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賊》黑色幽默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天下無賊》是由趙本夫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於2004年上映,至今已經有16年了,影片在上映後的票房紀錄達到了過億,憑藉此影片在05年,讓馮小剛第一次,獲得了金馬影帝稱號,此片獲得了第24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影片的主角劉若英第一次獲得了中國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也使得全國人們認識了王寶強。

劇情的開始,由劉若英飾演的王麗,與劉德華飾演的王薄,倆人一同合夥了一起詐騙案作為開篇,作案結束後,王麗發現自己懷孕了,但並未告訴王薄,只對他說結束這單,就想收手不幹了,王薄卻當她是開玩笑,二人開著車一路向寺院的方向走去,也因此結識了善良人,眼裡沒有壞人的“傻根”。

因為傻根的善良喚起了王麗的內心的善良,和對他的保護欲,而善良的傻根堅信這世界上沒有賊,把自己身上有六萬現金的事情告訴了所有人,自然包括那些賊,他們一路上對他的錢是虎視眈眈,也包括王麗身邊的王薄,但最終還是抵不過人,心底的善良,通過傻根的感染,王麗的影響,王薄最終選擇了站在善良的一邊,並且與另一夥賊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得以保護了傻根的善良。

作為一部賀歲電影來講,《天下無賊》是一部極具馮小剛喜劇標籤的影片,除了黑色幽默,還有細膩鏡頭語言和多重象徵意義,都給這部影片增添不少色彩,從而呈現了一個引人深思的主題——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天下無賊》黑色幽默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01.鏡頭語言的表達:故事通過多個角度的近景特寫,細膩地刻畫出人物不斷變化的內心語言

(1).用慢鏡頭、多風格、近距離的特寫,來展現特技效果,讓故事的重點展開雖僅限於車廂內,卻不失華麗和精彩。

通過男主,與另一群賊的一次,又一次的較量,通過多角度,深層次的拍攝,即讓觀眾感受到了動作片的震撼,緊張扣動人心,也讓人為之感嘆;賊有賊的技術含量,堪稱功夫呀!

同時也不乏有喜劇的因素在其中,在打劫的片段中,凸顯出了喜劇片的幽默感,同時通過語言的雕琢,留下多個經典臺詞,讓觀眾們一度做為經典來訴說,同時也讓這部電影有了更多張面孔,讓人回味無窮。

電影在最初上映時,有人可能是為劇中的大牌演員,而去觀看,但隨著觀眾的不斷反饋,也給了大家更多驚喜,滿足了大家對賀歲電影的期待,甚至蕩起內心的波瀾,一個眼神的展現,都拍攝的盡收眼底,讓觀眾充份的感受到了視覺上的盛宴。

當然,如果我們關注點,在整部影片的對手戲較量中,那麼從影片的情節中,也完全可感受到動作片的魅力與激情。其實這一部分,也為更好的刻畫人物內心做了精彩鋪墊:

(2).用內心語言的細膩刻畫,來凸顯主角的內心轉變,使得劇情的發展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在這部電影中,最初的人物內心轉變,便是由女主王麗從作案時的囂張,再到發現自己懷孕開始,在內心深處的轉變,再到遇到善良人,並想要保護善良之心的堅定,而男主也由一次次,與善良的觸碰,開始了微妙的內心情感變化,直到得知自己要做父親時的真情流露,也徹底轉變了內心。

而在影片的後部份片段中,通過近鏡頭對身懷六甲的女主的拍攝,得知男主為了保護善良,永遠離開了自己和孩子時的片段,只有近鏡頭,配合幽暗的燈光,沒有語言,沒有音樂,只有吃飯時咀嚼食物的聲音。卻能聽到,看到女主角無盡的悲傷,和心碎的聲音

雖無過多的語言,導演通過鏡頭捕捉,充份的表達出了,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專注細膩的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天下無賊》黑色幽默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02.多重象徵的寓意:寺廟、狼、嬰兒、都有著極具代表性的意義,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趙本夫說:《天下無賊》是個肥皂泡,因為它近乎於一個美好的童話。

於是在故事的拍攝中,選擇了幾種事物,作為故事情節中的隱喻,留給觀眾許多的想象空間。下面讓我們來解讀它的寓意:

(1)其實寺院的這一環境的選取,它蘊含了多層深意,同時也是這一選址,在首尾做了呼應,讓涵義表達的更加完整。

開頭,寺院本是修身向善之地,也代表著男女主人公遇見善良的開始;

這對主角本是一對大盜,在來到寺院之前,剛剛做了一樁涉及百萬的大案,可以說是和善良毫不相干,在前往寺院的途中,女主卻動了悔改之心,也預示著他們未來命運的轉折點,為之後劇情的發展做好了伏筆。

在我讀來這裡也蘊含著包容,男女主角都來到這裡,但內心卻存在著差距,而這裡的善良似乎是在等待著他的轉變、向善、被喚醒。雖然開始的到來他肆無忌憚做著壞事。

結尾,又一次出現了寺院的畫面,前後呼應,圓滿落幕

在男主角經歷了內心多次掙扎後,最終的選擇是,摒棄了人性中的惡,而選擇了人性中的善,雖然結尾的劇情讓人傷感,就如同回應了劇中那句: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呀!其中會有與惡劃清界限將要受傷害的預料。

這一抉擇,符合了寺院的場景期待:擇其善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也是對善良人的一種,完美回饋。

(2).在影片中對狼的寓意,更為多層和豐富

首先,男主在最初的自我評價中,定位自己是一隻惡狼,一個賊,只能行惡,並無善良可言。

其次,在對手的口中評價男主角的時候,又用到了狼,但是又串出了一點人味。

最後,當從善良的人口中評價狼的時候,卻說,自己認為的狼是他的朋友,並與他們多年相伴,沒有那一隻狼會來傷害他,所以,也相信人不會比狼還壞,相信沒有賊,願將自己的快樂無所顧及的與人分享,而男女主角為保護他這份內心的善良,開始了明爭暗鬥,這也是整個故事的另一線索,也是將狼隱喻成了不同內心的人

《天下無賊》黑色幽默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3).嬰兒是純真、善良的一個隱喻

  • 影片中開頭部分,情節轉變的原因,是因女主知道自己孕育了新的生命,開始的了內心的改變,寓意新生。
  • 男主也同樣,是在片中後半段時,從知道自己要當父親的那一刻,開始了內心堅定的改變,未出生的嬰兒隱喻著純真,善良,無邪。
  • 在片尾嬰兒的出現,和佛前參拜的女主,共同與影片前半部分情節相呼應著,寓意著人性善良的迴歸,也象徵著男主、女主的重生,以及內心的,自我救贖過程,新生命貫穿了整部電影。

從眾多隱喻中不難看出,拍攝的過程中的用心程度,和影片內容的細膩飽滿,以及男女主角,迴歸善良的心路歷程,也是從觀眾角度,對手角度,警察角度,多角度去看見他們的改變。

03.主題的呈現方式:樸實的語言,簡單的場景,簡短的對話,都展現了人性迴歸歷程,深化了對於人性向善吶喊的主題

影片的故事情節的發展在中,對話並不太多,卻塑造了多個經典,讓觀眾歷歷在目,場景也比較簡單,主要場景是圍繞著車廂進行的,寺院做為點睛,這也是為了能夠更專注的展現人物的真實性。

男女主角最終的選擇是迴歸於正義,保護善良,這是影片所要表達的內涵與主旨。

(1).影片場景設計簡單,樸實無華,這樣也就更突出於人物本身的刻畫和展現。

從開始在寺院中男主角、女主角、傻根分別三種鏡頭,三種內心的世界,放到了同一種場景內,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

同一節車廂內,圍繞著傻根的包,一場又一場的精彩瞬間,將人物情緒的跌宕起伏,拍攝的極具節奏感,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內心。

電影結尾片段裡,女主王麗的場景裡,一張桌、一個人、一份食物,僅憑藉簡單場景裡,人物也不需要語言,動作簡單重複,卻將人物內心刻畫的淋漓盡致,感情十分飽滿,許多觀眾點評到這段時都表示淚目了!可謂是:此處無聲勝有聲!

這便在平淡簡單的場景下,重點強調於人物內心,深度解讀和情感的更好宣洩,同時也是最後掀起高潮的結點。

(2).影片故事中語言的簡單化,更突出了主題的內涵和寓意,引人深思

影片選擇了樸實的對話,每一段對話都展現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也展現出了與自身,與對手的較量,在這些簡單的情節下,更能體現出每一段故事發展的清晰與真實。

比如,在傻根對家鄉人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善良、樸實狀態的描述中,讓人不禁感慨到,這不就是對美好品行的嚮往嗎!而在整部劇中,傻根和大家的對話內容,又是他家鄉人善良內心,良好品質的代表。

好的品質也會感染周圍的人,轉變也許需要代價,付出也會換來了內心的救贖。

男主的犧牲換來了對善良人,善良內心的保護,這也是喚醒每位觀眾內心的一幕

不僅有人與人的對話,還有人與狼的對話,無不刻畫出了內心的真情,體現人性中的真善美。

《天下無賊》黑色幽默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於人性向善的吶喊


總結部分: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講訴愛情的電影,其中涵蓋著深度的道理,更值得人去思考。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不足以展示本片的魅力,所以從三個方面去解讀,仔細的剖析了影片的獨特魅力所在。

也許每個人心底都有一些聲音,人們將它藏在心裡的深處,不讓其表現,當有一天,有一個人或事,打開了心底的那扇門時,會豁然開朗,感嘆到這就是心之所向,心底的聲音,藏的再深也能找到。

電影與小說相比較,在劇情上增添了更多的片段,為後續人物的轉變做好了伏筆,也許是為了給劇情轉變,有更充份的理由,讓故事發生的更加流暢,使故事的情節也更加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