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近日,田朴珺火遍全网的贵族论是这样的: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对人还是对物,我们太缺少尊重了。”

“今天的英国人仍然特别讲究,一开始我觉得他们很‘装’,在一场公益活动上,英国人一定会从头到尾都端着,直到结束。”

“我给一位勋爵发邮件,用的称呼是sir,就是我们对男性统称的‘先生’嘛,但在英国,sir是‘男爵’的意思,所以他的秘书非常认真地纠正我‘应该称呼lord’。”

“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在另一位朋友家,我需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就像《唐顿庄园》里的场景那样,不是直直地递给你,而是把银盘非常优雅地一转,转到我面前,银盘上放着一张折得非常精巧的纸片,打开来就是WiFi密码,神奇的是,管家为你服务的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

“我真的觉得,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

总结下来,田朴珺的贵族论停留在物质表层,在她的字里行间,过于强调贵族的阶层差异,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对等级和身份优越感的追求。这并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什么是贵族?

真如田朴珺所言,中国人真的都是“有知识、没文化”,“甚至都没有多少素质”?言下之意,中国没有贵族?

“真正的贵族,不是外在的头衔和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富有,自足。”

这是我三年前对英国贵族的理解,当时写过一本书,内容涉及到英国的贵族文化,查阅了相关的一些资料后,在书中表达了这一观点。

放到现在来看,这个观点虽不够全面,只强调个人层面,但相较于田朴珺女士流于形式的描述,我的观点更倾向于精神层面。

真正的贵族绝不是物质层面的,贵族也不是英国特有的,中国从古至今都存在贵族,以及追求贵族精神的人。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一、真正的贵族,不是强调阶层,优越感至上,而是求同存异,彼此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贵族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广场政治时期具有'言行和谐'精神的理论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代表智慧和理性的哲学王。贵族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但其所蕴含的贵族精神却经久不衰,体现的是一种人格的高贵和自由的精神,积淀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中对自由意志和个人自尊的充分肯定。中国古代同样存在贵族,像西周的奴隶主氏族贵族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用‘仁’塑造的君子。”

在古罗马时期,贵族是享有特权的公民,与平民阶层对立,免服兵役,垄断官职和神职。

中世纪后期,骑士和贵族开始融合,但骑士担负军事作战的职责,直到和平时期,骑士的军事功能渐渐削弱,骑士和贵族融合成为一体,开始出现等级,地位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中国从周代开始施行诸侯封建制度,类似于西方贵族制。《礼记·王制》有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等级和特权世袭是传统贵族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弊端,优越感至上,必然会滋生欲望、野心、权力、战争等这些衍生物。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当对于认可的追求战胜一切的时候,人们的精神就会进入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中。最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优越感及权力的追求就会愈演愈烈,同样,他们的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并会加快脚步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他们的生活也将被各种欲望所占据。

真正的贵族,不是强调阶层,优越感至上,而是推崇高贵的精神,不同个体或阶层之间能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论语》有言,“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中国从不缺贵族和贵族精神,他们就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历史上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春秋齐国的鲍叔牙,如果没有他大力举贤,协助齐桓公称霸的华夏第一相管仲也许就不存在了。管仲和鲍叔牙生活在春秋诸侯势力均平的时代,彼时还没有诸侯称王称霸的先例。

管仲为了谋生,曾与鲍叔牙一同做生意。管仲性格偏冷,少语,鲍叔牙相反,热情,能说会辩,成为合伙生意上的主要当担。但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拿大头。旁人觉得管仲贪小便宜,劝鲍叔牙远离,他反过来为管仲说话,说管仲家里有老母要养,多拿些是理所当然的事。

后来,两人齐商从政,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齐国公子小白,这两个都是漂泊无依的落魄贵族。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也就是齐襄公。公子纠投奔鲁国,公子小白投奔莒国,作为他们的导师,管仲和鲍叔牙追随各自的主人寻求避难。

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暴毙而亡,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都想赶回去成为齐国国军。公子纠年长,但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距离齐国更近。得知公子小白赶在前面出发,管仲先于公子纠出发,在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射杀公子小白,结果没有射死,中了公子小白的计。最终,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先到齐国成为国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上位后,像鲁庄公索要公子纠和管仲,连吃败战的鲁庄公逼死了亲外孙公子纠,也交出管仲,齐国大局已定。鲍叔牙深知管仲的才能在自己之上,齐国也正需要用人,极力向齐桓公举荐管仲,并让出齐国国相之位,他向齐桓公强调:“你是仅仅想杀死一个仇人呢,还是想成就霸业?”

最终,站错队的管仲没有被杀死,反而受到齐桓公礼待,出任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跻身“春秋五霸”。

后世人以“管鲍之交”来形容知己,这个典故就来源于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个政治奇才,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以琴会友的“高山流水”之谊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一种高贵的贵族精神。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二、真正的贵族,不是流于形式,拘泥于繁文缛节,而是心中有大爱,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人类有担当。

田朴珺提到,“我给一位勋爵发邮件,用的称呼是sir,就是我们对男性统称的‘先生’嘛,但在英国,sir是‘男爵’的意思,所以他的秘书非常认真地纠正我‘应该称呼lord’。”

牛津词典里面,sir有三个用法:先生,对不认识的男性的尊称;先生,阁下,正式信函中对不知其名的男性收信人的称呼;爵士,贵族头衔,用于爵士或准男爵的名字或姓名前面。

田女士和这位勋爵应该是认识,但不知其名,又是在信函中,用sir完全没问题,不知道他的秘书为何要非常认真地纠正必须用lord。

幸亏她没有用Baron,男爵英文可以是Lord,也可以是Baron,但后者本义是“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才有“强有力的人”之意。勋爵显然不愿意被人理解成“只不过是普通地人”。

田女士提到的这个事件,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英国传统贵族刻板、守旧、不懂灵活变通的一面。

骑士和贵族融合,出现等级后,贵族的集团意识越来越明显,与其他阶层的集团差距拉大,阶层固化,且变得封闭,生活习俗固定,连衣服的颜色和款式都要用法律来规定,农民只能穿黑、灰色,只有贵族才能穿金带银。住所一般是庄园、城堡,代表一种权势,也用来防卫。

到了现代,这种旧式的贵族生活方式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特权世袭的观念也被很多国家摒弃,美国尤其反对助长贵族特权,法国大革命也取消剥夺了贵族的权力。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真正的贵族,并不是流于形式,拘泥于繁文缛节,计较怎么被人称呼,而是心中有大爱,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人类有担当。

白方礼,一个靠蹬三轮车为生的老人,不识字,很特别的企业家,没有比他还穷的企业家,也没有比他更“富有”的企业家。

从1986年开始,他把每年蹬车所得悉数捐给天津的学校,用于没有钱读书的贫穷孩子。

后来,他把自家两间老屋卖掉,贷了款,创办了一家企业,白方礼支教公司。

公司就在紧靠天津火车站的一小块地盘上,一个约7平方米的小售货亭。

白方礼自任经理,他对受雇的员工说,我们挣来的钱姓“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他把售货亭的事交给伙计打理,自己继续蹬三轮车。

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凭借售货亭和蹬三轮车这两项收入,从1994年到1998年,资助了红光中学200多名藏族学生,每个月补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他还每个月向南开大学捐款1000元,总额近3.4万元,有200多名南开大学的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

据统计,他累计捐款总额超过35万元。有人计算,按每蹬三轮车1公里收费5毛钱计算,10多年间,老人捐助的数目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圈。

1999年,天津火车站整顿,白方礼支教公司的售货亭被拆除,老人哭得老泪纵横。

2001年,88岁的白方礼已蹬不动三轮车,在火车站给人看车,把一角、两角的零碎钱装在饭盒里,存满500元便捐出去。

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93岁,账户上的存款是零。

老人家去世后,一些学生给他建了个网站,首页有一句话:

总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泪流满面。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特蕾莎修女出身富裕家庭,曾任修道院院长,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她奔走于印度社会的底层,一生都在奋力拯救那些在贫穷和苦难中挣扎的平民。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于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无论是白方礼,还是特蕾莎修女,他们没有勋爵称号,但他们身上的贵族精神,比任何一个盯着勋爵名号的贵族,都要瞩目。

平民意识才是贵族精神中社会责任的主要元素,也是最闪光、最值得推崇的精神丰碑。

人类需要的是能赤脚走入人群,“俯身而下”,对弱势群体怀有爱心和关怀的平民贵族,而不是高昂着傲慢的头颅、冷漠做作的贵族。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三、真正的贵族,不是执着物质,沉湎于感官享受,而是要有鲜明的精神品格,忠诚、执着、朴实,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国家、为人类做贡献。

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之际,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步入人民大会堂,这一幕让很多人泪目。

网上有视频,袁老先生去北京领奖前穿西装被问帅不帅,他笃定回答,“YES!”实在是太可爱、可敬了。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对贵族的解释: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按照这个标准,我想没有人能否认共和国勋章这一荣誉的崇高性,是一种当之无愧的贵族精神,自然不能否认包括袁隆平老先生、屠呦呦、中国的氢弹专家于敏、中国的卫星之父孙家栋、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8人在内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拥有贵族精神。

田朴珺口中银盘、优雅、精巧这些略显浮夸的词汇,与他们明显格格不入。他们身上展现的是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水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品格。

“我真的觉得,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

田朴珺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显是错的,以偏概全。无论哪个时代,我们中国从来不缺文化人,更不缺贵族精神。

袁隆平等人荣获共和国勋章: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平凡的高贵

综上可见,贵族精神与传统意义上的贵族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贵族是重精神的,贵族精神自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特权阶层的专属,平凡的人同样可以是贵族。

现如今,国内富人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人开始追求所谓的贵族生活方式,拥有高档住宅、豪车、奢侈品,子女出国留学、上贵族学校,等等。

这显然是对贵族极为肤浅、粗糙的理解,甚至曲解了真正的贵族精神,导致奢华成性,攀比成风的拜金主义思想泛滥。

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与贵也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即有富而不贵者,也就是所谓的“为富不仁”者。

“孔子的贵族精神表现为对于个人 人格和首创精神的推崇,这种精神的产生既具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又具有哲学上的理论依托,尤其体现了对于‘仁’的哲学理念的契合。”

我们所要倡导的是仁者爱人的精神贵族化,而不是为富不仁的物质贵族化。


参考资料:

《管子·奢靡》

《史记》

《论语》

武树臣《孔子的贵族精神》(《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

常宝玺《试析贵族精神及其文化意蕴》(《才智》2016年 第3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