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今天母亲节,先祝福所有妈妈们节日快乐~~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作为儿女,也是父母,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才对,歌颂母亲的伟大,晒晒各位妈妈们收到的卡片或者花束。但是这几天刷屏的“活埋79岁老母亲”的霸屏事件,让“母亲”这个话题变得复杂。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这件事在网上影响很大,相信戳中大家的,不光是亲儿子活埋母亲,更是老母亲被救后,那句替儿子开脱的话,“是自己爬进去的”。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此时的老人身在医院,被医生护士看护着,身体已经无大碍。但网友却炸开了锅,这个事件有太多值得深思的点。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不管怎么说,人都应该保持心底的善良。社会道德、家庭环境复杂暂且抛开,就先说说和我们比较相关的,母亲的教育方式。

“慈母多败儿”“溺爱”“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个词在讨论中出现的频次极高,让萌妈联想到一部直击人心的教育动画《巨婴》。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短短不到10分钟,却把父母和孩子的其中一种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永远沉默的父亲,一个包办一切亲力亲为的母亲,和一个只知道吸血不会感恩的儿子。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短片最后,母亲卖肾给儿子买游戏机后去世了,儿子在饿得不行的时候,才想起找妈妈,最后钻进了母亲的肚子里。真的是看一次心酸一次。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父母不能一味地给予,传统文化中的“孝敬”和现在常说的“感恩”,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付出的伟大,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不用很刻意,从身边事情入手,做好“正面管教”——既不骄纵也不惩罚孩子,其实就不会让孩子的性格走极端。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比如,和孩子一起劳动,做饭、打扫家都可以。萌妈的朋友说,有一次她在做饭时候,每一个步骤都告诉儿子怎么做、要多久、为什么这样处理,儿子听了一阵之后主动上去帮她洗菜,还说“原来做一顿饭这么麻烦,以后长大了要做给妈妈吃”。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比如,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最近网上很火的大家都模仿的视频:孩子抢了爸爸的吃的,爸爸满地打滚,孩子看到以后会把吃的还回去,有的还可爱地安慰爸爸。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超人,什么都能行,示弱是一种很聪明的,能让孩子更加独立、快速成长的方法,有时候还会挖掘到孩子特别的一面。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潜力,偶尔也对孩子撒撒娇,让他们做一回小英雄,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会激励他们不断成为一个会关心别人的小暖男/女。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过的学问。今天的资源不是给孩子的,是给妈妈和爸爸们的。推荐一本书《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我们一起学习加油!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美国400多万册,海外200多万册。它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或是外祖母,还是2个孩子的曾祖母,有足够丰富的教育心得和经验供我们学习。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被活埋的母亲和不被理解的爱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各种性格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


《正面管教》里都有答案。很值得放在床头的一本书,父母们可以买来看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