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腔之際

這是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出的第一篇文字。

對於任何事情的“首次”,古今中外都看得很重,賦予了很強的儀式感,中國人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西方人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思來想去,我幾乎擱筆,的確是“萬事開頭難”,古人誠不我欺。再一想,開弓沒有回頭箭,難的又豈止是“首次”?

微信平臺開通公眾號服務已經好多年了,這個時候開公眾號,肯定不是為了趕時髦,現在公眾號多如牛毛,也不缺這一個。我的想法是練練腦力和筆力,作為一名80後碼農(此處指碼字),應該為在即將到來的中年油膩中保持朝氣蓬勃作出一定努力。

公眾號相當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業餘時間時不時耕耘一下,春種一粒粟,秋收多少算多少,畢竟做事兒不能太貪心,要有恆心和平常心,最重要的是怡然自得。名字是公眾號的臉面,“隆東腔”自帶輕快愉悅的節奏,希望讀者也能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耕耘什麼呢?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吃過的美食以及最近健身流下的汗,一個都不能少,還得有點“高級趣味”,比如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社會萬象和國際熱點的所思所想。

至於耕耘的方式,初來乍到,需要摸索,希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話不多說,“隆東腔”,滿腔熱忱,開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