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的重要性


仪式感的重要性


谢雪冬

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党员,经常参加本党派的选举。虽然被选举的人都是经过各方面能力考核推选的,但每次选举的名单都是提前定好的,我们只是例行形式的举手投票通过。这种毫无悬念的等额选举有些过于形式化,故而总是有些反感。年轻的时候还不免有些牢骚,心想既然是固定的选举那为什么不直接委任,干嘛搞得如此兴师动众。当时即使不满,但看见会场的庄严,宣读选举条例的威慑力,也让自己不自然地很严肃地对待选举过程。过去不明白选举过程的重要性,直到后来才明白,这种选举过程除了体现民主,更主要是增强仪式感。每位当选的人在这种仪式中,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仪式感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对人内在约束力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

中国人内在民族、家国、大爱思想的塑造,跟儿时随父辈在宗祠祭祀祖宗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乡间宗祠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是神圣而神秘的所在。每年正月祭祖,各家都拿着各式礼品敬供祖宗,族长带头在前面念念有词,接着大家都纷纷跪拜,这时五六岁的孩童及耄耋长者都很虔诚,大堂里鸦雀无声,庄严神秘。孩子们虽然听不懂族长说些什么,但每年都跟着长辈跪拜,如偶有不用心者,回家的"辣条炒肉"总少不了。祭祖回来父辈念得最多的是哪家有人做大官了,哪家有人考大学了,哪家有人做大老板了。村里有名望的人会被族里单独邀约一次,这一次聚会是身份和价值的体现,能吸引很多艳羡的目光,当然孩子少不了一顿数落,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如果能像村里某某就好了。这些不经意的数落以及跪拜的那份庄严深深地烙在我们的骨子里,无论走到哪都不能忘记光宗耀祖的责任。现在很多人离故乡越来越远了,年轻一代参加祭祖的机会少了,祭祖也有人批为迷信,但只要参加过祭祖的人内心总有一个地方盛放着家国或者天下。老家有位表弟,年少时到处游逛,脚不着地,心性不定。家人拿着没法,后谈一女友,受他人点拨,回老家举办婚礼。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祖宗神灵面前,表弟在跪下行礼的一刻似乎懂事了。后来表弟修身养性,勤奋创业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一时传为佳话。他们父辈亲人认为是祖宗保佑的结果,其实应该是他本人在宗族面前忽然顿悟,明白了自己的担当,所以浪子回头。

近年来,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完备,但各式诈骗,伪劣产品,情大于法等现象还是层出不穷,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社会中出现的有些现象只能受约于道德,还没上升到法律惩罚。针对这些不良现象的约束,有仪式感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如过去一些百年老字号,即使生意再忙,每年都有拜关公的习俗。他们还扛着关公游街,并大喊自己经营的口号"诚信经商,少一赔十"等。这些宣传形式,虽有人会认为有作秀的嫌疑,但一定能对周围经商人一次教育,更是对自己商行学徒的一次震撼。学成之后自己经商如有偷奸耍滑时不免会忆起在师傅掌柜面前的承诺,总还是能升起些恻隐之心的。

仪式感的重要性

现在因为网络媒体的发达,很多人都能在网上涉猎很多有关国家政策法规。一旦跟他们讲起法律政策,他们便很不耐烦,可实际一贯彻落实到自身或岗位上时,便茫然不知所措,各式找人求情便纷至沓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我们需到指定社区值勤,刚开始认为大家应该在各式网站了解了疫情防御政策。于是只在小区门口拦截进出小区者,但结果是各式出去进来的理由多多,阻拦之后各式牢骚多多。后设置条幅宣传疫情防治人人有责,门口广播不停播放疫情防治要求,门前设岗形式隆重。几天下来,进出小区的人少了,牢骚满腹的人少了,工作难度少了。如此看来宣传政策的仪式感很重要,尊重仪式感,在一些特定的氛围中,百姓更容易接受国家政策法规。百姓发自内心地明白理解过后的自律比工作人员任何解释说明来的更有效也更深入人心。

一些事物的仪式感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个人外在形象的仪式感能展示一个人内在的表现。美国总统林肯否定一位四十多岁前来应聘的人员,有人不理解。林肯说他外貌不行,大家更是不解。林肯说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外貌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之后的外貌是自己塑造的。杨澜说过:没有谁愿意花时间从你邋遢的外表欣赏到内在的才华。一个人注重外在形象也是注重仪式感,是对自己的认可,也是对即将要面对事物的认可。古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理一个注重外在仪式感的人,便是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对待生活工作。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君子慎独等皆是对自己精神世界充满仪式感的人。西方一个石油大亨,年轻的时候逃难,多日不曾进食,但面对主人的施舍不为所动,反而要求需要靠自己劳动来获得食物。为此这位年轻人的行为打动了这位庄园主,这位庄园主说他将来会是一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仪式感的重要性

现在有很多人强调领导者,需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更应如百姓一般朴实。这些提法虽正确,但也有失偏颇。仪式感的威慑力对一些政策的落实有很大作用。康熙年间一位名臣于成龙,廉洁公正,爱民如子。生活困顿,日常穿着破衣烂衫,不修边幅。可一面对重大集会,处理事务时,一定会穿上仅有的一套官服,威严赫赫。一位威名远播,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原本不需要用外在增强内在的分量。但于成龙明白这套官服不是为自己穿,而是为朝廷穿。只有内在和外在的融合才能真正带来威慑力,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为百姓造福。如一些孩子对于老师的要求言听计从,对于父母的要求则视若无睹。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在教室树立了严师的形象,潜移默化在学生心理老师是课堂要求的代名词,老师说出来的话就要遵守,就要执行。而父母天天和自己嘻嘻哈哈,围着自己转,他们的话就如自我的要求一样,执行不执行全靠自己的喜好。领导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适当地摆摆"官架子",加强仪式感,更有利于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当然"官架子"的内在应该藏着一个为国为民之心,否则又过犹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