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三毛,本名陳懋平,文名叫ECHO,祖籍浙江舟山,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桷埡,後搬遷至南京鼓樓,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

三毛,筆名,其來歷約莫有下面三個方面:

  1. 第一,因為畫家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
  2. 第二,暗藏《易經》乾卦、坤卦。
  3. 第三,意思是自己作品不值錢,最多三毛。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如果有來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為永恆。

一、努力的三毛,遭遇老師墨汁塗面

小時候的三毛,酷愛讀書。

她兩、三歲時,閱讀了人生第一本書,《三毛流浪記》,純圖畫,隨後,看了第二本《三毛從軍記》。

閱讀是一種藥,需要長期服用,三毛非常喜歡這味藥,踏入初中,去七七八八的名著,基本被她看了個遍。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喜歡胡思亂想吧?

初二作文課上,十二歲的她寫道:

“想到二十歲時那麼遙遠,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就要死了,那麼漫長的等待,是沒有盡頭的隧道……”

現在看來,這樣的描寫,遠遠超出她那個年齡的思想,可是,老師卻當做全班的面,叱喝三毛:“你為什麼為了絲襪要長大,你沒有別的遠志嗎?你的20歲,難道只要塗口紅、打扮、穿漂亮衣服?各位同學你們要不要學他?”

此前,三毛作文課上寫了一篇《我的志願》,別人都是當科學家、大作家,而三毛的志願卻是當一名撿垃圾的,這讓老師大為光火,怒斥:“撿垃圾,還來上學幹什麼?”撿垃圾這事兒,荷西算是折服了,同時他們一生踐行著,三毛還寫了一本書,叫《我的寶貝》。

三毛的數學一直不好,最高分沒超過50分,她的父母很著急,三毛覺得自己讓父母操心,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於是開始發憤,攻克數學,不久,她連續三次數學考試都得了100分,老師當眾詰問:“為什麼作弊?”三毛的努力老師沒看見,卻認為自己作弊,據理力爭:“就算你是老鼠,也不能這樣侮辱我!”學生敢跟老師頂嘴,這還了得,把老師的面子往哪兒擱?老師雙手袖子一挽,將她帶到辦公室,重考,試卷缺少一套高年級的數學題,三毛一看,傻眼了,一道都不會,只能交白卷,老師得意地笑著,將三毛拉到講臺,用墨汁把她的眼眶塗了兩個大圓圈,濃濃的墨汁緩緩留下來,滲入三毛的嘴裡,老師對全班同學道:“三毛愛吃鴨蛋,老師今天請他吃了兩個鴨蛋”,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隨後,老師讓三毛到教室角落一直站到下課,下課後,老師又罰她從有眾多同學的走廊和操場繞一圈再回到教室,同學們笑得直不起腰。

三毛內心受到了極大的精神打擊和侮辱,但她並沒有告訴父母,她不想讓父母因為自己而擔心,沒事兒人一樣,堅強地去上學,可到了第三天,當她再次踏上那條走廊時,再也堅持不下去,豁然暈倒!接著,她的心理出現了嚴重障礙,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一想到上學,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覺,父母將其接回家。

次年,即1945年,三毛復學,但常常逃課在外,她最喜歡去的地方,都是墓園,幾個月的時間,老師也不管,曾有一次,她父母在墳場裡發現了她,而她正興致勃勃看世界名著。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卻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坎坷道路。

上學,別指望了,她的父母給她辦了退學手續,此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何如此。

他們只想讓孩子呆在家裡,由他們傳道受業解惑,三毛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曾是籃球健將,還當過老師。。

三毛本來與姐姐同居一室,後來姐姐上音樂學院起來,整個房間都是她自己的,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三毛在房間外面加上了鐵窗,門內外加了鎖,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此時的三毛,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自閉症,甚至割腕自殺!幸虧她父母發現及時,這才從死神手裡將三毛搶了回來。

1948年,為了幫著女兒儘快恢復,三毛的父母想盡各種辦法,又先後找了三位畫家:顧福生、韓湘寧、邵幼軒(詳見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三毛跟隨他們學習繪畫,特別是對於恩師顧福生,不僅教會三毛繪畫,也引領三毛闊步走向文學創作的殿堂。

三毛一直保持著那種少女羞澀的姿態和溫柔,即便十多年以後,兩人在異國重逢,三毛依然感到自己胸中如有小鹿亂撞,對恩師的感激和仰慕,伴隨三毛一生,《驀然回首》寫道:

今生今世原也不盼再見,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無法回報,我也失去了語言。

這一過,便是七年,後來三毛這樣形容恩師:

一個將自己關了幾年的孩子,一旦給她一個小小的肯定,都是意外的驚慌和不能相信--更何況老師替我去摘星了(《驀然回首》)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二、第一次大膽地說出“我們結婚吧”,初戀慘敗

1962年,三毛在《現代文學》上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惑》,頗受好評。

《現代文學》是臺灣作家白先勇和同學合辦的純文學雜誌,培養了無數才華橫溢的作家,其中就包括三毛,白先勇曾說:“三毛很有意思,她的第一篇小說是我發現的,叫做《珍尼的畫像》。”

三毛死後,傳言他們之間有過十分隱秘的“師生戀”,不知真偽。

《珍妮的畫像》結尾,似乎隱隱約約折射出什麼:我來自何方,沒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1964年,三毛得到中國文化大學創始人張其昀邀請,到文化大學哲學系當旁聽生。

這期間,三毛剛剛從自閉症中解脫出來,認識了一位高她一屆的學長,舒凡。

舒凡,原名梁光明,才華橫溢,出版過兩本書籍。漂亮的女孩子身邊從不缺少跟班的男生,同樣,優秀的男孩子身邊從不缺少小迷妹,品學兼優、才華橫溢的舒凡,常常被一些令三毛望塵莫及的女生圍著。

可是,三毛就是那種認準了,就必須付出行動的人,既然心中已經闖進來了舒凡,就應該有所行動,後來,三毛曾表示:“我的一生不能這樣遺憾下去了,他不採取主動,我可要有一個開始。”

於是她寸步不離地跟著舒凡,還經常逃課去戲劇系課堂旁聽,因為有他在的地方,三毛都感到無比快樂,即便知道飛蛾撲火,也無怨無悔。

在這期間,三毛甚至加倍努力,她希望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使自己更配得上他。

舒凡當然明白三毛的心思,但他總覺得三毛太主動,也太毛躁,一直對她沒什麼感覺,兩年後,舒凡畢業了,三毛再也不想等待,直接表白:"舒凡,我們結婚吧!"

三毛愛得太深太直接,只要舒凡點點頭,她就會拋下一切,為他休學,陪他走天涯。

男人得先有事業,然後成家,舒凡覺得現在沒工作、沒收入,給不了三毛幸福,便一口回絕了。

第一次誠惶誠恐求婚,遭到當頭棒喝,三毛萬念俱灰,毅然決然辦理了出國的護照和機票,準備到西班牙馬德里,這一年,即1967年,三毛24歲,至於為什麼是馬德里,三毛後來說:因為在電視裡,見過西班牙人的狂歡舞蹈、傳送酒袋場面,很過癮正是在這裡,三毛學會了抽菸、喝酒。

雖然心意已決,但三毛還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在車間相見,三毛說道:“只要你告訴我一個未來,機票和護照我都可以放棄。”

舒凡搖搖頭,並沒有給她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三毛徹底死心了,攥著護照和機票,眺望遠方,他的父母在送別她時,才發現她身上只有五塊美金和一張七百美金的匯票,多年以後,三毛談起來,一笑了之:有面包,有自來水,夠活了。

24歲,從未離開過父母的三毛,因為初戀的失敗,毅然決然遠走他鄉,誰也未曾料到,這一離開,三毛就此上演了54國流浪記,。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愛情就像在銀行裡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這是補充收入;容忍對方的缺點,這是節制支出。

三、所有的遇見,都是一場償還

三毛到西班牙不久,就是聖誕節,三毛在朋友家中過,在零點鐘聲敲響之後,人們在相互慶賀、相互拜訪中,慶祝新年,這時,一個高高大大的帥氣男孩子出現了,他就是荷西。

荷西,高三學生,16歲,比三毛整整小了6歲,後來,在三毛的回憶中,曾有表示:“第一次見到他,觸電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做為他的妻子,就算是再有虛榮心,也該是滿足。”

三毛常常去朋友家玩兒,荷西就在附近打球,一來二往,兩人一起玩耍、散步,直到那一場雪,紛紛揚揚,荷西表白道:“Echo,你等六年,我有四年大學要念,還有兩年兵役要服,六年一過,我就娶你。

第一眼的相遇,到親耳聆聽這樣的表白,三毛頗為感動,但並沒有大喜若狂,相反,同當年舒凡一樣,三毛冷冷地拒絕了,荷西沉默良久,輕輕擁抱了一下三毛,就此作別,看著荷西遠去的背影,三毛的心,碎了。

告別荷西,三毛不乏追求者,甚至在六年的時間內,她交往過好些男友許許多多,但值得書寫的,有這麼幾位。

還在西班牙時,她遇上了一位德國男孩,陷入愛情的她,隨即跟著他去了德國,併入西柏林歌德語文學院學習德文。該男子夢想成為一名外交官,但三毛唯有獲得德語合格證,才能繼續在德國讀書,時間緊迫,男友完全停止了約會,全身心監督她學習,德國人的嚴苛要求,枯燥無味的學習,讓三毛倍感壓力, 甚至因為一場考試,三毛考砸了,需要安慰的她,沒料到被男友整整數落了一下午,一氣之下,她準備前往朋友家,卻因為護照原因,無法離開,在柏林牆邊,三路心灰意冷,這時,一位東德人出現了,有意思的是,三毛竟然沒來由地對他產生了好感,東德男子也說,“等我做了領事時,你嫁給我,好不好?我可以等”,男人心想事成,打算同三毛結婚時,不知怎麼的,三毛卻拒絕了,獨自去了美國。

在美國,三毛遇上了一位化學博士,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最終分道揚鑣,隨後回到臺灣。

1971年回到臺灣的,在文化大學任教,她愛上了一位英俊瀟灑的男人,愛得那麼真那麼深,即將結婚時,三毛才知道,原來他是有婦之夫。

挫敗的傷口還流著血,一位德裔男子卻願意做為她擦拭血液的小跟班,雖然他比三毛大十多歲,但照顧起人來,體貼入微,三毛很快被俘虜,即將邁入婚姻殿堂,未婚夫卻心臟病突發猝死,痛苦之下,三毛選擇吃安眠藥自殺,幸虧搶救及時,三毛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轟轟烈烈的戀愛,捨命的讀書!

後來,友人送來一封信,信中有一張照片:荷西。

可能是一場局吧,大約也如有神助,總之荷西和三毛在友人家相遇,此後,荷西邀請三毛去自己家,望著滿牆自己的照片,三毛感動得一塌糊塗,她轉身問荷西:“你是不是想結婚?”

那時,荷西是一名潛水員,七個月後,兩人登記結婚,荷西的願望是航海,而三毛的理想是去撒哈拉大沙漠,為了三毛,荷西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想法,跟隨三毛深入沙漠腹地,三毛寫下了許多故事,而婚後的三毛,並沒有如想象的那樣,深愛著荷西,正是因為有了沙哈拉沙漠,那份濃烈而感昭日月的愛,才迸發出來。

七年的婚姻,兩人相親相愛,1979年,卻在一次潛水中,出現意外,荷西再也沒有上來,那年,荷西正好30歲,三毛說:

“他是我生生世世的夫妻,以前的一切感情的糾纏、枝枝節節都不算了,我就變成這樣純潔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太太。”

三毛開始繼續流浪,前往瑞士和意大利,1981年,三毛結束流浪,定居臺灣,期間,一度喪失記憶、神經錯亂。

荷西的死,直接壓垮了三毛,她一度想到了死,都被父母勸住了,他們請來了大名鼎鼎的瓊瑤,瓊瑤對三毛真真切切的關懷與開導,讓三毛放棄了死。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友情再深,緣分盡了,就成陌路。

四、與王洛賓的愛恨情仇

1990年,三毛通過報紙看到了關於王洛賓的報道,特別是王洛賓對亡妻的那份感情,深深打動了她,而後,在和朋友的交談中,進一步瞭解到了王洛賓的事蹟,當即向朋友要了地址,馬上說:“要寫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飛到新疆去看望他!”

4月,三毛跟隨旅行團,來到新疆,並脫團直奔王洛賓住地,開門的正是王洛賓,話匣子一打開,兩人相見恨晚。三毛為王洛賓深情演唱了他的代表作《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王洛賓也唱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這一年,三毛47歲,王洛賓77歲。

回到臺灣後,三毛愈加思念王洛賓,寫信道:“親愛的朋友,洛賓:萬里迢迢,為了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短短三個月,三毛寫了15封信,訴說相思,兩個人相差30歲,王洛賓回信道:

“蕭伯納有一柄破舊的陽傘,但早已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它,只能當做柺杖用。”

三毛知道,王洛賓無力再愛,但三毛決不罷休,再次來到新疆,並特意打扮成新疆姑娘的樣子,平日裡,兩人各騎一輛自行車外出買菜,走親探友,回家後,三毛親自下廚做飯,閒暇時光,便一起聊天、唱歌、寫歌詞。


13歲割腕,24歲逼婚初戀,愛荷西,追王洛賓,悲情三毛愛與恨

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

有一次,三毛病倒了,可王洛賓還惦記他的工作,並沒怎麼關心三毛。

三毛忍無可忍,在一次吃飯時,王洛賓給她多盛了一點,三毛吼到:“你想撐死我?我要殺了你!”

住一塊不適合了,剛烈的三毛搬到賓館,王洛賓只是偶爾去看看,三毛有時候委屈得像個小孩子,抱著王洛賓大哭。

慢慢地,三毛意識到,這永遠是一條不可能重複的路,這是兩塊永遠不可能合在一起的手。

三毛果斷回到臺灣,不到半年,本就病病殃殃的三毛,在醫院用一條絲襪,自縊身亡。

自縊之前,三毛曾給自己的朋友睦澔平打了個電話,可惜,睦澔平不再,但他聽到電話錄音後,只傳來這樣的聲音:

“澔平,我是三毛,我是三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