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曾经人才辈出,孙继海和范志毅,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精英

中国也曾经有过足球明星,在世纪之交,杨晨,孙继海,范志毅,李铁,李玮峰,谢晖,邵佳一,李金羽,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留洋精英,而在那之后,也有年轻球员出国试训甚至签约。所以中国足球不是没有榜样,也不是没出过能人,然而本应借着留洋榜样+进军世界杯的完美契机大干一场的国足,依然没能成功翻身,这其中的缘由就值得反思了,当然我们反思没有什么用。足球显然在中国是有价值的,俱乐部亏损和运动本身有没有价值没有半毛钱关系。中超版权收入超过中国其他所有运动版权收入的总和,这叫没有价值。

国足曾经人才辈出,孙继海和范志毅,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精英

非洲和欧洲足球青训结合得很紧密的,而且非洲足球的人大部分在欧洲俱乐部青训和踢职业联赛。本来就该是市场化国家只负责监管和引导的行业啊,只有市场化了才能提升影响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回到官办足球的话,想出成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那巨大的投入都要国家出的话,我作为球迷都觉得不可能。

国足曾经人才辈出,孙继海和范志毅,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精英

国家对有成绩的运动员待遇是不差,可球员从哪来。没了市场,离了资本, 小球员的家长凭什么舍得送自己孩子去练球。职业球员基本7岁到10岁就要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了,离了市场和资本,谁来干这活。是不是又要回到96年生的国少只有34个注册球员的地步,说白了还是急功近利,之前的假黑对国内职业足球生态和基础的破坏是巨大的,11年开始反赌扫黑,然后从恒大的金元足球开始做热球市到现在才多少年。

国足曾经人才辈出,孙继海和范志毅,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精英

现在的球员包括被拉去集训那些,都是中国足球最黑暗时期培养出来的,这几年球市火爆对足球发展造成的的好处,估计要十年后才能体现,好苗子基本7、8岁开始训练,从恒大拿亚冠带热中超开始到现在才几年,有些人就等不及想要成绩了。外援是应该控制一下,但一来控制外援需要合理的方法,二来还是要争取吸收优秀的外援,而中国的运作模式根本就是对外援十分不友好。归根结底,联赛运作模式不好就要改,把老大拍板朝令夕改的臭毛病去掉了,把商业运作模式推广起来,而不是上头天天吵着向球队要钱。

国足曾经人才辈出,孙继海和范志毅,都是那一批球员中的精英

中国篮球基础也不行,只是参与度相对足球还是好很多,毕竟场地要求小很多。参与热度高,除了nba和姚明,灌篮高手等因素,还因为很多家长相信打篮球不仅锻炼身体还长高,而对足球的态度是又贵又脏还可能断腿受伤。另外,在关于为什么足球是第一运动篮球做不到的讨论中,个人觉得最关键的在于,篮球在竞技角度是一项适普性不够高的运动,高和快,尤其是高,是bug的天赋加成。中国篮球大概十几名的水平,不算弱了,整体上黄种人的篮球天赋就比不上黑白,而黑人更离谱几乎垄断性统治世界最顶级赛事n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