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电先行,小笤帚苗变身致富大产业

4月3日,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房申村的笤帚苗产业园区,厂房里堆放着小山似的笤帚苗子,几十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绑扎笤帚。“这些笤帚是要赶在4月8日武汉解封时送到湖北地区的,总共有6万多把,得加紧生产,给湖北加油!”巴林左旗日昇笤帚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勇在谈到他们加工的笤帚时说道。

扶贫攻坚电先行,小笤帚苗变身致富大产业

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员工到笤帚苗厂了解复工后用电情况。

巴林左旗地处丘陵山地,当地的气候与土地适宜种植耐干旱、易成活、生长周期短的笤帚苗。3月20日,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房申村笤帚苗产业园区内一个小作坊里,工人们正坐在地垫上,用专用工具“拐子”,一圈圈紧紧缠住糜子杆儿,认真的绑扎着手里笤帚。该作坊的负责人田玉奎说:“上周末变压器出了问题停了电,正是生产用电的高峰期,可把我急坏了,供电所派了专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恢复送电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像田玉奎这样的笤帚作坊在巴林左旗产业园区里还有17家,从2018年开始,产量不断加大用电量增大,用电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这些作坊都是用专用变电线路,大的厂子还有专线,因为都没有特别专业的电工维护,用电高峰期问题特别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专门为这些厂子提供电力服务,这些年解决了大大小小的用电问题不下几百个。”巴林左旗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郭献果介绍说。

扶贫攻坚电先行,小笤帚苗变身致富大产业

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员工为笤帚苗厂义务检修用电设备。

近几年,随着笤帚苗产业快速发展,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争取37万元的项目资金,对十三敖包镇房申东台区进行了电网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该台区夏季高峰负荷时段重过载、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为把优质服务送到客户的心坎上,该公司还积极采取“台区经理制”“互联网+营销”“三零”服务等举措,向用电客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稳定和省钱的供电服务。

“那时候谈什么品种啊,只有大小两种笤帚,因为种植技术、加工能力有限,十几个工人一年生产笤帚只有5万把。现在生产条件好多了,供电公司还给我们配备了一对一台区经理,不管是厂子内部用电问题还是线路停电,打个电话就能到,就算遇到干旱年份,笤帚苗子灌溉和生产加工用电一点也不用担心。现在我们厂有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到了60万把。”从1998年就开始经营笤帚苗产业的孙树才谈起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颇为感慨。

目前,巴林左旗笤帚苗种植面积达36万亩,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全力保障笤帚产业扩增用电需求,助力巴林左旗依托笤帚苗产业优势带动全旗6000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植、加工笤帚苗,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来源:国网赤峰供电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