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扶貧兩不誤 托起村民的幸福——建行上饒市分行幫扶毛棚村、紅嶺村脫貧紀實

 本報記者 夏濛 戚虹鴻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卻沒有打亂脫貧攻堅的腳步。在廣信區的毛棚村和鄱陽縣的紅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始終同村里黨員幹部、志願者群眾一起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齊心協力戰疫情,脫貧攻堅不停步。在保證村民安全和健康的同時,他們將建設銀行的幫扶政策送去田間地頭,進一步擴大融資支持覆蓋面,為助力春耕復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再注金融動能,被親切地稱作“百姓的貼心人”。近日,記者走進毛棚村和紅嶺村,走進這些“貼心人”的扶貧生活。

  

抗“疫”扶貧兩不誤 托起村民的幸福——建行上饒市分行幫扶毛棚村、紅嶺村脫貧紀實


抗“疫”扶貧兩不誤 托起村民的幸福——建行上饒市分行幫扶毛棚村、紅嶺村脫貧紀實


  好日子越過越舒坦

  “在村裡就能看病了”

  沿著寬闊平坦的道路一路行駛,一條“建行大道”將我們引向鄱陽古縣渡鎮紅嶺村。這條968米長的柏油馬路修建於2018年,村民感恩“修路人”,將這條路取名“建行大道”。

  走進紅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葉飛的辦公室,一張手繪的村居圖映入眼簾。2017年4月,到紅嶺村擔任第一書記的葉飛,一來到就推進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建設,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

  “我和村兩委積極與鎮政府溝通,安排危房改造指標,幫助有能力翻建新房的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2019年初,對紅嶺村環境進行整治,每戶投入3萬元。幾年來,共計評定危房重建維修戶28戶,落實補貼32.2萬餘元。”

  對紅嶺村村民來說,更直接的感受是——村裡有了健康診所。2017年,葉飛剛到紅嶺村時,意識到村民就醫不方便,便著手籌辦了健康診所。在健康診所裡,73歲的汪奶奶正掛著吊瓶,“以前我們看病只能去街上,很不方便,現在在村裡就能看病了。”

  在廣信區皂頭鎮毛棚村,駐村第一書記蔣壽禮利用線上“微醫在線問診”平臺幫助當地村民看病就診。“建行推出了‘裕農通’平臺,這上面既能關注疫情防控的情況,還能幫助老百姓在線診療諮詢。”蔣壽禮介紹道,“專業醫生24小時在線免費義診,3分鐘內極速回復,一方面可以減輕線下就診壓力,減少就診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緩解農村地區原本看病難、渠道少的問題,以及疫情期間封村導致的看病不便利等新問題。”

  

  產業扶貧顯成效

  “我有信心,今年能賺十多萬”

  

  “春耕人在野,農具已山立。”眼下正值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春耕復產的聲音也召喚著村民。

  蔣壽禮積極為村裡貧困戶提供就業信息,開貧困戶大會,一戶一策,因戶施策,與皂頭鎮的雲田農業菌菇種植基地對接,對貧困戶進行培訓,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貧困戶的就業必須保證。今年村裡還準備開闢一片魚塘發展養殖業,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

  扶貧先扶志,對貧困戶來說,最重要的是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賦閒在家多年的柯詩新,在第一書記蔣壽禮一次次的促膝長談之後,撿起了祖傳的釀酒手藝。傳統的木桶釀酒手藝在周邊傳出了口碑,一年下來,自釀的酒供不應求。今年年初,他又籌劃起了自己的果蔬栽培事業。“與蔣書記商量之後,將村裡的荒地重新利用了起來,種上馬家柚、楊梅等水果。蔣書記為我們送來了金融扶貧貸款政策,更給了我們生活的信心。”對於生活的變化,柯詩新充滿感慨,“以前每天睡到10點多,晃悠一下,一天就過去了。現在每天6點多就起了,生活充實,日子也有盼頭。去年賺的錢全部投入了今年的種養殖,我有信心,今年能賺十多萬!”

  一個又一個和柯詩新一樣的貧困戶走上了自力更生的致富路,2016年,毛棚村全面脫貧。

  在鄱陽紅嶺村,就業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為當地百姓送去了好“錢”景。

  “紅嶺村是一個移民村,村民原先住在昌江河上的夾洲島,以打漁為生。1998年集體移民來到現在的紅嶺村,村裡田少地少,60%的村民外出打工,村裡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兩年多來,葉飛對紅嶺村每一戶情況都熟悉於心,“我們只有根據紅嶺村的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才能發展好產業。”

  2018年,紅嶺村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優勢,重點發展種植獼猴桃產業,投入80萬元,42戶貧困戶參與,同時,組建了1個桃陽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了500多畝油茶、開闢了80多畝魚塘,並發展起了大棚蔬菜種植……

  作為國家“十三五”貧困村的紅嶺村在2018年實現全面脫貧。

  

抗“疫”不忘扶貧

  “搭建‘線上+線下’防控體系”

  “有沒有外來人口?家裡人有沒有發熱?有沒有與疫區人員接觸?”今年是蔣壽禮在毛棚村扶貧的第五個年頭。疫情期間,這幾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

  “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我們徹底清查全村在外打工人員的返家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精準掌握在外返村人員及發熱人員動態,今年就要退休的蔣壽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沒有一絲鬆懈。春節期間,他和村兩委、村民小組長持續加班5天對全村4085人進行了兩次全面登記排查,查清共16名從湖北、廣豐、鄱陽回來的村民並立即實施居家隔離。

  生命重於泰山。為有效阻斷外界疫情輸入,蔣壽禮協助毛棚村村兩委嚴格落實出入管控制度,認真做好值守人員分工排班,從2月1日開始每天駐守在防控勸返站點,阻止了2352人次不必要的出入,並以建行名義為13人免費辦理了最高100萬元的疫情意外保險,為駐守村口人員持續供應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和方便麵、礦泉水等應急食品。

  手工登記出入人員情況和村民每日健康記錄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書記和黨員幹部們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在鄱陽古縣渡鎮紅嶺村,第一書記葉飛利用科技賦能,搭建起高效立體的防控體系。建設銀行總行開發的“疫情報送及監測平臺”快速上線後,讓原本繁瑣的登記工作變得方便快捷。葉飛第一時間聯繫了紅嶺村村兩委進行推廣應用,在村委會上和微信群裡進行宣傳動員。“線上填報可以擺脫手工登記的繁瑣,降低接觸風險,幫助村委進行疫情防控決策,有效搭建起‘線上+線下’立體防控體系。”

  疫情期間,毛棚村和紅嶺村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來源:上饒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