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為什麼也會打雷?(148章中的小知識)

冬天打雷,俗稱“冬打雷”或“雷打冬”,簡稱“冬雷”。一年四季打雷,都屬正常天氣現象,只不過秋冬雷雨天較少。“雷打冬”天氣雖然在秋冬季不常見,但不過是一種天氣現象。

冬天為什麼也會打雷?(148章中的小知識)

“雷打冬”現象雖罕見,但並非絕無僅有,在全國許多地方都發生過。如果天氣忽冷忽熱,反覆不定,出現“雷打冬”現象的機會也就較多。若受到強盛的暖溼氣流影響,遇強冷空氣,低層暖而潮溼的空氣被強迫抬升,產生了強烈的對流,為雷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也就在“立冬”後出現了“雷打冬”。

冬天為什麼也會打雷?(148章中的小知識)

民間通過對“雷打冬”現象長期而細緻的觀察,總結出“冬天打雷雷打雪”之規律,意思就是,冬天打雷說明空氣溼度大,易形成雨雪;民間還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之說,意思是說,冬天打雷,暖溼空氣很活躍,冷空氣也很強烈,天氣陰冷,冰雪多,連牛都可能被凍死。

冬天為什麼也會打雷?(148章中的小知識)

中央氣象臺副臺長姚學祥介紹,雷電的形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溼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


春夏季節多雷電,是因為暖溼氣流活躍,空氣潮溼,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形成強烈的上下對流,這樣就易出現雷電現象。而在秋冬季,由於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很少出現雷電現象。但是,當出現強盛的暖溼空氣北上,遇上冷空氣被迫抬升後,也會產生強烈對流,到一定強度就會出現雷電現象。

冬天為什麼也會打雷?(148章中的小知識)

液相或氣相中各部分的相對運動。因濃差或溫差引起密度變 對流化而產生的對流稱自然對流;由於外力推動(如攪拌)而產生的對流稱強制對流。對於電解液來說,溶質將隨液相的對流而移動,是電化學中物質傳遞過程的一種類型。


流體(氣體或液體)通過自身各部分的宏觀流動實現熱量傳遞的過程。因流體的熱導率很小,通過熱傳導傳遞的熱量很少,對流是流體的主要傳熱方式。對流可分為自然對流和強迫對流。流體內的溫度梯度會引起密度梯度變化,若低密度流體在下 ,高密度流體在上, 則將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對流。冬天室內取暖就是藉助於室內空氣的自然對流來傳熱的,大氣及海洋中也 存在自然對流 。 靠外來作用使流體循環流動,從而傳熱的是強迫對流。

關於打雷的民間諺語

春雷不發冬雷不藏,兵起國傷。

春正月雷,民不炊,為喪為疫。

二月雷不鳴,百果不實,小兒多死。

三月雷不鳴,秋多盜賊。

夏三月不聞雷,五穀不成,人疾病。

四月雷不鳴,軍令不行,臣專政。

五月雷不鳴,大臣卒,五穀減半。

六月雷不鳴,蝗蟲生,民不安。

秋三月冬三月雷鳴,兵起,客利主人不利。

秋雷大鳴,五穀不實。

立冬雷發聲,秋糶貴。

冬雷震動,萬物不成,蟲不藏,常兵起。

冬至日雷,天下大兵,盜賊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