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网友直呼“不知所云”

近日,浙江高考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皆因其语言艰深晦涩,辞藻佶屈聱牙引起网友“强烈不适”。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满分作文究竟写了些什么吧。

作文题目

2020年(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浙江的高考作文题一直以来都是质量颇高的,每每涌现出热点满分作文。

而今年的作文题比之以往以往较为常规,其旨在于让考生论述人生定位在家庭和社会之关系的感悟。

反观浙江高考前几年的作文题,这个题目可以说是比较稳当的了。

2005年:一枝一叶一世界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2013年:三句话看青春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人生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9年:作家与读者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满分作文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网友直呼“不知所云”

观点

作为一篇高考应试作文,得分才是写作的唯一目的。初目这篇作文,看到援引的一些西方哲人的名句论断和偏僻用词着实让我和许多网友一个头两个大,直呼“不知所云”。

这其中的偏僻用词不乏标新立异引起阅卷老师注意之嫌,这也是以往高考高分作文固有的套路。

我们暂且抛开这些对得分套路的批评,直视这篇文章本意,看看他究竟是否名副其实。

作者起题非常朴素,以“生活在树上”为题点明文章的核心思想,从而使得“遗世独立”和“世俗凡尘”之间得到了有机的勾连。

同时,也表述了文章的核心观点,植根于红尘极目于星空的出尘观点。作为和作者的同龄人,我对于这个观点非常赞赏。

00后作为从淳朴的校园生活跨入世俗社会的过渡阶段,确实有比较强烈的不适感,但在逐渐认识生活的真实面貌后,我们只能逐渐的与现实磨合。但任仍然具有少年人特有的那股初心。

正如尼采所说:“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

我们常怀“善意”的理想,但是我们更需要学习乃至超越“恶意”现实的力量。

可能是我的思辨能力很浅薄,所表达的观点也时常混乱。这也是我之所以佩服这位考生能够将日常所读所悟融入到这篇作文中且相当流利毫无赘言的表达出来的由衷之情。

撇去这位考生的一些得分套路,我觉得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内涵和思想是名副其实的。

为了方便网友理解,特此援引了知乎作者的翻译和分析。特为那些钢筋兄弟腾出一块适合抬杠的地方,以资取用。

全文翻译:

海德格尔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正是现代社会的先声。那些起源于家庭或社会传统的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渐渐不值得借鉴。未来看似无垠,但我想,过早而不知目的地埋头奋斗不如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柯西莫一样,先跳出家庭或社会的束缚,审视我们即将走入的生活。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生追求超越,不甘于被古朽的标准约束。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怀疑一切的虚无时,便值得警惕了。我们自身的追求与现存秩序的错位是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辩护的,我们需要意识到,即使胸中已经有了翔实的蓝图,我们也可能早已不可避免地受到沉锚效应的影响。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用以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要害。人的社会性是不可消除的,我们若欲上青云,因风借力便不可避免。社会与家庭暂且被认为是一种外部的桎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还缺乏足够的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我们若因偏见而傲慢,则会陷入樊笼。

需要支出,在不断寻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我们从家庭走向社会。在这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本就在变化。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期望本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知造就的。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

倘若我们在听从韦伯之言“祛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的期待看待生活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这批判的廉价。为批判而批判是不可取的。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实在不能成立。所以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对未来的规划和现实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上的区别未必明了。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遇上计划外的所得,譬如权力,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呢?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我们既不能够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应当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以我所见,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生活,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明示我们的追求,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以“遗世独立”的形象为目的。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试图分析文章逻辑

开头)我们应当跳出传统的评价体系看人生。

主要观点)但是为了跳出体系而跳出体系是不可取的。

原因1)社会的陈规有其合理性,在经验还不丰富的情况下有参考价值。

原因2)在成长中我们对自我的定位本来就会变化。

这一段大概是为了凑字数

我们应当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如先去体验。

结论)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明示我们的追求,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以“遗世独立”的形象为目的。


作者:口味独特的黄豆酱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结

《生活在树上》是一篇非常优秀的高考作文,但我们要明白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应试,所以天然的带有一些应试作文的固有套路。

比如一些特意引起阅卷老师关注的偏僻词语,引用一些翻译的原本就并不十分通顺的哲言等。

比如“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其实可以换成大白话,但是为了保持引用的权威性,可以理解。

归根到底,这是一篇展现语文素养和才华的应试文章,不应当以通俗读物鉴赏。

下面推荐一篇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以资网友们的鉴赏讨论。

2001高考作文题(浙江)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的,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勇武,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⑷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常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