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前两天,伟大的影视明星于蓝走了,享年99岁;


而现又传来消息,另一位伟大的影视明星,曾是《红楼梦》贾母的扮演者林默予,走了!享年96岁。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也许是太爱《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缘故,我对所有的与“红楼”有关的影视作品都很有兴趣。包括对曾出演《红楼梦》的演员,更怀有很深的感情。


在个人看来,根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中,最为成功的有两部。


一部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另一部,就是89年上映的北影厂拍摄的系列电影《红楼梦》。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如今再说起北影厂的《红楼梦》,可能很多朋友没看过,并不熟悉。但只要是看过这部系列电影的观众,也一定留有深刻印象。


其中包括在情节的设置上、在人物的塑造上、在音乐的编排上等,都有诸多出彩之处。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当然也有些许不足,比如在演员的安排上,主创人员为了追求“明星效应”,汇聚了刘晓庆、傅艺伟等众多著名演员加盟,但因为年轻角色普遍年龄偏大,所以观众也并不买账。


不过,影片中的几位老年女性角色,倒颇受欢迎,比如赵丽蓉扮演的刘姥姥,比如林默予扮演的贾母等。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如果说赵丽蓉扮演的刘姥姥更多凭借是演员本身魅力的话,那么林默予所扮演的贾母,则体现了

演员气质和表演技巧的高度结合。


相比较87版中李婷扮演的贾母,林默予似乎更加注重体现人物大家闺秀的庄重,和恩威并施的气度,使贾母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立体丰满,更加符合原著的描写。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很多人都说林默予之所以将贾母塑造得形神皆备,最主要得益于她雍容华贵的气质和端庄大方的形象。


这话也不假。林默予自身的优良素质,的确为她扮演贾母提供了先决条件。林默予显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而又耐人寻味的贾母形象。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作为贾府这座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她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儿没经历过?若说王熙凤见风使舵很聪明,那她比王熙凤不知厉害多少倍。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只是年岁大了,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她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贾府中所有人的命运。


这样一个人精似的角色,该慈祥的时候慈祥,该威严的时候威严,心眼里有一万个主意却又深藏不露,若不是有高超的演技,谁能把握得了?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所以,66岁的林默予,凭借在这部《红楼梦》中深刻而又层次分明的表演,而荣获当年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配角奖,一点也不令人吃惊和意外。


贾母这个角色的成功,对于林默予来说,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多年来艺术积累的结果。她的离开,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中的贾母,更珍贵的是她遗留在这世上的卓绝气质和芳华精神。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01

林默予、不仅是角色贾母


1924年,林默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贫民家庭 。幼年随父母逃到上海,1941年她到一家照相馆做了店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在中国旅行剧团做演员的上官云珠,经上官云珠介绍,她也进入该团成为一名演员。1942年,在话剧《绿窗红泪》中她初露头角1944年,她主演了第一部影片《梦难成》。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她这一生,第一次与《红楼梦》结缘,并非是在1989年电影版的《红楼梦》中扮演贾母。


而是在1951年,她参加拍摄了一部电影《红楼二尤》,美丽的她在其中扮演了尤二姐这个角色,很是成功。


而在其中扮演贾琏的是谁呢?就是她的丈夫周楚。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林默予与周楚,两人相识于1943年,在同台演出的经历中相知相爱,并结为夫妻,婚后两人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60年的风雨岁月。


周楚也是我国的著名电影演员,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彬彬有礼,气度不凡。曾出演过《猎字99号》、《挺进中原》等众多电影。


我想,林默予身上的那种雍容尔雅的气质,多少也与周楚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吧?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在我们很多观众的记忆里,我们对林默予年轻时候所参演的电影,其实并不是特别熟悉。


反倒是她步入晚年的时候,所塑造的几个贵族老太太的角色,给我们的印象颇深。


如《知音》中的蔡母、《夜明珠》中的陈奶奶、《寒夜》中的汪母等,无不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力,将人物塑造得入木三分,成为中国银幕上相当经典的人物形象。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当然观众最为熟悉的,还是她在系列电影《红楼梦》中所扮演的贾母这个角色。


可以说她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都融入到这个角色之中了。所以才有了被专家和观众都认可的经典艺术形象。


这之后,她还在《风华绝代》中扮演了何老太、在《三国演义》中扮演了吴国太、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扮演了孝庄太后,1999年,还在《澳门儿女》中出演了角色。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2003年,与林默予相守了整整60年的老伴周楚因患白血病突然去世,对老人的打击非常大。


从此,老人就很少再拍戏了。


而且,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她与周楚共生育4个儿女),她独自一个人选择住进了天津的一家养老院。并把个人的许多物品,包括结婚证、脚本笔记和奖杯奖状等等,都捐献给了中国电影博物馆。


一个演员,在银幕上成功塑造一个人物并不难,难的是一生不为身外之物所累,自始至终都保持那份高洁的品性,和云淡风轻的气度啊。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林默予曾说自己有幸自1985年投入系列电影《红楼梦》的创作与拍摄,整整历时四年。


“认真用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里尚有个怎样用功的方法问题。比如,我曾参加北影《红楼梦》摄制组举办的‘红学讲座’,二十多天请来十几位红学家为大家讲了十几次课。听了这些课,我加深了对《红楼梦》的认识,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但是如何把这些理性分析运用到我对贾母的创作中来,是需要有选择的。”


“我反反复复从原著的字里行间去寻求、去推敲。往往在小说里只是一笔带过无关紧要的描写,对我却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从中领悟到贾母一言一行的由来。”林默予表示。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02

林默予的精神,不能失传


林默予一生获奖无数,有着不俗的外表和一口纯正的国语 ,她的气质中有股大气雍容的底蕴 。她戏演得好,人也好,人长得婷婷玉立,稳重端庄,走路说话落落大方。她天赋强,记忆力好,台词清晰,表演自如,颇令观众倾倒。在电影《几番风雨》中,林默予的表演极为到位。


她随时都在观察生活,分析人物。为了积累创作素材,平时她无论是坐车、走路,进饭馆吃饭,还是在公共场所开会,观摩演出,都注意观察分析周围的人。


根据不同人物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分析、判断其身份、学历、教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艺术上的用心使她饰演了各种角色。酷爱艺术的林默予有着外柔内刚的个性。对角色创作她专注而痴情,有一股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在生活中,她也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现在娱乐圈的现状声马犬色,出道靠颜值,上位靠卖力;选角讲身材,选秀讲身高。有许多热爱演艺事业,但自身条件并不理想的人,可能只能当群演,而永无出头之日,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就非常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切;而在过去的年代,今日娱乐圈的标准可能都是浮云,过去就一句话:“实力+刻苦+坚持”。在过去,还没有偶像派这样的派系。


如今圈内,依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不炒作不卖弄,依靠辛劳和汗水走到大红大紫的人越来越少了。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纵观目前电影界、娱乐圈,有多少明星艺人为了出名而去拍戏,出名后为了赚钱而拍摄各种烂剧。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一点品质的要求,对作品的影响也没有一丝丝责任心。有些人一旦略有名气便飘飘然,不是出轨就是吸毒。实在让人唏嘘。


而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太多的艺人为了赚钱而转行做综艺娱乐大众。一大批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终日惶恐是否也好改行?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伟大影视明星林默予虽然走了,我们深表缅怀;但林默予精神不能失传。


7月1日不仅是她生命逝去的日子,而且还是她生命开始的日子,今天是生日亦是忌日,这或许是冥冥之中就注定好的,不管是从开头还是到结尾,但是过程却是由林默予自己去闯荡和经历的,她给自己创造了不凡的一生。


她走了,带走的不仅是《红楼梦》的贾母,这个东西更珍贵


林默予先生和周楚先生

去天上团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