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正待“祛火”升级

直播行业正待“祛火”升级


从农货直播助推扶贫,到公益直播带动爱心,再到法院直播法拍创新纪录,直播业态全面爆发,成为新的流量入口。然而火热的背后,电商的新老问题在直播行业不断出现。从“野蛮生长”到“补缺自省”,部分直播电商需要在“祛火”和“纠偏”中谋求新的发展。

直播带货成为电商“新赛道”

边看直播边“剁手”,已经成为很多人新的网购方式。淘宝直播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引导成交超千亿元,带货同比增速接近400%,可购买商品数量超过60万款。

2019年,直播带货成为各大电商重点营销板块,淘宝、京东、蘑菇街、快手、抖音、唯品会等纷纷加入这一新的电商赛道。目前,直播业态覆盖了包括美妆、服饰、食品、家居、数码家电、汽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

多位专家认为,直播电商创造消费增量,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新国货品牌成长的快速通道,一些新职业、新就业应运而生。据统计,一线电商主播的孵化公司已逾600家,其中不少都位于杭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网红直播机构化、专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即从过去的UGC(用户原创内容)模式向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转变。

行业开启“冷思考”

尽管直播带货风风火火,但夸大宣传、数据注水、售后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

——夸大宣传。“直播里说,所有的榴莲都是熟的,刚刚好,拿到就可以吃,我心动下单了,没想到拿到后打开是非常生的,宣传的和实际产品严重不符。”消费者王熙媛抱怨,虽然最终和商家协商了赔偿,但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以后,她对直播购物产生了怀疑。

——数据注水。一位业内人士说,愿意冒风险就愿意去刷量。淘猫流量、流量猎手都在其官网上提示,可以提供直播刷量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很多人看到直播这门生意赚钱快,一拥而上。由于团队不成熟等原因,频频出现问题。

记者注意到,多家电商平台已着手整治。淘宝直播引入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品质分等功能,并与原有的商品、商家治理体系结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蘑菇街设有专业反作弊团队,对不正当竞争进行打击,对有虚假交易行为的商家给予降权、流量屏蔽、清退等处罚。

同时,监管部门也对直播业态进行规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发布通知,要求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词,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直播行业正待“祛火”升级

喜欢就关注梁学伟谈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