要求“叫 20 声妈”。家属报警后,警方已介入调查,打人者父母带500元向受害女孩道歉。这几个欺凌者自述打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理由,时常欺负她就是因为看不顺眼。

是什么造成这种“看不顺眼”?就是一贯的“弱”和“屈从”。

法国心理学家丽兹·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抚孩子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有些孩子欺负别人时,并非完全为了给对方造成伤害,而仅仅是想知道,被欺负的孩子底线在哪里。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一样,也遵循“马太效应”,即弱者恒弱、强者恒强。你越是怕事、越是怯懦、越是隐忍,也就越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而打破这种惯性的唯有自救。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其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各国出版。《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作为其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以叙述上的无条理和现代童话色彩著称,从深层次展现了“我”与现实的对抗和这种对抗所带来的软弱、无奈的情绪。

读过这部小说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期陷入无尽的哀伤之中,但同时这部小说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当“我”的狗被许阿三们杀害的那一刻,“来发”这个名字便宣告从“我”的生命中抹去了,而这种抹去并不仅仅是指“我”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更体现了作者对弱者意识觉醒下反导致人权丧失的悲悯。让读者在为其惋惜的同时引发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配得上拥有名字”的人。

-END-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觉醒意识下丧失的人权,谁才是无名之人?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本文由 唯唯安 原创出品,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