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不起、不耐挫,跟一直被比较有关!

现在很多孩子的挫折忍受度非常的差,爸妈常发现孩子一直要抢第一,不能输!你觉得是学龄儿才会这样吗?

其实,2-3岁开始,就开始有这些行为了,孩子开始听得懂我们一直要他们表现好,一直在说谁家的孩子表现得比较好,他们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气质,符合家长的过度期待,7种正确的教养提醒大家!

孩子输不起、不耐挫,跟一直被比较有关!

(1)别严格规范孩子的学习目标,适当的给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例如,不喜欢学琴没有这么严重,搞不好他喜欢玩打击乐或唱歌,一样透过其他方法开启音乐智能!

(2)在孩子遭遇挫折跌倒时,别急着去扶他一把,这样孩子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及缺点!

例如,孩子刚学写字时,你嫌孩子写的丑直接擦了他的字,他将无从比较,就没有学到字体工整的概念!

(3)别一碰到孩子犯错就不断唠叨责备,孩子会变的容易紧张,担心自己达不到大人的目标。

例如,"我不是早就叫你喝汤要小心别洒,你看你弄成什么样子?",能力的培养,有时要多一分鼓励,少一分责备,孩子会更愿意跨出去!

(4)别经常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我觉得你一定做不到的!」。

激将法要看个性而用,要看个性而用,太常使用这个大绝招,可能造成幼儿"我就是很差很烂!"的偏差心理!

(5)有些爸妈比孩子还在乎输赢!

很多父母常在下课接孩子时,不经意的问道"今天考的怎么样?""比赛有没有赢?""作业有没有满分?",无形中让关心变了调,有些孩子其实蛮害怕这种高度期许的压力,反而影响学习动机与表现。

(6)累积太多挫败经验

很多学龄的孩子(甚至学龄前),每天都在赶场学才艺,没有时间适应新学习,更没有时间消化学习的内容,累积了很多挫败经验,一听到喘息时间又被排了新事物,往往反弹很大,或直接逃避!

(7)教养中要减少比较及怀疑的态度!

当孩子很高兴的来跟你分享那个他一直突破不了的学习,终于有了进步,爸妈千万不要"真的吗?你有可能整天都没被老师记缺点?","你考90分,那你们班应该都没人考80几分吧!"。

时时刻刻比较,会让孩子不想跟你分享他的进步,并破坏学习的动机;而怀疑孩子的努力,则会减少他对父母的信任及对自己的自信,当孩子面临新的学习时,家人应该要当他们最重要的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